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荆楚文化是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区域文化。只有发掘和依托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清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构建内含荆楚文化精神特质的湖北现代文化产业,以荆楚文化精神打造湖北文化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做大做强湖北文化产业,加速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盗版、冒充现象猖獗.面对知识产权发展的困境,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应从教育、企业、法律等各个方面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到具体的战略实践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08,(10):13-14
加快发展海南文化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海南省情、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政策比较机理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从共性机理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政策蕴涵着内在的区位文化特性,且政策效能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偏差则阻碍其发展的步伐;而从差异性机理来看,文化产业政策在政策倾向、政策出台的时序和政策实施机制层面存在不同。而上述机理说明长三角地区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需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追求“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文化产业的区域统筹发展作为目标,构建我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法进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仅有7个省(市、自治区)达到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有效,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低下。从综合效率的分解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效率均值达到0.964,而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59,综合效率的低下更多地源于纯技术效率低下。从规模收益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收益递减区域呈现集聚态势,主要集中在我国中北部,这些省份文化产业规模过大导致区域性的文化资源浪费;同时中部省份呈现大面积的文化产业规模收益递增,文化产业规模不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文化产业区域统筹发展,减少投入要素溢出等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临沂市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仍然存在专业结构与区域文化产业不能有效对接;服务能力与文化产业需求等诸多不协调现象。要实现更好地服务临沂市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战略,地方高职应当加强针对文化产业应用方面的研究,从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探索更有效的服务区域文化产业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区域文化产业政策设计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文化发展纲要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以及区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各行各业的主导政策与配套政策的各个方面。本文系统归纳了影响区域文化产业设计的57个不利因素,总结了区域文化产业政策设计中的风险源与危害点,指出了加强文化政策制定的实证研究与精确研究及规范文化政策制定与出台程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控制政策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经济不断融合的背景决定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来看,高能级城市具备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要素,拥有适宜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区位优势。从空间布局来看,因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组织柔性较高,具有寡头市场结构特征,集聚能够提升消费者的区域文化认同感并产生创新的环境和制度条件,所以外部经济效应尤为显著,从而导致空间集聚。从城市内部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应选择城市文化产业功能区的空间模式,纽约、伦敦的表演艺术和媒体产业集聚区的成功提供了相关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产业何以出新出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必须善于盘活优质文化资源,结合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构筑特色鲜明、协同推进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我们不仅要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还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水准,推动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至今,文化产业已经在各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区域文化产业近几年亦受到了重视,我国各地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国外如伦敦等地也都有各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战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战略制定、推广中涉及的主体多元化;二是倡导全民参与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市场;三是战略目标及具体战略措施明确详细,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及特色;四是加快区域中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居民对本区域的身份认同感。这些特点可以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记者近日从温州市市委宣传部获悉,温州市刚出台的《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温州制造”走向“温州创造”。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拉动乡村区域经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蕴涵出发,引入当前我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三种发展模式,分析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发展困境,对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体现了人类从攫取自然资源满足物质需求走向发挥文化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无烟产业。文化产业政策制度经过了两个历史发展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行业内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阻碍和制约了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借鉴国外文化立法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并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动荡,文化产业面临严峻考验.从历史和逻辑的研究路径出发来看,本次金融危机将是一次世界文化产业格局重新洗牌的契机.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产业各方面产生了利弊掺半、不同程度的影响,"机遇论"更可能成为当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为使我国文化产业顺利度过危机.找到发展的良机,相关企业要以诚信为本,加强创新,加强彼此间的对话与合作;政府需要宏观权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谨慎把握、调控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及走向.  相似文献   

15.
崔万英 《前进》2011,(2):48-50
长子是一个文化大县,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优化资源、挖掘内涵、宣传推介、彰显特色,使文化产业呈现出有序发展和规模发展的态势。主要做法可概括为“六个三”:  相似文献   

16.
刘建霞 《前进》2013,(7):14-16
经过多年发展,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在山西发展迅速,已呈现相应规模。打造一个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推介“晋”字牌文化产品与项目的交易平台,推动山西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时机已经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的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不仅极大提升了山西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作为一个具有“区域影Ⅱ向、地方特色、国家水平、全国一流”的文化产业协作、积聚、会展品牌,首届山西文博会呈现出了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罗旋 《人民论坛》2020,(12):156-157
区域协同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为制造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完善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更好地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相似文献   

18.
薛涛 《江苏政协》2016,(4):26-27
正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总量不断扩增,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均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开拓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仍不尽合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结合不够、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为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议:一、优化产业布局,打破区域部门分割。推动兼并重组、集聚发展,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针对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09,(4):40-48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2009年7月27日中宣部、文化部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到“深水区”,逐步推进,效果明显;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到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从起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本文详细讲解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重点任务,文化产业的框架结构、发展趋势等,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0.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完善而高效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使其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中心,必须实施要素提升战略、资源整合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品牌提升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和区域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