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正(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  相似文献   

2.
王健 《世纪桥》2010,(24):19-24
<正>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胸外科专家;1938年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11月不幸病逝。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为其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书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  相似文献   

3.
1979年是加拿大人诺尔曼·白求恩大夫(1890—1939)逝世40周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在那年特地出版了《纪念白求恩》大型纪念刊。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收集选印了白求恩本人的一部分写作,和有关的图片,读了使人倍加钦佩白求恩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热诚和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本纪念册内载有一张贺龙和白求恩、布朗的  相似文献   

4.
唐湘林 《学习导报》2010,(22):29-29
今年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120周年诞辰。在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重读《纪念白求恩》,就是要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真正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做事做人。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来到中国工作80周年。1938年初,白求恩不远万里,冲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4月,他前往晋察冀边区,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医疗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39年11月,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曾激励了几代人。而在此之前,第一个将白求恩的事迹向海外传播的是新加坡华侨记者黄薇。  相似文献   

6.
白求恩借钱     
诺尔曼·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于1938年6月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辗转于冀中地区阜平、唐县等地进行战地医疗,他高超的医术和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给边区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许多事迹广为流传。但白求恩借钱一事却鲜为人知。1939年初夏的一天,驻守冀中地区的一二○师师长贺龙正在屋里研究战情,警卫员报告:白求恩大夫前来拜访。贺龙忙起身准备迎接,白求恩已掀开门帘走了进来。一见贺龙,白求恩就直截了当地问:“你们每月给我一些零用钱是不是?我现在预借300元,请你们从我的零用钱中逐月扣除可…  相似文献   

7.
诺尔曼·白求恩,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已光荣殉职55周年,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直至今天,依然光彩照人。“那是我能够最有用的地方” 1890年3月,白求恩生于加拿大的格雷文赫斯特城。  相似文献   

8.
正1938年初,白求恩冲破重重阻挠,不远万里到达延安。4月,他前往晋察冀边区,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培养了大批革命医疗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39年11月,白求恩以身殉职。12月21日,毛泽东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而在此之前,新加坡华侨记者黄薇第一个将白求恩的事迹传播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9.
在座各位医务工作者,都是人们崇敬的白衣天使,守护着人们的健康,造就着人类的福祉。白求恩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而又深广。今天我想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着重谈谈信仰这个问题。因为我认为,白求恩精神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莫过于他崇高的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及由此而散发出的仁心、仁术的圣洁光芒。一、信仰,是白求恩精神的灵魂我在孩童时代,大约小学、初中时,读到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7):50-51
白求恩的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毛泽东在《纪念自求恩》一文中这样称赞白求恩:“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64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对人民、对患者满腔热忱,对医术精益求精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号召解放区人民和广大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在白求恩大夫生活、战斗并殉职的革命老区唐县,这种精神一直激励、鞭策着唐县每一位有志之士,他们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向着成功勇往直前,奋斗不息.今天讲述的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创造两院辉煌业绩者、河北唐县白求恩医院院长吴立国,便是一位白求恩精神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来华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年.白求恩精神在我国人民和广大医务人员中已形成一种传统、准则和楷模,成为医疗卫生战线上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典范。70年以来.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国一代又一代医务人员,在白求恩精神的陶冶和激励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开展以“弘扬白求恩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对于动员医疗卫生系统.以实际行动学习白求恩.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来赞扬白求恩的崇高革命精神。熟悉白求恩的人都知道,白求恩是个急性子,他对人民对工作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也有着火一样的性格。他工作勤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消极懈怠、不负责任、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动辄大发脾气,大吵大嚷,如霹雳雷电,毫不留情。但对少年儿童,他却情有独钟,喜爱有加,他以高度的国际主义关爱之情,似春风细雨,润育着异国他乡的朵朵花蕾。戎马倥  相似文献   

14.
韩文科 《共产党人》2010,(13):50-51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作为医学界的一项优良传统,一直是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精神力量。一、弘扬白求恩精神是医院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是医院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5.
今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逝世60周年纪念日。白求恩同志生前,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为了纪念这位国际友人,弘扬白求恩精神,日前,我们受《党史博采》副总编杜丽荣之托,走访了白求恩生前亲自倡议并参与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就白求恩的光辉事迹、白求恩精神的实质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弘扬白求恩精神等问题,采访了有关同志,整理了这篇访谈录。  相似文献   

16.
64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对人民、对患者满腔热忱,对医术精益求精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号召解放区人民和广大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在白求恩大夫生活、战斗并殉职的革命老区唐县,这种精神一直激励、鞭策着唐县每一位有志之士,他们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向着成功勇往直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友人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活动,向国内外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日精神,成为红色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其贡献和精神将永载史册。"活着的白求恩"——奥地利大夫傅莱在唐县晋察冀烈士陵园白求恩、柯棣华墓地旁边,还安葬着一位曾和他们一起为晋察冀根据地医疗事业、为中国人民抗日事业共同奋斗的战友—奥地利大夫傅莱。他被称为"活着的白求恩",因为他不  相似文献   

18.
孟红 《新湘评论》2012,(1):41-42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先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熟读了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延安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2009年白求恩又被中国网民评为100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今天,白求恩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与弘扬。  相似文献   

20.
白求恩(1890- 1939),加拿大共产党 员,著名医生。1936 年德意志法西斯侵犯 西班牙时,他曾经亲 赴为反法西斯的西班 牙人民服务。1937年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 发,他率领加拿大美 国医疗队,于1938年 初来到中国,支援中 国的抗日战争,最后 献出了宝贵生命。毛 泽东高度赞扬他的无 私精神,撰写了《纪 念白求恩》一文,指 出:“白求恩同志是 加拿大共产党员,五 十多岁了,为了帮助 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