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7年5月27日签署的北约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文件为北约吸收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打开了大门。那么,北约有无可能进一步东扩到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前苏联共和国,从而对俄罗斯构成战略威胁呢?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对影响北约东扩的因素加以分析。北约国家对东扩的决心并不一致德、法、意等西欧国家在东扩的方式和进度上同美国存在着差异。美国一向急于东扩,并表示这一进程不会由俄罗斯决定,也不会由俄罗斯所发生的事件来决定。西欧国家虽然也支持东扩,但因与俄罗斯同处欧洲,主张尊重俄罗斯的利益。法国认为应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并与其…  相似文献   

2.
1913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那一年,也是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经济水平最高的一年,俄罗斯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10.8%。俄、美差距为1比9.26。 《资料来源: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一书) 1986年,即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46%。苏、美差距缩小为1比2.17。(资料来源:美国中央情报局《1988年经济统计手册》) 1998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俄罗斯为6460美元,美国为29605美元。俄、美差距扩大为1比4.58。《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自WTO成立至今日,美国的部分政治人物及学者指责WTO及其争端解决机构威胁其国家主权的呼声不断。美国在WTO成立前后的表现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的安排表明,美国很容易违反WTO规则和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反之,并没有迹象表明,WTO及争端解决机制可以威胁美国的主权。事实上,WTO及其运作扩大了国家主权,特别是美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4.
当代普京保守主义政治文明观具有内外双重含义,既是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博弈的意识形态基础,也是确保俄罗斯成为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稳定和现代化的强国的思想基础。普京提出的俄罗斯"统一文化密码"的概念已经成为其解决俄罗斯文化认同、民族矛盾与宗教争端的核心"钥匙"。而且普京认为当今俄罗斯应该弱化"弥赛亚意识",认同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秩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人视美国为最大的“敌人”。该调查是俄罗斯一个独立组织在普京与布什首次会面前进行的,共访问了两千名俄罗斯人。在回答“谁是友邦”的问题上,结果有41.5%的受访者选择白俄罗斯,22.9%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独立报》2000年3月21日消息称,俄罗斯的自然资源是美国的2倍、德国的6倍。日本的20倍;俄罗斯现有战略核弹头600O-7000枚,并且有世界一流的军工企业和高科技(特别是军工)人才。但是,按汇率计算,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弱于美国的1/2O,1999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84500亿美元,俄罗斯约为4000亿美元;在人均月收入方面,美国为28O0美元,俄罗斯仅为65美元,是美国的1/43。如果考虑到俄罗斯的两极分化现象的严重程度,那么俄罗斯多数人的月收入还达不到65美元。对于俄罗斯今天的困境,谁应该负责?民意调查显示,34%的被询…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美国总统刚刚一起秀吃汉堡包,美国司法部6月28日就宣布,美方经过多年调查后逮捕了10名俄罗斯间谍嫌疑人,另有一人在逃。消息传出,全世界舆论哗然。就在国际社会纷纷猜测已经变暖的俄美关系是否会再次出现寒潮,为什么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发难以及俄罗斯将会如何应对时,俄罗斯甩出了回牌,同意用4名在押的美国间谍换取这10人,吵吵嚷嚷的俄美间谍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但这场风波还是折射出俄美关系的一些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8.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贯穿始终。从国际法角度来看,正是由于美国一再违反国际法条约、不履行所承担的国际法义务的行为,造成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现状。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辩证地看,其中既有发挥正面效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产生负面效应的消极因素。在钓鱼岛争端中必须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有效应对消极因素,并在一定条件下促成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  相似文献   

