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每到年节,一些手握权柄的干部家中就会出现种反常现象:上门造访的人突然多起来,而且这些客鲜有空手而来的,几乎每个人都手里提着、怀里着一些物品。不用说,这些人都是来送礼的。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逢年过节给亲好友送礼的习俗,平时忙得不行,借春节假期走亲友交流感情、叙旧厚谊本是人之常情,本应无可厚。可是,有些人却把逢年过节作为拉关系、巴结上、铺路子、寻靠山的好时机,有些为政不廉的人也将节作为发不义之财的机遇。于是乎,手握权柄的实人物的家中往往会车水马龙,高朋满座,刚送走一,又来一拨,有送土特产的,有送烟酒的,甚至…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送礼的国家。朋友同事之间要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有求于人要送礼,巴结上司要送礼,跑官要官要送礼;越是地位高的人,送礼的人就越多,礼品就越贵重。那么,怎样看待、处理礼品,普通人可见修养品质,官员则可见官德官风。毛泽东的“礼品观”就显其高风亮节。 据陪伴毛泽东12年的管家吴连登说,外宾送的礼品,内宾送的土特产,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那时候,毛泽东一家子就靠他的每  相似文献   

3.
正岁末时节,笔者列席了一些单位的专题民主生活会,面对班子成员间相互批评的"问题账单",很多同志的表态都是照单全收。一时间,"照单全收"让人产生听觉疲劳,不觉想细究一下。古时,人们送礼都是把所有的礼物列一个单子,如果主人喜欢就会把这些礼物一样样点清楚并且全部留下,意思就是照单全收了。明朝宰相严嵩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逢生日必大操大办,官员们会费尽心思给他送上各地的奇珍异宝。这些拍马屁的官员担心自己的礼白送了,就把礼单递上去,严嵩毫不客气地说"照单全收",也由此演变了一句歇后语"严嵩做寿——照单全收"。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朋友常告诉我,现今时代,要办成一件事非送礼不可。我就不服这个劲,难道不送礼就不行吗?我的领导常对我们说,该办的、能办的,不送礼也能办;不该办的、办不成的,送礼也不能办。有一次,我到外单位办件公事,一切手续都具备,办事人也不说办不了,就是让我一趟一趟地跑,跑了六、七趟,也没办成。回来和大家一说,大家说我缺现代意识,没“那个”。我明白了,因我没送礼。我想试探一下。我带了一些东西去,东西不多,但真好使,这次给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8):22-23
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刹节日送礼风,但是,官场送礼歪风却在向更隐蔽、更高科技化发展。“送礼新趋向”是公款送节礼已穿上从地上转入地下的“隐身衣”,这背后是一些经销商对公款消费等畸形商业形式还抱有幻想,一些党员干部对纠正“四风”还存有观望之念、侥幸之心。官场送礼风难除,根本上是因权力而生的利益输送中,不行贿就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6.
商务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送礼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应该注意下述原则:  相似文献   

7.
警惕行贿“经纪人”田原穿针引线又一族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将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从中取得佣金的人称为经纪人。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有这么一些人,乐于为人们行贿送礼穿针引线。因而,有人称之为行贿经纪人。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从近几年查办的一些受贿大案中就...  相似文献   

8.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人向班长送礼。为了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交不出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总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 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批评,可孩子们却居然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是都要送礼品开后门吗?”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名学生向班长送礼,为的是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完不成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了批评,可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都是送礼走后门吗?”听罢此等怪事,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十多岁的小学生,也深知办事要“送礼走后门”,甚至在同学之间,“游戏”起这套“关系学”,这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孩子们不以为然的反问,难道不是对成人世界种…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14,(3):58-58
老黄是福建宁德一个政府宿舍小区的门卫,这个小区住着政府各部门的人,每年一到过年,送礼的人就特别多,挂着外地牌照的车辆把小区门口都堵上了,老黄既要维持交通秩序,又要忙着登记,  相似文献   

