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玉东 《台声》2005,(9):74-76
中国翰园碑林坐落于古城开封风景秀丽的龙亭湖风景区,占地120亩,刻碑3700块,建筑面积15251平方米,这所碑林是开封市供销社退休干部李公涛于1985年8月开始发起创建的。中国翰园碑林的碑刻以书法艺术为主,集诗、书、画、印之大成,是一座融碑刻艺术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碑林古今谈     
九十年代初在北京顺义县一个高尔夫球场旁边开了一次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思想座谈会,会上启功先生就碑林热问题发了一通议论,大概意思有三点:其一是对自己写过的碑大不满意,说看了如芒刺在背;其二对连几岁的孩子写的字都要刻入碑林大不以为然;其三对赞这么大气力,花这么多钱财去刻碑大惑不解,说古人没有照像制版,只好靠刻碑栩拓去流传书迹,而今印刷品可使原来的样子丝毫不失,原迹可以身化千万,何苦再去一刀一刀刻石头?这话说得平实,却很深刻。过去我们办的事很多就是一哄而起,热闹一番,终于又一哄而散,诸如大跃进时家…  相似文献   

3.
马希 《传承》2009,(6):76-77
桂海碑林在中国文献中是具有独特地位的碑林,这里碑刻林立。而在这众多石刻中,《龙图梅公瘴说》碑是一块充满文化和政治色彩的碑刻,在桂林石刻中有它自己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桂海碑林在中国文献中是具有独特地位的碑林,这里碑刻林立.而在这众多石刻中,<龙图梅公瘴说>碑是一块充满文化和政治色彩的碑刻,在桂林石刻中有它自己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开封市退休干部李公涛为弘扬民族文化,带领全家,自筹资金,于1985年创建中国翰园碑林。他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坚强的意志,艰苦奋斗,忘我拼搏,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碑林事业。中国翰园碑林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基本建成。占地120亩,刻碑3700多通,成为融书画篆刻艺术与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园林,被称为“世界之最”“、中国最大的民办碑林”。翰园碑林的创建,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赞誉,盛赞碑林是“益于当代、功系千秋”的伟大事业;同时也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和国际友人,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从人…  相似文献   

6.
设于西安市内陕西省博物馆中的"碑林",是中国古代石碑精华荟萃的一个地方.它藏有石碑三千余方,上起汉(前二○六——二二○年)、魏(二二○——二六五年),下迄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清(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在中国以至世界上,都数它藏碑最多.西安碑林的设置历史,最初应从唐朝(六一八——九○七年)末年说起.公元八世纪和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集中展现中国书画艺术之辉煌,河南省开封市供销社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李公涛自筹资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11年如一日,创建了集当代书画艺术精品之大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民办碑林”翰园碑林,以书法为主,融诗、书、画、印和现代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碑刻数量列为世界碑林之首。然而,鉴于工程巨大,耗资已达1700余万元,中国翰园碑林还未最终完成,且李公涛先生年近七旬、体弱多病,虽不辞劳苦,四处奔走,八方求援,仍感力不从。乙,至今资金尚欠400余万元。有志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8.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相似文献   

9.
肖娴先生谓,学碑当用帖相济,“以纠碑之朴野”。与此相近,前人亦有以碑益帖之说,即以碑强笔力,救其柔软。肖娴先生为当世碑学大家,先生少从康有为学,为其嫡传弟子。南海(康有为)虽有抑碑扬帖之论,然其书则为碑帖合一之相。  相似文献   

10.
古人是崇尚清廉为官的。历代忧国忧民者,不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都希望有清官廉吏治国理政,使得四海清晏.国泰民安。西安碑林中有一座官箴碑,官箴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碑文是明永乐年间理学大家曹瑞和天顺年间清官年富所作:碑是清道光四年时任陕西延绥道台颜伯焘倡议刻制的。  相似文献   

