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关于发展农业经济的论述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针。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的粮食生产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改革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世界农业在艰辛和曲折中前进。农业生产增加,农业的多种经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80—_1986年间,世界农业生产每年增长2.5%,高于同期世界人口的年净增率。但是,1987年和1988年的世界农业生产只分别增长了0.9%和0.1%。1989年世界农业虽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粮、棉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畜牧、水产业也出现了增长缓慢的现象。面临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世界农业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迁 《瞭望》2006,(52)
多方信息显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农业也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其中,农业生产中水、化肥、农机等方面的浪费,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化肥使用上,我国农民亩均施肥普遍多10-50公斤,氮肥利用率尚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占全国用水量的70%-80%,由于许多先进  相似文献   

4.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人口虽然仅占全国人口的3.2%,但生产的粮食却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左右,其他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受世界经济衰退等的影响,国际农产品购买力下降,价格暴跌,而美国农业连年丰收,爆发了以产品过剩、库存大量积压为主要特征的危机。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  相似文献   

5.
当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有西方敌对分子曾预言,不出三个月,中国就会大乱,中国共产党无法养活4亿多人这个预言破产了,新中国从一个经济破落、民不聊生、“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中迅速恢复了元气,历时五十年,在农业资源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产品供应充足,我们养活了超过五十年代初期一倍以上的人口用占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的问题,是中国对全人类作出的贡献,中国农业在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生产手段、生产环境乃至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整个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最艰苦的,也是最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6.
蒋芳 《瞭望》2002,(27)
近年来,我国花卉业产值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花卉栽培面积已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的鲜花总量仅占国际市场的3%,且国内不少大中城市消费的鲜花中,六成以上是进口,花卉种植面积是荷兰的10倍,产值却只有1/60,两相对比反映了我国花卉业与花卉生产强国之间巨大的差距,但如果看到我国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物种资源、劳动力成本和国内市场潜力等方面的特有优势,这一差距同时也展示了今后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晓理 《瞭望》1989,(43)
新中国成立40年来,我国不只在仅占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成功地使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劳动者队伍实现了广泛就业。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劳动就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全局。目前,我国又将面临一次劳动力就业高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呼吁全社会关注劳动就业工作,将有助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化人口压力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与途径选择,不仅是国内热点,也已成为国际论坛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我们以中国农业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强的人口,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引以自豪的同时,更要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如农业资源稀缺,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环境偏紧,农业弱质性与农民素质低并存,等等。中国能够将一个什么样的农业带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能否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整个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取决于如何处理好所要面对的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坚 《瞭望》1990,(11)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普遍兴起的一种群众性的科技服务组织——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农民技术新军。 改革后的农村呼唤科学技术的传播 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是在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大包干使多年来我国农村已经具备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但许多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难于独立进行家庭经营也成为突出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被誉为柑桔之乡的四川武胜县,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80%的农户有了自己的柑桔园,但是绝大部分农户不会种柑桔。安徽省也有70%的青年农民不会大田育秧。正象在科研、教育等领域中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样,农业生产上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亿人口吃、穿(棉麻丝毛占80%)、住(木材、砖瓦)、烧(秸杆薪柴)的基本生活需要靠农业来提供。按1979年统计农业所占比重是:农业劳动者占73.8%,农业净产值占45.9%,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并未朝着马克思所预测的"地主—资产阶级—农业雇佣工人"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演进,相反农业家庭生产经营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但不能以此来否定马克思农业生产方式理论的科学性。探析马克思农业生产方式理论,考察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新变化,揭示马克思农业生产方式理论的内在合理性,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12.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几乎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棘手问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农业真正过关的国家不多,且多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法、加、澳、荷等)。前苏联幅员辽阔,人D少,发展农业的条件比中国好得多。斯大林、赫鲁晓夫等领导人对农业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问题始终未解决好。我国的农业得到真正发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农村政策的全面松动,特别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全面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在1984年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000亿公斤,比1978年净增1000亿公斤,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1亿。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已成为“人口老龄型”省、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有专家预计,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将比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快得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人口有九亿多,其中农村青年占农村总人口的25%以上,他们是稳定和发展农业的关键力量。另一方面,农村青年在我国青年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农村青年问题也是我国青年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青年的状况、出路、流向,和发展途径不仅影响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15.
实现四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促进和保证四化的实现. 首先,推进现代化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们要用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解决占世界五分之一人的吃饭问题,要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人口达200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7.1%;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1.3%;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79.0%;农副产品创汇占全省出口额的38.2%。我省还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粮食国家收购量达1034.7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2164.3万吨的47.8%,双居全国第一;甜菜、牛奶、亚麻、大豆、土豆等产品产量也居全国之首。因此,充分利用、发挥我省农业优势,大力加快发展我省的外向型农业对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健全农业发展机制的西方借鉴淳光华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传统农业也同步发展成为发达产业和强大的输出产业。1991年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总值为3424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74.1%。在我国,虽然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在80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功,农业开始...  相似文献   

18.
美、英、德、日、韩等世界上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经验是政府将国家级技术市场作为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重点来扶持,其国家级技术市场的运营方式、区位选择以及服务特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应该由政府主导、选择国际化大都市来构建我国的专业化、综合性、国际化的国家级技术市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业仍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据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1982至1984年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来自农业,60%的就业人员从事农业生产。1985年,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的一半来自初级产品出口,其中农产品占18.8%,而非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则有38%来自农产品的出口。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有: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功能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为此,应在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扶植和培育农业技术市场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