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秘的罗布泊言风罗布泊,地处中国大西北塔克拉玛干沙漠罗缘。从本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以来,才渐渐为人所知。1980年初夏,中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地区考察时失踪,虽经在规模的地面和十数架飞机的空中撒网找寻,仍踪影全无。1996年恶讯再传,探...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片广袤、贫瘠、神奇、充满了难解之谜的土地,人们称它为罗布泊地区。 因为科学家彭加木1980年住这里失踪,因为1996年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遇难,罗布泊的神秘之名举世瞩目,被称为“死亡之海”。 恐怖、阴森、艰险、荒凉是罗布泊最真实的面孔。 酷热、奇寒、缺水、风暴是罗布泊丰富的“特产”。 在彭加木、余纯顺英魂长眠的地方,在中国两部的“生命禁区”里,“英雄测绘大队”的官兵们来了。他们在荒凉险恶的“无人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疆东部有一座“没有围墙的迷宫”,那迷宫就是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罗布泊。约两千年前,它曾是汉唐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它也因孕育了上千年的楼兰文明而著称于世。但是经历沧桑的罗布泊却神秘地干涸了,变成一个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滴水,天上无飞鸟,地上无走虫,让人极易迷失方向的盐漠。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地区考察时失踪。1996年,曾步行探险八年,无数次从死神手中逃脱的探险家余纯顺又在罗布泊倒下了。充满杀机的罗布泊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可是罗布泊的凶险并没有吓倒一  相似文献   

4.
1980年,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率队考察罗布泊,神秘“失踪”,至今尸骨未见。16年后,同在6月,探险家余纯顺又在这神秘莫测的罗布泊遇难,奇怪的是这两位的遇难竟存在许多“巧合”。于是乎,舆论沸扬,一团波诡云谲的谜雾在罗布泊升起……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7,(6)
17年前的盛夏,在我国西部的罗布泊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桩震惊华夏的特大新闻。1980年6月17日,我国著名化学家彭加木,在率领一支科学考察队深入罗布泊地区进行考察作业时,不幸失踪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一经新华社等新闻媒体报道,立即引起举国上下亿万人民的深切关注。当时,广播和报纸逐日报道搜寻工作的进展情况,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机关到社会各界,在那些令人揪心的日日夜夜里,都在时刻注视着事态的发展,牵挂着彭  相似文献   

6.
从佛陀之国敦煌绿洲出发,在广袤无垠寸草不生的大漠戈壁西行160公里,出玉门关再向西400公里,就是神秘千古的罗布泊和声名赫赫的古楼兰了。1978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彭加木在此神秘失踪;1996年6月11日,探险家余纯顺也在此遇难。罗布泊的神秘幕布被缝合得遮天蔽日,从而撩拨起人们更强的探险热。一百年来,关于罗布泊、古楼兰的报道和书籍、探险之事已经多得汗牛充栋。其神秘性诱惑得全国各地不少人来此探险。在探险热升温的同时,在罗布泊东岸甘新交界处发现了金矿,淘金热也随之而来。于是,敦煌市公…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是由物质、思想与人共同走出的路,张骞走过,玄奘走过,马可·波罗走过,科学家彭加木与探险家余纯顺的脚步更是永远停止在这充满神秘与危险的地方。在21世纪到来之时,西出阳关有新人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是物质、思想与人共同走出的路,玄奘走过,张骞走过,马可·波罗走过,科学家彭加木与探险家余纯顺的脚步也曾永远停止在这充满神秘与危险的地方,在21世纪到来之时,西出阳关有故人——  相似文献   

9.
情系罗布泊——记程开甲院士吴水清祖国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无以回报,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程开甲有一位科学家钟情罗布泊,一生中最美好的25年时光都在那儿度过。他曾是欧洲最有声望的理论物理学家玻恩的研究生,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曾是南京大学物...  相似文献   

