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驴车售水     
“驴车转水自城南,买向街头价熟谙。还为持家参汲井,三分味苦七分甘。”(清·褚维垲诗,选自《北京风味杂咏》)  相似文献   

2.
就知名度而言,吴绛雪的《栀子同心图》远不及她的《咏四季诗》。这也许是因为后者轻灵别致、上口好记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3.
李秀生是位勤奋的作家,他能写诗,又能写小说,在两个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冬末的花朵》是李秀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书写人生感悟的诗集,自然也是诗人在现实中人生追求的体现。诗集名为“冬末的花朵”,“冬末”也是“早春”,实际上这也是早春的花朵,说明他的诗具有萌发力,也寓意着诗人情感的感染力和诗的张力。这部诗集里的诗在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4.
感谢失恋     
能感知痛苦的人生 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摘自诗集《唇边》 写这诗的女人失恋过。 不错,我有过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由于我和他的名气不小,便在不小的范围内很是哗然了一阵。怎么啦?究竟谁抛弃了谁?关切者不乏其人。 如果也像球赛似的有个“发球权”的话,可以说第一回是他,那“飘球”棒极玄极妙极了;而末一回轮到我,却将“球”掂了半天也没能发出去。咬  相似文献   

5.
《海内与海外》2008,(10):51-51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对园林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是历史上对北海园林有着重大贡献的人物之一,北海工程的许多设计都是出自高宗本人,他在《塔山四面记》中阐述了许多极有价值的造园理论。高宗弘历不仅大规模扩建北海,而且在各景点题写了众多匾联、碑碣、石刻,园林各景点几乎都有他的名联名句,其中咏西苑北海的诗文达七百余首。纵观乾隆皇帝咏西苑北海诗文,有的歌咏亭台楼阁风景名胜,有的描写冰嬉龙舟竞渡、冰床游幸的场面,  相似文献   

6.
正康熙九年进士、翰林侍讲孟亮揆谒于谦墓,曾作诗:"曾从青史吊孤忠,今见荒丘岳墓东。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有君已定还銮策,不杀难邀复辟功。意欲岂殊三字狱,英雄遗恨总相同。"是众多咏于谦诗中出类拔萃者。于谦在历史上是仅次于岳飞的民族英雄。上了年纪的老人小时候都读过他的少年之作《石灰吟》:"千捶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曾感动过很多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摘录同一个人的两首诗,若不说出作者的名字,即使打死你,你也不会猜出他是谁!我把这样的诗公布给你,你很可能会惊讶得目瞪口呆,并怀疑地说:“天!这样的诗会是他写的?怎么可能?”然而那样的诗,又恰恰是此人写的?他的诗不止这些,此处只抄录两首。  相似文献   

8.
古井异闻     
枘凿流传事不侔, 谁分泾渭定千秋? 移将苦水成甜水, 唤作苏州是蓟州。 《燕京杂咏》 查嗣瑮,是清康熙时的诗人,诗写的是北京苏州胡同一眼苦水井变成甜水井的故事。作者也认为不合常情,只好说是“枘凿流传”了。不过,井水从苦到甜,应该认为是可能的。北京城区地下水“成苦”,主要是污染造成的。一种是由城市杂土污腐物垃圾,年久堆积,成为地表覆盖层;  相似文献   

9.
秀生老弟与我相识有年。一日,他将其一部厚重的《一半的月光》诗稿交我先睹,希望我能谈谈读后感。这当然是对我的信任,可惜的是我不会写诗,更读不懂诗。我一直以为诗是一种神秘的文体,无天赋无灵感不能为之,而我正是这样一个“二无”之人。但是,在我将诗稿通读了一遍后,为秀生的勤奋努力而惊讶而赞叹,被他洋溢在诗中的澎湃激情所深深打动。我觉得,起码,他所抒发的情感,获得了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庐山飞瀑的壮丽画面。大家知道,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只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  相似文献   

