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长征来到川南古蔺县白沙场,妻子贺子珍生了一个女儿。毛泽东来不及与孩子见上一面,贺子珍就把孩子寄养一贫苦孤寡老人家里。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大业,毛泽东和贺子珍夫妇随中央红军踏上了征途……  相似文献   

2.
早在少年时代,毛泽东在韶山东山学校读书时,就对写毛笔字非常感兴趣。每至临池,总是一丝不苟。课余时间,喜欢临帖拓碑,寻访古迹。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了江西永新县。在这里,他结识了贺子珍。贺子珍知道毛泽东爱好书法艺术,因此,与他结婚时,亲手缝制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赞赏地说:“我的家宝——‘文房四宝’可以装放携带了。”以后,毛泽东走到哪里就把这个挎包带到哪里。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毛泽东运筹帷幄,决战千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13,(12):54-54
贺子珍能文能武.为了革命宁可牺牲自己。有一次,毛泽东、朱德等人在开会.贺子珍也在场。这时敌人来了,贺子珍英勇机智,  相似文献   

4.
从血缘上讲,他是贺子珍、贺怡的哥哥,从姻亲上说,他是毛泽东、毛泽覃兄弟的大舅哥。贺敏学的一生,为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建国之初,为寻找毛泽东与贺子珍流落民间的骨肉小毛,贺怡不幸遭遇车祸身亡。贺敏学便担负起抚养两家子女的重担;毛泽东在对贺敏学高度肯定的同时,拜托其照顾贺子珍;出于对毛泽东的思念,贺子珍病情加重,贺敏学则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对贺子珍细心照顾、开导;中组部的一纸结论和以“弄不清楚”为由的组织调查,让小毛和毛金花的认亲事件数经波折;作为硕果仅存的井冈山老人,文革后,兄妹同时复出,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贺子珍骨灰安放到八宝山一号室,总算让乃兄有了一丝安慰。贺敏学去世后,中共中央以“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他盖棺定论,充分肯定了其革命而光荣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刘晓农 《党史文苑》2012,(7):36-38,40
对于毛泽东与贺子珍1928年5月底在井冈山结婚的史实,有一个如何看待的问题。有研究毛泽东的专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是在得知杨开慧被敌人杀害后,才与贺子珍结婚的。"这个结论受到一些人的否定和责难。否定的主要依据是,杨开慧是1930年11月被敌人杀害的,而毛泽东与贺子珍是1928年5月结婚  相似文献   

6.
1935年2月12日天刚蒙蒙亮,毛泽东随中央纵队由云南威信向四川方向前进。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2月15日,毛泽东来到川南古蔺县白沙场。此时,妻子贺子珍在这里生下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遗憾的是毛泽东没有来得及与孩子见上一面,贺子珍就把孩子寄养在一个贫苦孤寡的老人家里。随后,毛  相似文献   

7.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和军队中的统治地位,毛泽东也结束了长达数年被排挤、打击的痛苦日子,重新回到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上。毛泽东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经历了长时间被孤立的痛苦磨炼,他深切地领悟到团结大多数的极端重要性。长征初期,他在中央领导层中一个一个地做工作,让正确的意见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才实现了遵义会议的巨大转折。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曾对贺子珍感叹说:“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贺子珍回忆:“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以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更加沉…  相似文献   

8.
20年代初,江西永新县城南门,有一家叫“海天春”的茶馆,老板叫贺换文,妻子温土秀。他们生有二男三女:贺敏学、贺敏仁及贺子珍、贺怡、贺归园。“万源山中黄竹岭,一家出了三个人,齐心跟着毛委员,双双结亲闹革命。”这是一首流传在湘赣边界的民歌,说的是当年贺敏学、贺子珍、贺恰兄妹三人跟着毛泽东在井冈山闹革命,贺子珍、贺恰姐妹俩爱上毛泽东、毛泽罩兄弟俩,结成革命伴侣,以后跟着毛泽东出生人死、南征北战的事。1925年,贺子珍成为永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次年10月,年仅15岁的妹妹贺信和刚满20岁的哥哥贺敏学同时入了党。在…  相似文献   

9.
等待30年的北京之行贺子珍1928年与毛泽东结婚。在毛泽东最艰苦的10年革命生涯中,她陪伴左右,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长征岁月。后两人因误会发生争执,贺子珍于1937年冬天去苏联疗伤。苏联之行,并未取出贺子珍身体里因战争而留下的弹片,反而增添心伤累累。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12,(1):53
毛泽东与贺子珍是1927年10月在江西宁冈县东源乡大仓村一户姓林的人家中相识的。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与袁文才在江西宁冈县东源乡大仓村一户姓林的人家中第一次会见时.袁文才向毛泽东介绍了手下的部将后.还向毛泽东介绍了贺敏学和贺子珍兄妹。  相似文献   

