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俊 《唯实》2001,38(8):20-26
本文旨在阐述杜娜叶夫斯卡娅<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一书和1953年关于黑格尔的"绝对"的通信之间的联系.作为哲学瞬间的两个组成部分,1953年通信是杜娜叶夫斯卡娅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石,而<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则是1953年通信的具体化和回归.正是这两者的完成,最终宣告了哲学瞬间的实现.本文追踪了杜娜叶夫斯卡娅理论中的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根源,并重点分析了1953年"绝对"观念的突破.至此,理论和实践不再分离,一条通向总体自由的道路由此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出了总题目,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着力解决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经济学诸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抓好中央决定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出有鲜明创新性和充分说服力的理论教材.目前的理论教育中存在着不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不结合工作实际特别是思想实际的倾向,需要在新的条件下重提"改造我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人怀疑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还有极少数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从<共产党宣言>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出发,如"经济生产基础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论"、"世界市场论"、"权力社会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旨在阐明<宣言>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邓小平理论对它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两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对我们党执政以来党内监督历史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内监督实践中的新发展.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在深入贯彻这两个"条例"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营造贯彻落实两个"条例"的良好氛围;强化监督,创新制度,确保贯彻执行两个"条例"取得明显成效;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切实维护好党的制度和纪律的严肃性,从而增强其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孙亮 《探索》2006,1(5):161-166
衣俊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一文,有三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实践哲学范式"及"意识哲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变是否具有可比性;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本真性"、马克思晚年及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意识哲学范式与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西马化"的问题;文化哲学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范式选择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黄洁 《探索》2001,(2):24-25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所体现的邓小平文艺思想,在文艺应当以"为人民"为出发点和归属、艺术自由与为人民服务、文艺必须以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为崇高使命等几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崭新内容的理论阐述,对中国当代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7.
坚持<马克思主义精髓"二分观">一文的观点,对乔文的商榷予以答辩,具体探讨了邓小平、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的涵义,指明乔文认为实事求是"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哲学"的看法,从邓小平、毛泽东那里找不到任何支持.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3,(7):21-22
中共中央印发的&lt;“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gt;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就从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精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和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李永刚 《实践》2004,(4):44
继&lt;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gt;一书出版后,我区知名学者刘文斌教授的新著&lt;文艺批评:实践与理论&gt;又与读者见面了.中宣部刘云山同志曾在&lt;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gt;一书中的“序言“中指出:“刘文斌同志不趋时,不媚俗,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情有独钟,潜心钻研,实属难能可贵.“新著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可贵精神及其对马列文论的知、信、行.……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出现使得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遭到挑战;理论创新不足导致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效果不佳;理论宣传不到位导致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下降。因此,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三不脱离"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理论队伍,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秦俊 《唯实》2001,(9):20-26
本文旨在阐述杜娜叶夫斯卡娅&lt;马克思主义与自由&gt;一书和1953年关于黑格尔的“绝对“的通信之间的联系.作为哲学瞬间的两个组成部分,1953年通信是杜娜叶夫斯卡娅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石,而&lt;马克思主义与自由&gt;则是1953年通信的具体化和回归.正是这两者的完成,最终宣告了哲学瞬间的实现.本文追踪了杜娜叶夫斯卡娅理论中的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根源,并重点分析了1953年“绝对“观念的突破.至此,理论和实践不再分离,一条通向总体自由的道路由此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有其显著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中国共产党具有理论创新的自觉;中国革命早期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抗日战争的紧迫形势下,我们党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  相似文献   

13.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中较难解读的文本,特别是由于他明确表示拒绝哲学中任何以基始第一性为指向的"主义"哲学,所以也很容易让人判定阿多诺会否定现实存在的客观性.本文经过认真的文本解析,指认<否定的辩证法>实际上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并以一种极曲折的形上之思重新肯定了作为理论讨论域基础的客体优先性.这是理解阿多诺哲学理路中的一个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14.
德里达之箴言的马克思主义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探索》2001,3(4):77-78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引起了中国理论界的热烈反响.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启示并不在于它的政治批判,而在于它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的继承."回到马克思"是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没有替代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03,(7):17-18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作出这一个历史性决策,就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中央印发的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lt;“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gt;,在第一部分中详尽地提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深入地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主要依据,深刻地阐述了它的理论贡献,科学地指明了它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lt;纲要&gt;这一重要辅助材料,有助于我们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贡献,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四中全会<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列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明确回答了有关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号召全党带领人民"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这是我们党执政理论认识的新高度.深入学习<决定>关于提高执政党文化建设能力的一系列新思想,深刻认识文化及其先进性是铸造文化新辉煌的价值基础,文化自觉是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是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精神旗帜等观念的深远意义,认真贯彻全会精神,是承担这项重大任务,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和武汉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于2010年4月24-25  相似文献   

18.
"总体性"是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他把总体性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决定性的区别,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把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意识看成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手段.认为总体在逻辑上先于事实,要从整体出发,根据总体性范畴来把握历史.卢卡奇高度评价并恢复了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中心位置,但卢卡奇的"总体性"却陷入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陈国新 《实践》2002,(10):10
&lt;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gt;(专题摘编)一书出版,使我们能够把“三个代表“和党的建设放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来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姜喜咏 《实事求是》2007,198(5):12-14
马克思主义必须经过"民族化"的中间环节才能够被"运用",这个"运用"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的中国化,避免了其"幽灵化"的命运,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生命形态,也使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实践获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