11.
在发聋振聩之声不绝于耳的警示教育活动中,刚刚过去的鸡年春节让很多人感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轻松--令人头疼的送礼风终于明显地收敛了.不过,也有一些担忧的议论出现:警示教育活动过后,变味儿的送礼风会不会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2.
王冰 《新长征》2009,(1):61-61
“拜年”是中国特有的美好传统。可当拜年与送礼连接起来。这种年俗就开始变味儿了。香的臭的都掩盖在拜年这个大幌子下,无所求的人被陷在了人情网里既别扭又无奈……  相似文献   

13.
违规送礼出现“新神器” 【互联网+】一些违规送礼行为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利用微信红包、物流快递、支付宝转账、电子充值券等方式收送礼金、礼品等。  相似文献   

14.
毋保良案发前任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他任职期间,当地官场送礼成风--县级领导、科级干部逢年过节都“争先恐后”甚至“成群结队”地给他送礼;而毋保良则从“半推半就”到“习以为常”,十年间收礼800多次。他的落马造成了当地官场的人事“地震”--80余名送礼干部因此被免职,其中包括全县23个乡镇中的近20名党政“一把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这里一些人拾到被父母遗弃的婴儿,这些婴儿大部分是女婴或者是生理有缺陷的残疾儿。出于人道主义和同情心,有些人就把他们抚养起来,但这些人大都生育了孩子。请  相似文献   

16.
邓子庆 《党建文汇》2014,(11):28-29
每年秋天.大闸蟹的上市都备受期待。但由于近年来中央开展反腐和节约行动势头不减,这种螃蟹金黄色的蟹黄似乎也失去了一些光泽。经营一家螃蟹公司的王某介绍:“阳澄湖大闸蟹主要是送礼用.因此公款消费受限给销量带来了致命打击。如果反腐行动继续进行,这个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相似文献   

17.
人文荟萃     
■个体老板谈基层官员腐败江苏省某县的一位个体老板 ,向记者谈了很多乡村官员的腐败问题 ,不少都是他的亲身体验。他说 ,现在给当官的送礼早已是普通和公开的事情 ,要办事就得送 ,不办事也得送 ,否则他会找茬来为难你。送礼 ,别的不要送 ,送钱就行了。烟酒对领导来说太多了。平时开会、上级来人招待都有工作烟、工作酒 ,自己抽的喝的全在里面一道解决了。你再送烟酒 ,人家不缺这玩艺儿 ,拿去卖又太显眼 ,所以 ,送钱是最好的。我每年光送礼就要送5—6万块钱 ,主要是乡长、书记、工商、税务等领导 ,送一次 ,一般都是5000元 ,一年一个至…  相似文献   

1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近年来节日送礼之风的迅速蔓延,似乎一点也不过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崇尚礼仪,每逢节日,人们往往喜欢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感情。如果是亲朋好友间的健康的、正常的节日送礼,那也无可厚非。可如今节日送礼却没有原来那个味了。对某些党员干部来说,节日已成为腐败的闸门,阴谋的开关,公有资产流失的暗道,葬送前途的陷阱。  相似文献   

19.
星移斗转,不知不觉又要过年了!虽然“破旧立新迎新年”的呼声一年比一年强烈,但年关送礼依然是一股挡不住的潮水。年关送礼忙尽管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火爆的年关送礼“大行动”已经拉开序幕,人们从年关送礼的忙碌中已经感受到“年”的脚步的逼迫。年关送礼涉及千家万户。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对年关就情有独钟。为了表达亲朋好友之间的诚挚情感,增进相互之间的深厚情谊,人们便借助年关岁底互送年礼,给亲情友情更增添了脉脉温情,这是中国人注重伦理之情的一种文化情结。即便是平常有点龃龉的邻里乡亲,平时有些纠葛,发生过不愉快的事…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