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论中西方人性观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把中西方人性观的差异归结为性善与性恶之差异,易使人们对中西方的人性观及其差异产生简单化、表面化、抽象化、片面化的理解.本文认为中西方的人性观的差异,与其说为性善与性恶之差异,不如说为一元和谐论与两元对立论、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等级主义与平等主义、泛道德主义与自然主义、义务本位与权利本位之差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总概念,论证了人性的现实性在于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性是人的本性,人性的具体性在于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性,人性的历史性在于生成性、变动性、发展性的过程性,因此,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的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真正特色。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本源问题,是伦理学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为了探寻这一问题,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周公、老子、孔子和孟子等都作出了自己的巨大努力。首先周公提出了天德观、然后老子提出了道德观、接着孔子提出了情德观,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性德观;从而最终从天德观发展到人德观,为后来的中国传统思想界认知道德本源问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二战之后,日本社会以及日本人对中国的观念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两国国内状况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日本人的主流中国观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由于相对封闭导致对中国的神秘感、出于战争反思对中国的赎罪感、甚至对战后中国发展的崇拜感;第二个时期,表现为对中国的一种同情感,并愿意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因而出现了中日关系一个所谓蜜月期;第三个时期,存留不多的亲近感,加之威胁感和恐惧感,甚至还有部分厌恶感。目前,中日关系正处于新一轮的改善过程中,只要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寻找更多的共同利益,承担更多的共同责任,两国国民的彼此观感也会改善,日本人同中国也有希望变得更加亲近。  相似文献   

5.
郭勇丽 《前沿》2006,(10):192-193
本文在社会语言学对双语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语言观念形成的角度,探求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双语人背后的社会,心理及交际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进步观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理性主义历史进步观的根本性变革,其变革的标志便在于改变了以往哲学家从抽象的人或直观的人角度来理解和阐释人类历史的进程。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历程和揭示进步的规律时,以现实的人当作他思考、探究社会历史之谜的前提和出发点。现实的人概念是马克思历史进步观中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只有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历史进步观的精神实质,并更好地把握其现实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日东 《前沿》2007,4(7):32-34
边缘问题往往很难定性,这使得我们无法确定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边缘问题的连续性中介和运动性异化的道理,揭示了事物的边缘性,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认识论——边缘权变观。  相似文献   

8.
事象、关系、过程--兼论"物"、"心"和"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1,27(5):1-12
"事象"包括各种实物、现象和事件,"事象"是有形象、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有众多关系网络,事象和关系网络均处在动态过程中.事象、关系、过程是三个基础性的哲学范畴,事象理论、关系理论和过程理论是研究哲学问题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和审视方位.由此出发,重新考察"物"、"心"和"人"三个古老的观念,分析传统哲学对三者作出的实体主义解释和本体论预设.进而指出,所谓物、心、人不过是事象中的三个"相",关系网络中的三个"极",动态过程中的三个"态".  相似文献   

9.
李晓明 《前沿》2011,(8):183-187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观,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技术是在主体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并在主体解放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独特的实践价值。马克思从其主体解放思想的历时性变化,阐释了主体解放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即类主体向市民社会主体的转变展现了技术思维方式的变革,个体主体向资本主体的转变揭示了技术人性本质的异化,阶级主体向人类主体的转变促进了技术价值取向的重塑。从马克思主体解放思想审视其技术观,不仅丰富了技术观的理论内涵,而且为当今时代深化理解技术加速发展与个体主体、民族主体以及人类主体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物填充着博物馆的有限空间,它们以非文本的形式折射出现代人类学学科近两百年来的理论变迁。与文本民族志面临的实验时代的转向相类似,以器物为中心的博物馆民族志也经历着人类学表述去权威化的挑战。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身体正在成为博物馆表述体系的新热点。建立在贯通我者和他者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取代了表述异文化的远望模式,其中蕴涵着跨越异文化和己文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徽州古村落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徽州古村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束奇葩,是正处于转型复兴中的山村聚落,随着古村落旅游的不断升温,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并已成为多门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村落研究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领域。文化人类学的工作,主要在于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文化进行探讨,从而探寻社会群体文化特质及其差异的根源。这无论对于解读村落文化的历史原貌,还是对当今小城镇的规划和发展,创建“有灵魂、有生气”的农村社区,都是极具借鉴价值的。一、徽州古村落保留了丰富而生动的社会文化信息,可为揭开中国传统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本质奥秘找到钥匙和入口徽州…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的空间区隔逐渐被打通,学术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知识生产的过程和生产主体打破了在国家内部封闭循环的格局.东亚文化具有相异于西方文化的特殊智慧和价值体系,东亚人类学家有义务也有责任通过学术共同体探讨与发掘东亚文化中蕴含的学术资源,建构具有东亚特色的发现、解释与应答社会文化问题的学术范式.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与社会联系的增强为东亚人类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社会基础,东亚共同体的提出与推进为东亚人类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制度的依据,东亚国家之间的教育和学术交流为东亚人类学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人才基础和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灵魂,传统意义上的田野调查的理想对象是原始、封闭、落后的族群.然而随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严格意义上的原始、封闭的族群已很难找到,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这种变迁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同时也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的课题和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5.
付广华 《桂海论丛》2009,25(2):89-93
文章把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置于人类学的视野下考察,从历史、生态、心理、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形成的深层次根源,最后提出一些继续维系这一格局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Rabindranath Tagore was a great Indian writer,one of the founders of modern Indian literature,a Nobel Laureate in literature,a great internationalist and a very close friend of the Chinese people.He loved China,admired Chinese culture and showed great concern for the fate of the Chinese people.He was born on May 7,1861 and died of illness on August 7,1941.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at we commemorate him on his birthday today.  相似文献   

17.
A ceremony connecting humans and gods
For the Tujia people, the word Maogusi means "ancestor," and the Maogusi is an importanit ccremony in dance form.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12,(3):15-19
The object of criminal legal aid refers to the person in a criminal case who has the right or eligibility to apply for legal assistance and who receives it.According to jurisprudence,the object(or aid recipient) is a party in a given legal case,who is granted legal aid.They are often among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in  相似文献   

19.
王玲 《思想战线》2004,30(3):137-140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由各国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每5年举办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每两届大会期间举办年会。2008年7月中国昆明将承办第16届世界大会,主题是"人性、发展与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摩尔根<古代社会>断言原始时代没有爱情,恩格斯也对此作了肯定.新的田野调查材料和现代大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了这一结论的错误.事实表明,原始时代的爱情像文明时代的人一样强烈,其上限可远追到最早的伙婚制时代.它表明:性-爱-婚的三元统合,是"人的生产"的人类学条件.所谓"血婚制"作为一种婚姻制度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