11.
香港友人与翰园碑林□闵锋中国翰园碑林自创建以来,得到了香港友人的关怀和支持,纷纷从舆论、物力、财力上支援碑林建设。一、舆论支持香港新闻界积极为翰园碑林奋力呐喊,使碑林美名誉满“东方明珠”。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家新闻单位对碑林报道了40多次。新华社...  相似文献   

12.
入、碑琴月l’,洒分‘惬一、﹃,才,等彼中国著名书法家江润初先生为“神七航天”题词@江润初!中国著名书法家~~  相似文献   

13.
肖娴先生谓,学碑当用帖相济,“以纠碑之朴野”。与此相近,前人亦有以碑益帖之说,即以碑强笔力,救其柔软。肖娴先生为当世碑学大家,先生少从康有为学,为其嫡传弟子。南海(康有为)虽有抑碑扬帖之论,然其书则为碑帖合一之相。宝静学书二十年,由帖入碑,此种经历,正附前辈经验之谈。他开始由晋人王羲之入手,这也是清前学书者的法径,凡《兰亭》、十七帖、圣教序皆临习殆编,后沿流而下,凡唐代孙过庭、柳公权,宋代米芾、元代赵子昂,明代文徵明等都一一摹临不遗。如是十年,虽自感所书“秀逸”,而觉过于“柔弱”,于是转而攻碑,并旁及简牍、砖瓦之迹。…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1,(10):20-21
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进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的一个伟大单程碑,对振兴中华、民族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贤明 《当代广西》2012,(14):56-56
在百色起义纪念公园里,有一座思源园,也称为邓小平手迹碑林。 缘于“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精神感召——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广西非公经济人士在履行责任、回报社会之余,感念伟人的恩情,筹资兴建了这个目前国内现存最大的邓小平手迹碑园。思源园如今已成为一座学习之园、明礼之园、感恩之同、励志之园。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 在普洱市宁洱城西“普洱民族团结园”苍翠的松柏间,有一所亭亭华盖的亭子,里面安放着一块石碑,这就是久负盛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碑高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基座为双手拱托造型,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  相似文献   

17.
(1912—2005年)启功原西泠印社社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启功先生,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书画鉴定家、文献学家、书画家、诗人,国学大师。曾师从贾羲民、吴熙曾先生学画,师从戴姜福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文史词章,后经傅增湘先生介绍,受业于陈垣先生。幼年时书法以《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等唐碑入手,渐涉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等,广师碑帖及历代名家墨迹,尤以智永《千字  相似文献   

18.
西安碑林,世界聞名。開封興建翰園碑林,也得到了世人的贊助。一九八三年,河南省開封市供銷社幹部李公濤因病退休,來到位於古城東北曹門外范莊村他的長子李孝泉家居住,安度晚年。翌年十一月間,《開封日報》開闢專欄,開展了‘發展旅遊事業,重建歷史名城’的宯}討論。熱烈的討論撥動了李公濤火熱的心弦杂谉釔蹠ǖ睦罟珴?决心在中國的六大古都之一開封,興建一座擁有三千五百塊石刻的具有新時代特色的碑林,讓當代書法家的墨寶流芳百世。興建碑林,資金怎麼籌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伴、大兒子孝泉、兒媳愛芳、弟弟逢義。孝泉承包了東京工藝美術廠,加上裝裱字畫、種植花木,每年收入上萬元。他全力支持父親的計劃。李公濤决定用全家投入的五萬元完成第一期計劃——刻碑兩百塊,然後向社會籌資完成第二期豎碑工程。他制定的家訓是:只許投入,永不收回。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取名‘翰園’  相似文献   

19.
莱州云峰山荣膺“中国书法名山”称号.这是继2007年泰山成为首座中国书法名山之后的全国第二座书法名山。同时《郑文公下碑》还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名碑”,成为全国首个名碑。  相似文献   

20.
2000年4月25日受福建妈祖董事会、福州天演影视有限公司和妈祖世纪海峡碑林活动组委会之邀,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书法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委员会主任刘炳森先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基金管委会”常务副会长李生玉和著名画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委员会副主任王瑛女士赴福建莆田湄洲岛,参加妈祖诞辰1040年大型活动受到当地政府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