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思飞 《青年论坛》2011,(3):143-145
服饰是透射一个民族艺术哲学理念的重要窗口。中国传统服装美学一方面受到儒家礼教规范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注重"美"与"善"的相似性,缺乏对人体之美的正视与研究,把服装审美创作看作传播教化、塑造人格、维护礼制的形象表征,遮蔽人体曲线,宽衣博带;另一方面在道家思想统摄式思维观照下,追求衣饰与人体在整体审美上的和谐,淡化人体特征而凸显精神气韵。西方服装美学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求真务实地强调人体曲线,以探求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审美理想。如何承袭中国传统美学智慧,又借鉴西方服装美学求真精神,创造出中国服装独有的时代语言,是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们面临的一个意味深长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那么,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各学科教师都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科教育中的各种美育因素,让美育主动地、积极地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实现教育自身的美化,这理应成为学校当前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情趣”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们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是教育事业和整个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教育应以美育德,塑造完美人格,强化美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四美”为中心,不断强化教育者的美学素质;以欣赏引导为手段,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人有审美情趣,有艺术爱好,这是人生所不可与缺的。经常受高尚的文学艺术的熏陶,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自然会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在真、善、美三者中,美能统摄真和善。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就会有对世俗的超越,对真理的敬畏,对权威的俯视以及对独立精神、创新思想的向往而成长为民族的脊梁,并时时为祖国命运所系,做真正的爱国者和不辱时代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8月3日下午4时许,温家宝总理看望为我国的火箭、导弹与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5.
盛唐边塞诗歌,以其勇武的英雄气概和昂扬的格调著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军事美——进取之美、壮烈之美、勇毅之美、机智之美等.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军事美,对于军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发挥健康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相信语言文字具有"魔力",是一种"符咒"。沈从文与1940年代的对立,不是功能上的,而是审美情趣上的。他追求一种自认为高雅、纯粹、精致的士大夫审美情趣,一再鄙夷和批判庸俗、粗癖、市侩的低级趣味,他希望用永恒的"美"去创造理想的生活,以此保留永恒的生命形式,但这种士大夫浪漫情趣的孤芳自赏所带来的必然是孤傲寂寞。  相似文献   

7.
胡友慧 《求索》2013,(2):112-114
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流派,在审美观念上它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庄重典雅、注重王权礼制意识。先秦楚人艺术以浪漫神秘、瑰丽奇谲、对称庄严而又灵动多变的审美特质而著称。先秦楚人这种特有的审美特质,是因为其多神崇拜、浪漫想象、阴阳二元哲学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布依族情歌在语言运用上素朴俗白,清浅自然.透过口语化的语言,我们能发现其审美特征的三个层面.直白泼辣的意趣美、素朴粉饰的情趣美、俏皮机敏的谐趣美.通过美的三个层面,不仅让人感受到布依族情歌语言清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体味到布依族崇尚"朴质真纯,自然高妙"的审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情歌在语言运用上素朴俗白,清浅自然。透过口语化的语言,我们能发现其审美特征的三个层面。直白泼辣的意趣美、素朴粉饰的情趣美、俏皮机敏的谐趣美。通过美的三个层面,不仅让人感受到布依族情歌语言清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体味到布依族崇尚“朴质真纯,自然高妙”的审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审美不仅限于文学艺术和哲学之中,同时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多学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的向往、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与天性。审美是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认定美与不美的主观意识的鉴赏。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美感是人人具有的。但是,审美能力的高低,审美趣味的雅俗却是因人而异的。审美会带来心理上的平衡、愉悦,而变异的审美却会产生犯罪心理的胚胎。 犯罪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各阶层的人,犯罪心理是指犯罪人准备和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犯罪心理产生的诱因是复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园林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园林之美非常丰富。每座园林从一个个的具体构件或要素,到它们的组合,到园林的整体,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审美对象,都很值得观赏玩味。但是不得要领的观赏玩味,往往难以领略它们的妙趣。只有把握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特征,才能获得最高的审美效应。中国古代园...  相似文献   

12.
美的追求     
<正>摄影虽然只有短短10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美的事物与作品大家还是有共同的追求,如何确定一张照片的美与不美是有一个标准的。虽然美学没有固定的尺度,但是从古至今对美的追求还是人类所共有的,而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对美的诉求与欣赏美的途径。摄影艺术的美是摄影家在艺术实践中将现实事物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并以人们可以感受到的最佳方式展示出来,摄影家的创作实践已经熔入了摄影家的多种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认识、审美想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13)
<正>黛玉的审美情趣,无论是葬花的行为,还是她所做的那些伤感美丽的诗词,都很有日本的"物哀"味道。当然,这是曹雪芹赋予她和宝钗们的天然的审美趣味一个美国留学生选修了一门东亚文学课,班上同学中日韩三国的亚洲学生占大多数。他在班里做了个小调查:你更喜欢宝钗,还是黛玉?调查结果让他很意外,韩国学生拥薛拥林的人数对比不明显,但中国留学生大部分喜欢宝钗,而一半以上的日本人则喜欢黛玉。其实细想起来,黛玉的审  相似文献   

14.
蒋烨 《求索》2008,(1):80-81
本文以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特有的风雨廊桥作为研究对象,就形式美、功能美和环境协调美三个方面论述其“技术美”特征。这些桥梁是古代桥梁发展史的鲜活例证,且形式多样,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同时,并借此文呼吁桥梁设计师们更多地关注保护和修复侗族廊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闫续瑞  杜文博  冯宁 《前沿》2010,(24):178-180
唐代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山水审美情趣的发展、演变而兴盛,在盛唐风气和禅宗思想的双重浸润与影响下,呈现出一种兴象玲珑、意融无迹的生态意蕴,体现了唐代诗人物我同一、美在自美与万物相生的生态和谐观念,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名家名著及优秀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但在教学时,往往局限于词句识记和层次大意的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把一篇完美的文学作品肢解一通就算了事,没有从文章的整体美、结构美、谴词美和想象美等方面考虑,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没有进入鉴赏美的佳境。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应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正> 意境,是我国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的美。意境是艺术家审美体验、情绪、理想与经过提炼和加工的生活形象融为一体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李可染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故有意境和无意境以及意境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要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新理念,开拓创新,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渴望,挖掘其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享受,都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本文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审美情趣出发,以体育常态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快乐体育"与"挫折教育"的相关理念,发掘体育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并展现体育教学中的"体魄美"、"情感美"、"意志美"和"创新美",将体育教学塑造成学校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李淼 《乡音》2016,(4):54
我不是一个审美单一的人,因此,胖美人和瘦美人对我来说都是美人。美与丑本来就很主观,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有一次,我在一个讨论会上听说要研究健康和美丽基因,在座不免吃惊。先不说人类基因单一化带来的危害,我们只需要去想一想,如果天下的女人都长成范冰冰的样子,或者林志玲的样子,可怕不可怕?再说,美的标准因人因时而异。难道一旦我们改变审美标准,就得临时改变基因不成?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作为一部来源广泛的诗歌总集,《诗经》无疑是能反映周代女性观、尤其是女性审美观的文学作品。这种崇尚自然健康、强调外在美与内在美合一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折射出周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周代文化和周代女性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