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裘真 《学理论》2008,(15):67-69
努尔哈赤死后,其八子皇太极继任汗位。皇太极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具备着非凡的政治头脑,亲手缔造了满清王朝,并使女真民族空前统一。  相似文献   

2.
高鹏 《侨园》2014,(7):45-45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妃子。多尔衮生于1612年,卒于1650年的年末,年仅39岁。多尔衮一生战功显赫,位至极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但历史上的多尔衮却给后人留下了无数不解之谜: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之谜、  相似文献   

3.
吉睿 《侨园》2002,(3):16-17
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抚顺市境内,距沈阳194公里。1985年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宾成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新宾夺得“第一”是因为这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里,满族的故乡,后金历史文化名城。1916年,努尔哈赤在这里的赫图阿拉城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奠定了从顺治帝开始算起清王朝的268年基业。新宾历史文化遗产得天独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清永陵,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四位祖先,还有伯、叔等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王朝第一都城赫图阿拉,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出生地。可供参观旅游的景点众多,全县拥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从抚顺去新宾,有宽阔平坦的公路。临近新宾县城时,就可参观赫图阿拉城和  相似文献   

4.
说起山海关外的古,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清初三陵一宫了。这些古建筑群气势宏伟,辉煌壮丽,既有浓郁的满族风格,又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艺术特色。 福陵是清朝第一代皇帝努尔哈赤和他后妃的陵墓,昭陵为第二代皇帝皇太极和他后妃的陵墓,永陵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等人的衣冠塚和陵墓。沈阳故宫则是清王朝入关前的宫殿,仅次于北京的故宫。在这里访  相似文献   

5.
三战松山     
孙绍华 《侨园》2015,(1):41
明朝末年,后金统帅努尔哈赤胸怀远大抱负,以锦州、宁远为战略进攻的重点,展开了进攻辽西的长期战争。而地处锦州城南15公里的松山,海拔不足150米,南邻渤海湾,东邻大凌河,北面是锦州城,西面是塔山。从地理位置来说,它是后金夺取辽西进军关内的重要瓶颈。这才有了努尔哈赤和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分别率领将士三战松山的经历。确切地说,在明朝和后金(后定国号大清)之间展开的辽西大战中,每一次松山都是重要的前沿战场。1626年一月初,努尔哈赤统帅10万大军西进,一路凯歌  相似文献   

6.
杨海英 《各界》2022,(1):46-49
一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福建南安人洪承畴中进士,时年仅24岁.而在此年壬月,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满族人努尔哈赤自称"大英明汗",以"天命"为年号,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了一个后金政权.除少数有识之士,明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意识到危险已经临近.洪承畴当然也想不到自己后来会变成镶黄旗,后来还被授予三等阿达哈...  相似文献   

7.
佟悦 《各界》2014,(8):66-67
清太宗皇太极共有后妃15人,其中地位较高者依归嫁时间和族属,明显可分为两类。 皇太极早期所娶多为满族各部贵族及八旗功臣之女,如元妃钮钴禄氏、侧妃乌喇那拉氏、叶赫那拉氏等。从皇太极20多岁开始,特别是1627年入承汗位后,出于政治需要,则多与蒙古各部贵族结亲。海兰珠则是其7位蒙古后妃中较晚归嫁者。早在她入宫前多年,姑母哲哲、妹妹本布泰就已先后成为皇太极之妻。  相似文献   

8.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为辅政四大臣之一.康熙八年,鳌拜因专擅弄权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 鳌拜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概括地来说,鳌拜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故主,始终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康熙初年辅政时期飞扬跋扈,把持朝政,颇多恶迹,最后败在少年康熙手中,虽然免于刑戮,但身死禁所,成为中国历史上强悍不逊的权臣.  相似文献   

9.
一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12岁,还是一个萌妹子. 阿巴亥是高干女儿,父亲是乌拉部首领满泰,而叔父,也就是乌拉部下一任首领布占泰. 当时的辽东,烽火连天,金铁交鸣.在群雄割据中,努尔哈赤孤峰突起,尤其古勒山一战后,势力如日中天,一时无两.而乌拉部在古勒山一战中则元气大伤.也是此战中,乌拉部元首候选人布占泰做了努尔哈赤阶下囚. 对布占泰,努尔哈赤采用大棒子加黄油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孙大光 《侨园》2022,(8):10-13
<正>“天眷兴京”赫图阿拉是满语,汉译为“横岗”,即平顶山岗。赫图阿拉城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是一座拥有400余年的历史古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赫图阿拉城始建于公元1603年,公元1616年正月初一,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这里登基称汗,国号大金,  相似文献   