9.
小康月报     
《小康》2009,(10):19-19
中美贸易争端为啥越闹越凶? 北京和华盛顿又开始吵架了:美国指责中国违反规定操控货币推动出口,中国则公开呼吁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现在,一场更广泛的贸易争端让中美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也许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渊 《新东方》2011,(4):33-3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形成了对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立场、政策的起点和基础,这与其东南亚战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美国这一立场仅仅是策略反应,并不意味着它愿意看到南海诸岛主权真正属于中国,它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和防范政策。因此,美国是影响南中国海争端最大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时事报告》2006,(6):7-7
今年3月以来,针对俄罗斯的崛起,美国单方面频频抛出针对俄罗斯的抨击。攻击主要有4个方向:民主问题、人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外交问题。对于美国发动的攻势,俄反击力度也很大。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7日说,美国散布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向萨达姆政权提供情报的消息是“出于政治动机”。俄主流媒体也不甘示弱,对美国进行了反击。由此观之,战略上互不信任甚至彼此互视为核打击敌人的“新冷战”特征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2.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性质和法律框架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国际争端以国家为争端的当事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因某种权利和利益关系引起的摩擦和纠纷。国际争端一般分为法律性质的与政治性质两种。目前,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主要的纠纷和争端,除极少数涉及国家战略利益或以政治条件为前提的经济问题外,一般都属于“法律性质的争端”、“可裁判的争端”。WTO框架内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基本上都属此类性质的争端,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正是以处理这些争端为自己的工作对象。从国际法的角度上看,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框架内容有如下几点:1…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五角大楼今年4月29日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通电话时表示.俄罗斯不会出兵乌克兰。哈格尔请求莫斯科帮助释放在乌克兰东部被扣押的欧安组织成员国军事观察员。对于绍伊古,他的人生历程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4.
国际     
《时事报告》2012,(10):90-91
俄罗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在经历了18年的艰难谈判后,俄罗斯于8月22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56个成员。欧盟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对俄罗斯加人世贸组织表示欢迎。——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业务总监姚为群:俄罗斯入世对全球贸易体系的“重大”影响不言而喻。中俄贸易的特点是互补性强,俄罗斯以能源、原材料出口为主,中国以成品出口为主,俄罗斯本身贸易环境改善后,会对中俄贸易有更大促进。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亚太六国8月3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抵达南太平洋,开始了从库克群岛到印尼、中国、文莱、东帝汶以及俄罗斯的六国之行。希拉里·克林顿9月4日晚抵达北京,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人分别会见了她。——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小松:中国与日本围绕岛屿纷争僵持不下,而美国由于自身实力下降,出于大的战略考虑,只能在中国周边实行“全面宽松遏制”政策。此行希拉里访问一些小岛国是体现全面性,让中国在南太平洋面临一些小麻烦,防止中国在南太平洋影响力增长过快。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4,(4):37-38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足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共同提出的一项通过推动巴勒斯坦存2005年底前建立独立国家以结束巴以冲突的和平方案,去年4月30日,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分别向巴以双方递交了“路线图”计划文本,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0,(10):50-50
汶川、玉树、海地,地震的剧烈伤亡至今历历在目;肆虐中国南北的洪水与干旱,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一场特大泥石流几乎淹没了甘肃舟曲县城;一名菲律宾前警员劫持了一辆载有20余人的香港旅游观光车,最终导致8名人质死亡;俄罗斯大火;美国暴风雪……人们交口相传:似乎从没有这么多灾难在地球上集中发生。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总是千方百计压制世界第二且发展势头强劲的经济大国,所以,美国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并不奇怪。但中美这次贸易争端与历史上的贸易争端有许多不同:在深度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超级大国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摩擦都存在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向有组织犯罪开火1994年7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俄罗斯警方宣布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打击俄罗斯的集团犯罪。根据协议规定,俄罗斯和美国将交换犯罪情报,联合侦查,拘留对方公布的嫌疑犯,鼓励俄罗斯警察使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技术进行训练。两名中央情报...  相似文献   

19.
常喆  马剑  闻一 《思想工作》2006,(2):40-41
至1月3日晚,俄罗斯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进入第三天。几天来,俄乌天然气大战越闹越大,俄罗斯又宣布停止对摩尔多瓦供气。此前相对超脱的西方国家终于不再沉默,开始介入这场争端。西方媒体更将此事大肆炒作,《必须抵制俄罗斯的蛮干》、《新的冷战——俄把能源当作政治武器将是一场灾难》......看看这样的标题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态度。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俄乌在天然气问题上的较量,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俄罗斯与乌克兰背后的西方国家进行博弈的一个缩影。西方对独联体国家搞“颜色革命”,千方百计遏制俄罗斯,现在受够了气的俄罗斯终于要用能…  相似文献   

20.
杜江江 《前沿》2014,(3):86-87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随着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一个健全的争端解决机制是自贸区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阀,争端解决机制的不断完善,是自贸区走向成熟的标志。CAFTA争端解决机制是为中国和东盟各国量身定做的,④其为自贸区的争端解决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基础。本文从CAFTA争端解决机制运行的现状出发,在分析了该机制的特点及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