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道义上的义务。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不仅有利于制止和预防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弘扬正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认识正当防卫是正确实施正当防卫的前提,因而正确认识正当防卫十分必要。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那么,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应怎样判定呢?这要对行为…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制度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权利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案件的复杂化,正当防卫制度需要不断完善。从正当防卫的变迁和适用条件入手,研究其目的和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铭  王劭荣 《前沿》2004,(7):138-141
正当防卫行为是一种排除犯罪性行为 ,由于它的表象特征是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因此许多人对之不受到刑事制裁难以理解 ;同时公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权利受侵犯的时候 ,也会采取一些防卫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如何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权利呢 ?本文就从正当防卫的含义及构成要件的角度进行浅略分析 ,试图说明正当防卫被规制在刑法中 ,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是有利于社会的 ,应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需要弘扬一种什么精神﹖一个崭新的时代,需要造就什么样的英雄﹖当今中国制定的统一完备的新刑法典为正当防卫行为确定了法律保障。面对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防卫致不法侵害人死伤,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早在1979年,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实施十几年来,为鼓励广大公民敢于…  相似文献   

5.
警察防卫     
一、“警察防卫”与公民正当防卫的异同《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一条款授予了全体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 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由公安部公布施行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198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施行的《关于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两规定”),在重申了《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正确使用防卫权利马凤馨所谓的正当防卫,就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伤害,对实施侵害人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它是法律赋于每个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种合法权利。保安人员除享受公民的一般正当防卫权利以外,在执行各种...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同违法犯罪斗争的有力武器。正确行使正当防卫应避免以下几种错误。一、假想防卫假想防卫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错误,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臆想为存在而进行了所谓的“正当防卫”,结果造成他人无辜受伤害的行为。从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规定来看,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不法侵害。如不法侵害不存在,正当防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行为人所进行的“防卫”,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二、防卫挑拨防卫挑拨是故意地挑逗对方进行不法侵害而借机加害于不法侵害人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当事人为了保护一…  相似文献   

8.
王斌 《长江论坛》2019,(4):68-73
我国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规定,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被侵害人依法享有行使私力救济的权利。但在司法实务中,往往基于超出法条之外的条件否定正当防卫成立的前提,出现不利于防卫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本文从立法原意出发,分析了司法实务中正当防卫适用时存在的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倩 《湖湘论坛》2008,21(6):104-105
作为文明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人类的防卫行为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国家制度所认可的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其本质体现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对立统一性。同时,正当防卫权的行使因其表现出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性,在行使过程中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维护国家、集体、个人、他人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传统国家本位思想以及法条自身规定过于简洁等影响,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出现异化,背离其保障公民自救权利的初衷。其中,对正当防卫的前提性条件——不法侵害的误读是目前实践中正当防卫认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中,过分限缩不法侵害的范围、模糊被害人过错与不法侵害的界限等原因造成大量不法侵害难以被认定,从而导致防卫人行为的防卫性质被否定。只有明确界定不法侵害,才能更好地保障正当防卫制度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在于保护你及时有效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有利于制止和减少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 ,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免受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不仅是你的合法权利 ,同时必须看到它又是你的法律义务。无论你本人或他人 ,如果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有条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不进行斗争 ,在客观上是纵容犯…  相似文献   

12.
失主发现自己的财产权益遭受损害,采取追击、抓衣袖的行为制止不法侵害,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正当防卫问题正当防卫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时,要着重讲清其概念。对此,可采用探研法(即提供思维材料。提出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正当防卫的概念来。对于我国刑法第20条第一款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概念,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应从三个方面予以把握。第一,从防卫的目的、对象、时间上把握。从防卫的目的上看,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在我们国家,尽管原刑法已赋予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行为,但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概念在不少人头脑中依然薄弱,依法大胆行使者更是凤毛麟角。这固然与法律规定尚需完善、“普法”有待深入有关,但我看,更缘于在客观上对防卫...  相似文献   

15.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如果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假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则属于假想防卫;不能对合法行为实行防卫;对依法执行公务、执行命令的行为,公民或司法工作人员追捕、扭送正在进行犯罪的犯罪人或者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等都不能实行正当防卫。2、不…  相似文献   

16.
民警在非警察职权行为中开抢击伤他人应定性为故意伤害。不在履行职责的警察才有正当防卫权利。警察履行警察义务相应地享有警察特权,但警察职权受警种、时间、空间诸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正当防卫是“正义不必屈于非正义”这一古典自然法思想在现代刑法中的逻辑展开和重要体现,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从习惯到法律、从学说到制度的漫长发展过程,是法治社会形成的缩影。在现代社会,正当防卫是国家为保护公民权益而赋予公民的权利。《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相似文献   

18.
谯冉  张楠 《公安研究》2023,(7):64-73
治安正当防卫是正当防卫的一种重要类型。治安正当防卫的规范构造既要保持正当防卫制度整体的内在统一性,又要体现治安行政法治的特殊法律价值和功效,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实践、防卫对象等方面与刑事正当防卫类似,由于存在于治安案件范畴,因此不需要设置限度条件。同时,治安正当防卫的认定还应在常规的正当防卫构成要件判断的基础上着重考虑防卫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自力救济,是指权利人的权利遭受侵害在国家机关未能提供及时保护的情况下,以个人的力量进行保全性自救的行为。广义的自力救济,包括刑法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民法的自助行为。狭义的自力救济,仅指民法的自助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制度,但民事法律一直未对自力救济作出明确规定,理论界对自力救济的研究也比较少。民法典规定自力救济制度,有利于加强民事权利的保护和规范自力救济行为。近年,我国部分学者起草的  相似文献   

20.
以案释法     
开车撞人也算正当防卫吗?马涛是某单位会计,刚从银行取款出来,正准备开车回单位发放工资,两名男子骑着一辆摩托车从小汽车东侧经过,突然,坐在后座上的一名男子拉开小汽车车门将车上的手提包抢走,之后仓皇开车逃窜。马涛立刻驾驶小汽车猛地加快速度向摩托车追去,并将摩托车撞倒,车上的两名男子从地上爬起后,迅速逃离了现场,手提包丢在了马路上,马涛将包安全捡回。案例:认为马涛的行为应属于正当防卫。因为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从上述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