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任用条例》提出要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并在考察环节新增了注重考察实绩的内容,更加凸显了注重实绩的导向。选好用好干部,必须把实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干部考察是干部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干部能不能选准用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环节。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干部考察的科学性、民主性有较大提高。但是,考察了解真实情况难、让谈话对象说真话难、实绩量化评价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要有效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基础,以民主公开为方向,实行干部考察工作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和制约干部实绩考核的客观环境因素分析 (一)对开展干部实绩考核重大意义的认识不足,是影响和制约实绩考核工作的思想根源。 ──片面的观点,即对开展实绩考核工作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有的干部把实绩考核工作简单地等价于目标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实绩考核是既“管人”又“管事”的党委行为;有的把实绩考核混同于干部考核,简单地把实绩与德才、实绩考核与素质考核划等号,甚至在考核时出现了以换届考核、平时考核代替实绩考核的现象。 ──怀疑的观点,即对开展干部实绩考核工作持怀疑态度。有的干部对实绩考核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干部任前考察工作是选人用人的重要环节。当前,一些地方在干部任前考察过程中,存在着重实绩轻德才,重“工作圈”轻“生活圈”等现象,使得部分工作实绩突出但德才表现欠佳的人员得以重用,从而严重影响了选人用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薛林群 《党政论坛》2009,(23):51-53
干部的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注重实绩”已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干部的实绩考核,不仅对于选准用好干部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选拔党政干部必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干部考察是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组织人事部门依据一定程序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如实评价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在干部工作中贯彻群众公认原则,就必须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扩大群众参与程度,充分体现群众意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近年来,丹江口市在干部提名、民主推荐、考察考核、公开选拔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注重凭实绩用干部,从而为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干部打开进一步发展的通道,实现了组织意图和群众意见的有效结合,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8.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干部的考察内容不同、方法各异,但用“政绩”衡量干部的“德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个标准为选拔、考核、任免、奖惩、黜徙干部提供了客观依据。这种公平的方法为人民群众对被选干部实行科学的监督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所谓“政绩”,其内涵简言之是指领导工作的实绩。对干部的政绩考察,实际上是对干部思想政策水平、领导决策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的综合考察,它不仅是检验干部贡献大小的主要标尺,而且是检验干部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的“德才”统一的依据。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中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  相似文献   

9.
干部考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只有以江总书 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并贯穿到考察的各个环节,这项工作的目标才能实现,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有希望,实现“三个代表”才有可靠保障。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一是要凭党性选干部,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凭实绩论德才,坚持用办实事评价其工作实绩,用工作实绩衡量其德才表现,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真正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入领导岗位。三是要依靠群众搞好干部考察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相似文献   

10.
曲春杰 《学理论》2009,(5):63-64
全面准确地认定干部实绩,对干部正确政绩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实绩考核标准体系、注重实效的实绩考核方法方式、客观公正的实绩分析认证制度和经常性的实绩考核监督监控制度。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1.
选拔干部必须坚持社会公论梁国川“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原则,对于全面准确地考察和识别干部,选准用好干部,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绩考核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党管干部方法的重大改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是干部实绩考核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改进干部实绩考核方法必须正确对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在贯彻执行干部实绩考核制度上,由于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没有建立新的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干部实绩考核措施不够有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不少机关单位非领导层干部实绩评估还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工作不完善的现象,既无明确的岗位职责,又无科学的考评机制.因此,机关人浮于事,忙闲不均,吃大锅饭的弊端始终没有革除。由于实绩评估体系不健全,机关非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难确定。一些工作既无突出实绩,又无明显缺点、错误,领导布置的任务能应差的四平八稳型干部常被视为好干部;一些善于拉关系,善于“联系”领导,知识技能贫乏,能力平庸,实绩平平的人常受到提拔和重用.由于缺乏科学的实绩考评体系,评代表彰时凭印象,一些老好人常被评为优秀、先进,受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4.
侯永禄 《理论导刊》2002,(11):20-21
本文围绕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着力阐述做好干部考察工作的方略方式。强调要重实绩,坚持扩大民主,客观公正,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察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在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过程中 ,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任用方式有二 :一是通过小步快跑的办法 ,让干部在一两年内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就上一个台阶 ,经过若干台阶较短时间的过渡后 ,走上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 ;二是把经过基层某一领导层次较长时间扎实锻炼的同志越级提拔上来 ,破格任用。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更好一些呢 ?笔者认为后一种方式更合理、更科学、更富有积极意义和改革精神。越级上来比小步快跑更能体现凭实绩用干部的原则。凭实绩用干部 ,是小平同志倡导的一条重要原则。实绩是检验和评价干部德才的试金石。做工作与出实绩…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组部提出,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的实绩由谁来考评,怎样加以科学考评,为党委正确选拔任用干部和有效监督管理干部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实绩,是指干部在一定时间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它是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主观作用和客观条件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看干部、用干部注重实绩,是邓小平同志在用人问题上一再肯定和强调的原则。他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和一九九二年年初的两次讲话中都明确指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将他们放进领导机构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0页、380页)中共中央关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也明确规定:“考察党政领导干部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要求,全  相似文献   

18.
要注意公论失真李廷海,隋晓红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把实绩和公论作为衡量干部德和才的标准,是我党干部路线的重大发展。特别是"公论"原则的提出,更是我们党坚持群...  相似文献   

19.
干部的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注重实绩"已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干部的实绩考核.不仅对于选准用好干部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绩考核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全面考核和准确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积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