11.
刘家桂 《党史文苑》2006,(11):24-30
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一生与永新似乎特别有缘,在井冈山的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他除了与永新妹子贺子珍喜结良缘外,还曾先后十余次来到永新,其中主要是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了难忘的永新情结.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2,(8):31-31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家有7人在红都瑞金工作。除毛泽东、贺子珍夫妇外,还有他的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及其妻子贺怡,岳父贺焕文,岳母杜秀。当时,一家人分散住在叶坪,平时很少聚在一起。一天,毛泽覃、贺怡夫妇来看望杜秀,恰好杜秀正和毛泽东在老乡谢来庆家门口坐着。谢来庆的老婆见他们来了,就端了几张木凳出来,毛泽东便让他们坐下。  相似文献   

13.
晓庄  辛宛 《党史文苑》2004,(7):24-24
创作过多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编剧王朝柱在接受采访时说,《延安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澄清了社会上有关毛泽东和江青在延安时期的两个道听途说的误传。一是有传闻说,江青是第三者,是她造成了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离异。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由于斯诺访问陕北后写成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着中国》在中外产生的巨大反响,延安来了不少中外记者,并与毛泽东接触较多。贺子珍对毛泽东过多地与史沫特莱等外国女记者接触难以理解,甚至以传统的文化观念来要求毛泽东,认识上的差距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引起了他们夫妻情感逐渐破裂,最后导致贺子珍离…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2,(11):35-35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家有7人在红都瑞金工作。除毛泽东、贺子珍夫妇当时任国家银行行长;小弟毛泽罩,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受毛泽东的牵边,  相似文献   

15.
红军时期,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1925年,16岁的贺子珍就成为江西永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第一任妇女部长,17岁领导永新暴动。大革命失败后转战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队伍中的第一个女战士。在井冈山上,18岁的她与34岁的毛泽东相识相恋,并于1928年结婚。之后,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支持毛泽东的工作和照顾他的生活上。尤其是在毛泽东身处逆境的时候,贺子珍凭着自己的爱心始终陪伴在毛泽东身边,陪他度过了那段最难熬、最痛苦、最艰难的日子。1934年10月,她和毛泽东一道,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如当年…  相似文献   

16.
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一生与永新似乎特别有缘,在井冈山的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他除了与永新妹子贺子珍喜结良缘外,还曾先后十余次来到永新,其中主要是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了难忘的永新情结。初到永新,三湾燃起革命火种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经过秋收起义战斗洗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历尽艰难险阻,来到了永新县三湾村。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踏上永新这块热土。三湾,地处井冈山的北麓,永新的西南部,原名小西江区。当时,这里的群众对革命军并不了解,对他们的到来,也很害怕。毛泽东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17.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日之际,记者专访了他的女儿李敏。李敏说自己现在很少出门,她说:"我如果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认出我是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的母亲是贺子珍。今年已经70岁的李敏说自己已经彻底地在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日之际"记者专访了他的女儿李敏#李敏说自己现在很少出门"她说:"我如果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认出我是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的母亲是贺子珍。今年已经7岁的李敏说自己已经彻底地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进行了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毛泽东随大部队走在前面,贺子珍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人编在干部休养连,紧跟大部队向前进发。 1935年3月,红军长征进到贵州盘县猪场五里排地区。这天,干部休养连和其他兄弟部队午饭后正在原地休息,突然遭到了敌机轰炸。警卫员吴吉清等赶紧让贺子珍到路边的沟里隐蔽。贺子珍却大声回话说:“队伍里休养员、伤病员很多,我们应该立即帮助他们隐蔽!”说着,她敏捷地跑上前去,呼喊着,指挥担架队隐蔽。敌机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朝着行走不便的伤病员俯冲扫射。吴吉清跳上去拉着贺子珍往路边跑。刚刚隐蔽  相似文献   

19.
一、贺子珍父亲的历史错位贺子珍的父亲系贺焕文,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有的文章和书籍写成了贺调元。有的虽然写了贺焕文,却又讲贺焕文原本是江西安福县的县长,显然把这两个人混淆了。最能说明这种情况的有两本书。一本是邝工所著、2003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贺子珍这个名字在人们眼中总是与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多年来人们关注更多得是她与毛泽东的婚姻悲剧。可在红色革命的历史中,贺子珍不仅是作为毛泽东的妻子存在,更是作为一个出色坚强的女红军战士清晰地存在于许多革命亲历者的记忆深处。作为长征中的“30女杰”之一,贺子珍的长征路见证了她作为一名女革命者的坚强无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