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怀飞 《中国律师》2023,(11):76-77
<正>2016年7月,我从厦门大学法学院毕业。转眼之间,我已经在厦门律师行业工作了七年。人们常用“七年之痒”来形容爱情或婚姻到了第七年可能会因平淡无聊而到达倦怠期,要经历一次危机考验。那么我的律师生涯是否也会迎来“七年之痒”呢?在过去的七年里,我经历了从实习律师到团队律师再到独立律师的成长历程。这段旅程不仅塑造了我的专业素养,也让我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青年律师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我知道这是老天在给我一个警示,同时也重新给了我一次机会。他在告诉我,不能再辜负父母;而我,则要和时间赛跑,争取尽快减刑回家孝敬老人。  相似文献   

3.
刘运峰 《政府法制》2009,(7X):50-50
<正>前段时间,我到德国首都柏林去旅游,在那里留学的表哥带我参观了柏林几个著名的景点。接近吃晚饭的时候,表哥故作神秘地对我说:"表弟,你也难得来柏林一趟,今天晚上我带你到柏林的‘黑店’用餐,怎么样?"听了表哥的话,我脑子有点转不过来。表哥见我一脸茫然,便笑呵呵地向我解释:"我说的黑店  相似文献   

4.
句句经典     
几米说: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了你.是你走得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错过了一切的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你也寂寞,世界上每个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5.
苏晨 《方圆》2023,(24):30-33
<正>采访之余,我也跟着检察官们在洛阳这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十三朝古都体验了一次“穿越之旅”,亲身感受了一次文物和文化遗产的魅力海兽腾跃嬉戏,鸟雀、蜂蝶飞舞穿行于葡萄藤蔓之间,银色的金属光泽从铜镜反射进我的眼眸。当我在河南省洛阳博物馆望向这面直径仅20厘米的唐代海兽葡萄镜时,我为它的精美、华丽所折服。那一瞬间,这面海兽葡萄镜仿佛向我诉说着它流传千年所经历的风霜雨露,我也透过它,看见了盛唐气象的繁荣万千。  相似文献   

6.
姜颖 《人民司法》2022,(9):30-32
<正>我是1994年7月进入法院工作的,如今,在审判一线已经度过了27年。这27年,既是我由一名青涩的法学毕业生成长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的奋斗时光,也是我见证和亲历北京法院一次次开创性改革的收获时光。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知识产权审判庭。很幸运,我在这个审判庭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加入到这个优秀的集体。记得那日,我坐在书记员位置上,在我旁边的法台上,审判长正宣读着判决书。那个法庭很小,布置也很简单,  相似文献   

7.
时间在匆匆中流去,很快,我从事检察工作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我第一次独立承办案件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在我11年的办案生涯里,犯罪嫌疑人认罪,各种证据也吻合的案子,我不敢轻易确信;犯罪嫌疑人否认,只有一对一证据的案子,我也不会轻易放弃.我坚持八个字的办案原则:追寻真相、谨慎怀疑.  相似文献   

8.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老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冷战,家里再也没有了那种欢乐融洽的气氛.一日三餐老妈照样给做,我呢,照样也吃,但都冷冷淡淡的,连话语都减少到了必说不可的几句,如吃饭吧,我走了.我呢,是心里有了阴影,总也亮堂不起来;老妈呢,她是真生气了呢,还是心里有鬼坦荡不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四十五年前,我师从已故著名比较法学家Rudolf Schlesinger教授,在康奈尔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学习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民事审判制度比较研究的兴趣。同时,我也非常感激已故Harry Henn教授,他不但是公司法的专家,还是Stevens院长的继承者(本文即是纪念Stevens教授研讨会的发言)。在康奈尔大学就读期间,我撰写了一篇有关股  相似文献   

10.
我为自己光荣地被当选人民陪审員而高兴过,但也为以后的沒事干而苦悶,在漫长的时間里只輪值陪审一次,回到家里就干等,我不找法庭,法庭也不找我。今年三月分这个現象改变了,在一次陪审結束后,法庭同志具体的向我布置了三个任务:一,向全体社員作一次汇报;二,大力开展法律宣傳;三,配合乡、社制訂三爱公約。并且交待了具体做法。明确自己的职責后,勁头  相似文献   