10.
陈华照 《传承》2004,(1):36-38
历史遗珠——楼兰国70年代初,作为我国核试验的观试人员和军事演习人员,我曾两度进入罗布泊。罗布泊原是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的一个咸水湖,塔里木河下游的部分河水经孔雀河流入此地。2000多年前,这里的水源充足,湖泊周围芦草丛生,野生动物繁多。这些优良的自然条件,曾孕育出一颗丝绸之路的明珠——历史上显赫一时的楼兰国。从此,罗布泊因楼兰国的繁荣而名闻遐迩,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处。那时候,罗布泊和楼兰几乎是同兴衰,共荣辱,密不可分的。后来,经过历史的沧桑和流沙的侵蚀,楼兰王国消亡了,昔日商旅络绎的驿站,货物云集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熊坤静 《传承》2009,(5):50-51
罗布人,也叫罗布泊人,以世居罗布泊而得名。他们在塔里木河中下游的胡杨林里临水而居,凿木为舟,渔猎为生。而今随着对"生命禁区"罗布泊考察、研究的不断深入,罗布泊人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8,(8)
《小康》:小灵通电话是你儿子叶舟取名的吗?跟你的《小灵通漫游记》究竟有些什么关系?叶永烈:小灵通手机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是经叶永烈同意、授权的。小灵通手  相似文献   

13.
正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6月ISBN:9787570209019上榜理由:该书被誉为叶永烈的语文课,选编了叶永烈的科学杂文、科学小品、文学散文等多种题材的作品,还有作者倾情解读等,知识含量丰富、语言通俗生动。其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入选教育部统编语文教科书,其他一些作品也入选了各种版  相似文献   

14.
吴仕广今年38岁,曾创办新疆罗布泊探险旅行社,先后40多次进出罗布泊,为余纯顺、刘雨田等知名探险家做过向导,现任新疆特种旅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日前,吴仕广向笔者详细讲述了他最初发现楼兰“贵族墓地”,后又与盗墓贼不期而遇的惊险过程。发现“贵族墓地”,守口如瓶还得从2001年1月6日说起。我作为成员之一,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中国双鸽”塔里木河下游科学考察团,获准赴罗布泊楼兰古城遗址拍摄、考察。楼兰古城遗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已是不能随便进入的“禁地”了。我们的营地设在距楼兰50公…  相似文献   

15.
张弘 《小康》2008,(8):88-90
近日,著名作家叶永烈的《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一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推出新版。该书以第一手采访,结合相关史料,再现了粉碎四人帮,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中国政局。作为近年来影响巨大的纪实文学作者,叶永烈早年还写过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等,拍过18年的电影并得过百花奖,出版作品累积约两千多万字,其经历颇有传奇色彩。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6.
<正> 鄯善县迪坎乡迪坎村34岁的村民白克力·艾海提,有一个好听的绰号叫"活地图",这是因为他有着25次带人进入罗布泊的经历,才被人加冕的。打开鄯善县地图,"迪坎"正处在人烟的尽头,东面和南面是浩瀚的库木塔格沙漠。那里有一条地图上没有标识的古道,可以通往楼兰古城和罗布泊。因此,迪坎便成了古时商贾和现代考古、旅游探险者的驿站。从爷爷那辈起,热情的白克力一家便不断有人来喝茶灌水,  相似文献   

17.
荒漠之旅     
李青 《统一论坛》2004,(2):62-63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是一块神密的土地。近百年来,罗布泊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变迁已成为世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疆罗布泊盐湖蕴藏着丰富的钾资源,已初步探明储量近3亿吨,远景储量超过5亿吨,是我国大型超大型含钾硫酸盐矿床。新疆罗布泊钾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代罗布泊人,以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为先导,近四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对被称为“死亡之海”的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2,(9):88-88
《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叶永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定价:58.00元出版日期:2012-09本书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收集资料、查阅文献,披沙拣金,去伪存真,真实记录了从1978年10月"文革"结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描述了参与其中的诸多重要人物,展示了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这次,作者对本书再度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使本书更加臻于完美,更加反映历史的真实,记录中国命运的那次大转折,记述在1978年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罗布泊地区因境内有罗布泊大湖而得名。它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部位、塔里木盆地的东部,是一个原始、神秘、干旱、奇热没有生命的无人区。只有松软的流沙,坚硬的盐壳,千姿百态的风蚀残丘,因断水而大面积死亡的芦苇和胡杨林。罗布泊地区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辉煌一页,它地处古丝绸中道之上,楼兰古国建于罗布泊西岸,古今中外享有盛名。然而楼兰古国初唐时期从历史上消失了,给人们留下了千古之谜。一个立国700年之久,始于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渗进了大漠之中。它沉默了千余年之后,于19世纪、20世纪交接之际,突然再现风采,一时间中外探险家接踵而至,有人因此而名扬天下永载史册,有人为它而丧生……它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名叫"楼兰"的神秘古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