11.
李亚平 《各界》2008,(10):50-52
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位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她在娘家的蒙古名字叫布木布泰.有人认为和喇嘛教教义有关,含有"出世之人"的意思;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布木布泰是当时蒙古人用来装东西的大口袋,是很重要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用粗制毛线编织而成.从当时游牧渔猎民族的习俗上判断,后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姑且存疑.布木布泰嫁给争太极是在公元1625年即大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的二月初二日.当时,她是虚岁13岁.她的丈夫皇太极比她大21岁,时年34岁.……  相似文献   

12.
李文霞 《学理论》2012,(35):206-207
清代的孝庄文皇后是蒙古族杰出的女性,满族的兴起、大清朝的建立和最后全国的统一,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她辅佐了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三位皇帝,成为奠定清朝基业的一代国母,是清朝开国到"康乾盛世"期间的一位关键性人物,是一位有谋略、胆识过人的政治家,也是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一位卓越女性。  相似文献   

13.
梁宏达 《各界》2014,(11):53-55
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年,大约活了68岁,这在当时算是高寿。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现在辽宁省抚顺市范围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他的父亲在这个部落里头还挺有地位。可是,他父亲再有地位也是穷人,家里生活挺困难的。而且在努尔哈赤小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她的继母对他非打即骂,十分苛刻。努尔哈赤12岁时,家里人就让他出去干活养活自个儿。  相似文献   

14.
四百六十多年前,辽东曾走出一位盖世英雄.他靠自强不息,书写了自己传奇人生.他二十五岁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建后金,据辽东,连下明朝七十余城,迁都辽阳,后迁都沈阳,为大清入关奠定基础,成为大清王朝真正的奠基者,他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清朝主要缔造者,也是八旗兵的创建者和统帅.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4)
正近日,笔者在沈阳见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一世孙,今年已经73岁的爱新觉罗·德崇。他告诉笔者,他刚从北京参加完"纪念郭布罗·婉容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回来。在研讨会上,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一世孙,德崇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经历对这位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皇后身世做了最权威的发言,澄清了长时间围绕婉容的一些不实传言——一荣俱荣德崇先生先从婉容的身世说起——郭布罗·婉容虽然是清朝的皇后,但她无疑是一个悲剧性女人。纵观她短暂的  相似文献   

16.
正他出身皇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代孙,父亲是清朝末代肃亲王、溥仪族弟善耆,姐姐则是近代史上知名度很高的"男装女谍"川岛芳子。他曾被送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取过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良治",官至伪满军队上校。尽管如此他还是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从事党的隐蔽战线斗争。他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第一位解放军军官,为人民炮兵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在遭遇了人生坎坷之后,他晚年又不辞辛苦为中日友好事业积极奔忙。他就是已故原锦西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一届侨联委员艾克,他的本名是爱新觉罗·宪东。  相似文献   

17.
项勇 《各界》2007,(12)
清朝是由满族所建立的政权,由于自身人口不多,在后金崛起初期,满族贵族便十分重视团结和利用蒙古族的力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经说过:"蒙古之国,犹此云然,云合则致雨,蒙古部合则成兵,其散犹如云收而雨止也.俟其散时,吾当亟取之."[1]于是以分化、拉拢的方式,成功争取到内喀尔喀与科尔沁蒙古,并且开启了满蒙联姻,奠定满蒙一体的基本方针.清朝建立后为了有效统治蒙古,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18.
余显斌 《各界》2010,(12):58-61
公元1615年闰八月的一天,后金高等监狱的牢门“哐啷”一声打开,走出一个政治犯。他,就是后金老总努尔哈赤的大儿子,后金少东家褚英。  相似文献   

19.
何飞 《学理论》2013,(20):200-201
后金与朝鲜本是兄弟之国,但因两国关系未得到有效的维持使得兄弟关系进入紧张态势。崇德元年皇太极派兵征战朝鲜,朝鲜战败求和,与清朝结成"君臣之盟",由过去的兄弟关系转变成君臣关系,标志着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20.
皇子多尔衮一身的好武艺,平生所学的就是佟氏罕王功法.多尔衮手使一把罕王长刀,刀长1.8米,刀把是一条小龙.当年努尔哈赤将这把罕王长刀赐给多尔衮就是因为其战功赫赫. 话说多尔衮打明军的时候,有一次与明朝部队在打虎山(一说今锦州大虎山)一带相遇,遭遇后多尔衮非常兴奋就与先锋官打赌,说:“我就这一把长刀,单刀一个人冲进敌阵还能杀出来你信不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