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范院校大学生是教师的预备队,从事教育工作应当成为师范院校大学生明确的职业定向。然而,目前师范院校中的学生不愿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较为明显。据调查,约有半数的应届中学毕业生升入高师时,并没有以今后从事教育工作作为职业定向。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社会心理角度进行探索。一、社会传统心理影响我国长期处于封建小农经济的氛围之中,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历来重视不够,社会上对教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大学生不愿从教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是教师的预备队,从事教育工作应当成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定向,然而,师范院校中的学生不愿从教的思想较为明显,即便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青年教师也不安心工作,想“跳槽”,“从政”、“从商”的现象似乎盛行已久。对此,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领导都已提出过有益的建议和采取过一些必要的措施,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不愿从教的思想仍是久盛不衰。本调查报告力求更科学、更客观、更深入细致地探讨师范院校大学生不愿从教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主要从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和自身的择业标准来对师范院校大学生不愿从教的现象进行归因分析,从中寻求教育师范生热爱教师职业的结合点,以达到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师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琳瑜 《学理论》2013,(32):356-357
师范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直接关系着未来教师的思想发展,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将来。由于公民意识教育在师范院校的开展中还存在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明显、主体性不突出等困境,因此必须针对师范院校大学生教育的具体情况,实现公民意识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完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地方性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当地合格师资的培养。结合教育部《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的颁布实施,以宁夏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提出地方性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优化课程结构,体现教师教育特色;改革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实习环节,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3)
在国家新教师资格制度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必然要进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师范院校教学质量,以适应新形势。课程设置、实践操作、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应发挥的优势和特色:增加课程种类,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建设知行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考核方式,毕业论文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师范院校的广大教师,辛勤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少数教师难以坚守道德底线,出现思想滑坡,信念动  相似文献   

7.
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责任意识缺失普遍存在,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缺乏应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修养,这严重影响了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分析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意识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责任教育;确立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青年教师“跳槽”现象有增无减。虽然有关部门对青年教师的调出采取了一些办法,如:没有特殊情况的一概不准脱离教育口等,然而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为此,笔者对我市10余所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一、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60名青年教师中只有20%认为教师是崇高的职业。只有18%决心在教育行业工作一辈子。60%的青年教师认为报考师范院校是道走对了、门投错了,75%的存在“一有机会,就调走”的想法。60%的认为当教师前途渺茫,90%的赞成学校引入竞争机制。10%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就是指教师在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的观察、反思、研究和探索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科研能力,进而提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本文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高职外语教师要寻求职业发展,教学研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一)这些年,很多省市的招生数据显示,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呈逐年下降趋势。带着几分不情愿又无可奈何走进师范院校的学生,相当部分一开始就抱着一种审视心理和观望情绪,这本已给思想教育带来了难度,再加上教师社会地位仍在“隐性下降”,客观上使既已成缺的思想教育途径更加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1.
李星贵 《学理论》2013,(8):303-304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其职业意识之强弱将影响到他们今后职业发展目标及职业规划路线的确定,同时也将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师范生职业意识薄弱的原因,提出对策如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调整师范生课程结构,加强师范生职业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健全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专门职业,从事教师这项职业,也像律师和医生一样,并不是谁想于就能干得了的。教师也需要特殊的资格和条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某师范院校计划招收本科生437人,而上线的考生仅5人,把录取线降至大专线,也只能招到173人,仅完成计划的40%。好在有保送生和代培生,总算完成了任务,但代培生毕业后可以不服从国家分配,真正当教师的有多少便可想而知了。大凡精英是在一定数量的群体中冒尖出来的,而师范院校招生的窘迫,要出精品也很有限。市民不关心教育?不。相信每个家长都会将于女框定在“考重点中学——考大学——找理想工作”的发展模式中。而这都与教育密不可分。可是,没人愿意读师范,哪来好教师?没有好教师,又哪来优秀人才。那些在校的师范生也对教师职…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9,(10)
<正>9月5日至6日,庆祝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暨2019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教师教育振兴与师范院校的使命",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庞丽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农、副省长陈文浩,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巡视员刘建同,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校长刘起军等出席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国家对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基本上由师范院校“专营”。去年六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打破了师范院校垄断师范教育几十年的格局。教育专家认为,这种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师范生生源的分流和教师就业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我国一般 师范院校的培养质量和专业 水平不高,教师职业素质也不高,这是社会许多方面对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张永健 《学理论》2012,(14):199-200
所谓教师观,即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或看法。这其中包括教师的作用、地位、职业素养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以教育家为线索,梳理概括我国古代教师观的具体内容,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任传华  王子林 《学理论》2012,(35):59-6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岗位增幅有限,教师招聘体制的变化,不少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提高等因素,地方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分析就业的对策思考如下:采取多元的培养模式,提前做好职业转型;搭建就业交流平台、组建就业联盟、吸引校友回校招聘;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王晓燕 《学理论》2013,(8):227-228
近几年来,职业素养的问题一直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怎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展开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职业素养;学校多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因受其职业的特殊性、地域性、民族性、专业性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较大,使他们无论是在社会场域,还是在教育场域,都被看做了“局外人”,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借助“三圈理论”能够更好地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价值、能力、支持体系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并且通过积极营造职业发展环境、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争取多方支持,不断优化其职业发展的价值认同圈,能力圈和支持圈,寻求其职业发展的“耐克区”,着力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职业幸福感,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价值,并确保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及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上海普教系统教师职业感受的全面调查,客观地把握社会转型期间本地区教师的生存状况,以及不同年龄、专业发展水平、学段、体制、办学水平的学校及地域背景下教师群体职业感受的特点,准确地把握教师不良职业感受的主要成因,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部门提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