11.
夏艳 《人民司法》2023,(15):56-59
<正>庭审并非只有是非黑白,法官不单单是坐堂审案,失落、悔恨、眼泪时而在这里发生,拥抱、关爱、希望是我驻守的意义。少年审判,开启了我的司法之路,也是我坚守10年的初心。为关乎爱与未来的事业而奋斗,我愿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少年前行的路!  相似文献   

12.
气节随想     
于立志 《中国监察》2008,(12):60-60
气节,志气、节操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人的尊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气节。先哲认为人的气节比生命还重要。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相似文献   

13.
张扬 《政府法制》2007,(1):12-13
作为话题,“官本位”已是“老生常谈”,是那种所谓“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东西。不过,既然“不说白不说”,那就不妨再说说;虽然“说了也白说”,但据说聊天消遣也是有益于健康的。十多年前,我到一个县级市去。那里的市委是“县处级”,市委办公室是“正科级”;办公室主任相当于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相当于副科长。陪我吃饭那个官儿是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也就是副科长,但他送给我的名片上紧接在“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头衔之后的括号内却印着三个字——“副处级”。其实,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跟他打交道就因为他当着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与他是什么“级…  相似文献   

14.
一颗心为公,不怕群众不听;一碗水端平,不怕群众不服;一身力出尽,不怕事情不成。我叫蔡文龙,是陕西省武功县司法局长宁司法所所长。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我是一名光荣的司法所所长,我可以用自己  相似文献   

15.
<正>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作为新疆人,我感受到国家领导人一直牵挂新疆,情系各族人民,关注着新疆的稳定与发展。这使我非常骄傲,也牵起了我的乡情。我的家乡是坐落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被称为“云端之乡”的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6.
<正>1999年下半年,法学院决定由我接替罗玉中和李贵连先生主持《中外法学》的编辑工作。选中了我的原因一直不了解,大约跟我过去曾经在中国政法大学主持过《比较法研究》编辑工作的经历有关。我也没有假客气地推辞一番,因为自己的确对于编辑刊物很有兴趣,怕学院领导把假客气当作真拒绝,那就事与愿违了。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86,(4)
今年年初,上海严惩了三十名严重经济犯罪。列为梯首的投机倒把、诈骗犯吴胜明被处死刑。这个女骗子在看守所里有这样一段自白: “我看到社会上有些人包括有些干部对港商、侨眷刮目相看,我就冒充侨眷装阔老。这一招也真灵,不少人把我奉为上宾,对我不怀疑,不盘问,不调查,我就放手干了。其实,我的骗术并不高明。”吴胜明这里说的基本上是真话。她的骗术实在并不高明。行骗起家的道具是两张名片,上面印有香港××行董事、经理吴××  相似文献   

18.
刘聪  刘雁君 《检察风云》2013,(19):67-69
“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我仍会以年轻人般的热情专注于我的事业;虽然我已不再强健,但我仍会以旺盛的精力投入我的工作。不为别的,只因我选择了检察事业,为其奉献一生,我无怨无悔。”年近半百的张智毅,双鬓已开始斑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唯有他的眼神,依旧闪烁着炯炯有神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开卷有感     
编辑同志:又是一年岁末的时候了,作为老读者的我,也伴随着《江淮法治》走过了精彩的一年。回首这一年,《江淮法治》为我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在我闲暇的时光里,它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处处慰藉我的心灵。它沉默不语,却与我心意相通;它言简意赅,却字字珠玑;它关注法制,却通达社会。与它在一起的日子,我感到充实惬意,它为我打开一扇解读社会的窗,它为我扬起一面人生航程的帆。我真诚地感谢它给我带来的种种帮助,在这个温煦的岁尾,我献上我对《江淮法治》真挚的祝福。青黄  相似文献   

20.
正上学时,感觉度日是一种煎熬;年轻时,感觉时间可以肆意挥霍。但从警后,那些没心没肺、没时间概念的快乐生活终于消失殆尽,时间对我来说,居然成了一种奢侈品。别人下班,我在加班;别人周末,我在值班;同学聚会,我在办案……那么多的偶然中带着必然,我不禁也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派出所当民警的第一年,我便深切感受到了警察这种职业的特殊之处:时间不属于自己!不管是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不论你身在何处,忙于何事,只要所里一个电话,你就必须无条件赶去干活,好像你所有的时间都属于工作,其余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