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这是一个凝聚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智慧的全新命题,给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对基层党组织自身特点和工作规律的认识.找准党建工作与基层科学发展的结合点。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和促进基层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创新党的建设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建设中已经成型的思想建党方式、运动建党方式、制度建党方式、民主建党方式在推进党的建设功效上的减弱,使得党的建设方式创新已刻不容缓。创新党的建设方式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必须坚持六个方面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党的建设方式创新总的方向应该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指导下,探索构建科学建党方式。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党的建设科学化概括为树立科学理论、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完善科学制度、强化科学管理等几个方面。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之后向全党提出的又一重大任务和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追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要求和体现,是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认识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结果,是应对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的建设科学化,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以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以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党的建设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如何保证理论、制度及方法的科学性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本课题认为,在理论创新、制度构建和方法创造中坚持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三者的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这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5.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命题的提出,是对我们党几十年党建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当前我们党遇到的一系列挑战的科学应对,更是破解党建一系列现实难题的必然选择。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复杂工程,涉及到党建的方方面面,因而必须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科学内涵,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经验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理论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对深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与目标,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探索的集成创新.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深刻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相似文献   

8.
机关党建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也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能否实现。近年来,机关党建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很大成绩。对照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还存在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不紧、活力不够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实效性和创造性为目标,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找准方位,掌握良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深刻认识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必须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结合实践的新发展,十分注重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全面、科学、系统的建党思想,进一步指明和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这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