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剑峰  阿苗 《今日民族》2005,(5):36-38
数千年来,云南大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曾使古今中外的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凡是到过这里的国内外游客,提起云南大理的文化历史古迹和旖丽风光,都会赞不绝口,如数家珍,乐不思返。殊不知,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游客却未曾领略过大理神奇险秀的又一民族建筑艺术奇——大理宾川悬空寺。大理宾川的民族建筑奇景——悬空寺,俗称观音阁。位于距大理市约20公里的宾川县大营镇公路边观音箐的悬崖绝壁之上。明朝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崇祯十二年(公元1638年)曾于此驻足考察,并在《徐霞客游记·卷十上·滇游记十三》中两度记述了观音箐的地…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载体,它必定要通过其用途、结构、造型及色彩等建筑符号来彰显人类文明的痕迹。当今,各地在实施小城镇建设中,这种“彰显”的核心和要义尤其引人关注。为此,我们特请云南省建设厅规划处韩先成处长做客本刊,就民族地区城镇建筑的特色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贵州清真寺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寺为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和文化中心。贵州穆斯林历来重视清真寺建设。贵州清真寺建筑继承了伊斯兰建筑艺术 ,学习和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融伊斯兰教特色、阿拉伯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于一体 ,具有独特风格和多样型制 ,许多建筑物有着重要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美基 《传承》2007,(8):117-119
广场艺术具有民俗性、岁时性和集群性等特征,民族民间艺术在广场艺术活动中具有亲合、传承、泄导、文化经济互动等功能。组织广场艺术活动,应发展特色文化,并实现继承和创新的辨证统一。广场艺术活动中运用好民族民间艺术,能更好地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樊凤龙 《前沿》2008,(10):79-81
我国民族声乐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内的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技术为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便利,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本身的应用特征,以及民族建筑数字化保护的传承保护而带来的仿真、鉴别等多重功能需求,决定了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信息采集和存储工作,而是多种工作的统筹协作。简单而言,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需要从信息要求、数字化功能、数字化标准、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来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艺术符号是不同艺术形式的浓缩和升华,除了本身所代表的表层含义和艺术欣赏价值外,艺术符号更多地表征了某个场景中民族、区域、种群等方面的思想意识文化。动漫创作是文化艺术糅合下的创意产品,艺术要素与动漫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创作效果密切相关,艺术符号外在上的美感与内在的深厚内涵支撑和建构着动漫作品的情节风格、动漫场景、角色塑造、作品沟通等多个方面。民族地区艺术形式多样,绚丽多彩的艺术种类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符号资源,是民族原创动漫前行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带有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因而风格形式多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世界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风格特点和情感表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剖析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9.
王伟 《青年论坛》2005,(1):90-91
高校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整理、传承、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高校文化系统中的校园文化,以其主题的鲜明性、形式的丰富性和参与的互动性,对优化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视觉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成为极为重要的知识场域,它对世界观图像、物质与非物质意义及权力等作了阐释和调节。民族艺术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是民族传统图像与现代性想象互动的视觉呈现。民族艺术的生产传播和展示,越来越脱离地域化和族群环境,且受到大众视觉接受和大众娱乐消费的深层次影响,其今天的生存发展形态与传统乡土民俗社会的生发产生了现代性冲突。民族艺术所建构的族群景观和图像于现实而言是一种视觉幻想,这无疑加重了族群成员思想情感、身份识别上的认同危机,因此,民族艺术的重构和发展将是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我们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优秀的传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基础。观照甘肃,虽然其在经济上还不能与内地和沿海地区相比,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应当在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屈云东  曾钊新 《求索》2008,(5):189-190
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对它的审美,应建立在传统的形式美法则之上,并结合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追求环境与人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和发展。所以本文试图从人的生存观、关感心理、适度原则、内在旋律性等四个方面探讨环境艺术的形式美感表现,以及这种表现是如何同人类审美的自我实现相融合的。  相似文献   

16.
郑丹丹 《前沿》2014,(17):234-236
唐代历史文化成就博大恢弘,是中国古代艺术从前期向后期转折的关键时期,具有集大成性、包容性、开创性以及辐射性等诸多特点。这一时期西域民族艺术与中原艺术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交融。于阗画派的代表人物尉迟乙僧的绘画风格同中原画风的完美融合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极为绚丽的组成部分 ,利用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来作为传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 ,将对中国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是一项有效的补救措施 ,也是当前摆在整个人类面前重大而又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歌舞艺术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文化消费、大众文化消费语境的影响下,民族歌舞艺术在其生存环境、表现形式和意义、功能方面发生着变化.民族歌舞通过广泛融入当下大众日常生活和狂欢式的娱乐实现新的传承和发展.许多地区的民族歌舞艺术迅速复苏发展,公共民族演艺产品大量涌现,同时,民族歌舞艺术还呈现出向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商业化舞台演艺产品发展的趋势,共同演绎了文化消费语境下民族歌舞艺术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基于反思思维方式的价值性认知和评价体系,其着眼点是现代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的"转移改造"效应及其建于其上的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理性对传统的自然主义的一种替代和覆盖。当前,生态文化是较为关键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两元对立统一的范畴,即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关系的优化,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当下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解困的需要,分析生态文化建设背后的哲学、伦理根源,从而确立科学、全面而深刻的治理发展视野和极富实操性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治国 《求索》2014,(9):85-89
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