11.
香港美术研究会永远会长年届82岁的赵世光,仍像一匹出枥老骥般,坚持为“艺术服务社会”而奋勇奔驰,他五十年如一日的出钱出力,公而忘私,为理想而奋斗。正如他在《八十寿前瞻书画展》中的抒怀诗所咏:“年少坎坷年老忙,八旬初度心犹雄,不求利禄去耕乐,为寄情怀笔墨浓,创作交流岁月逝,赈灾兴学统筹隆,克勤克俭永无愧,爱国爱乡始以终。”赵世光1916年出生广东澄海,少获全县首届小学毕业会考冠军。初中毕业后,不幸父丧及战乱,逃难坎坷十余载,曾投军抗战。1945年8月,日降即从赣徒步半月,抵穗返港。1946年起重新投人教育界,课…  相似文献   

12.
“我的诗将在绿草下成长 ,我也将成长。”这是何塞·马蒂生前对自己的预言。1 0 0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看到 ,何塞·马蒂的诗篇不仅已然生机勃勃地在他祖国的绿茵下成长 ,而且在整个西班牙美洲文坛辽阔的草原上生长和蔓延 ,成为拉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 ;而马蒂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思  相似文献   

13.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97年6月5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见到周恩来的那幅手迹石刻《大江歌罢掉头东》时,问讲解员小刘说:“你知道周总理是什么时候写作这首诗的吗?”“知道,是1919年。”小刘答得很干脆。“那他是什么时候书写的呢?”“我——不知道。”诚实的小刘脸红了。是的,周恩来的这首闻名于世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有什么来历呢?1917年6月,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时值日本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由日本政府代培中国留学生十五年…  相似文献   

14.
捍卫尊严     
小时候,极迷普希金的诗,但对于他的死,总是痛心疾首,不能理解。一个大诗人,不应该没有价值地去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应该与一个无聊的人决斗;他应该活下去、应该继续为他所赞美的世界写诗。我想,他一定还有许多没有写完的诗。长大了,读普希金多了,才明白了诗人: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需要保持尊严的人,他又是一个贵族,他需要高贵;生命固然重要,伟大的诗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但是,保持尊严是生命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生命也就不再是完整的生命了,那只称之为生存。为了保持住高贵的尊严,普希金明知必死而去死了,这本身就已经是最美的诗了。…  相似文献   

15.
正以前读宋诗,很偏爱杨万里(诚斋)老先生,认定他的诗现实性强,耐品味,而且有平民意识。这不光是我的看法,钱钟书在《谈艺录》里也称赞道:“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简直算得上高度评价了!近来无事翻闲书,从《宋稗类钞》上偶然读到两则杨万里的逸事,才知道他不但诗好,  相似文献   

16.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龚自珍现存全部诗作中,严格意义上的叙事诗绝少,几乎全部都是抒情言志之作。其中,有两部分重要作品值得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一类是直率的所谓“人间清议”之作,一类是抒发感慨怀抱的抒情诗。这两类诗共同体现出他的思想家兼诗人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周新力 院庭小雨润如酥,茵色遥看似若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巫山沧海梦中图。其二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若冰心在玉壶7.玉树临风堪仰止,春宵对句饮屠苏。其三 诗家欲咏景,深浅色满林。阁外荷包怡,新草露湿人。  相似文献   

18.
序今从旧稿中录出唐安南人宰相姜公辅兄弟与诗人廖有方之佚文,并附录《新唐书·姜公辅传》、唐代柳宗元文二篇,及1945年余所作旧序一篇,作为研究唐代安南文学史及中越关系史之参考。一九七一年,余游厦门、泉州,特由泉城出发,往南安九日山,专诚访姜秦祠与姜墓。祠堂作为生产队屋,两人塑像已化乌有;惟宋人苏才翁所书“姜相峰”三大字石刻,仍屹立山顶。宋泉郡守状元王十朋《咏姜相峰诗》云:“相国忠如宋广平,危言流落晋江城,天资自直无心卖,何事青山亦得名?”可谓地由人传。而姜墓未见。最后在东边山麓看到石翁  相似文献   

19.
每到转过年来,大地春回的季节,往往会想起王安石的这句诗。王安石死距今近千年,千年之后。还有人顺口念出来他的这首诗。这大概是真正不  相似文献   

20.
一、他是客家人民的骄子   黄遵宪的少年时代,正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列强瓜分欺凌使中国贫弱交加,无不在他幼小心灵中引起强烈的震憾。就在他 22岁那年,太平军首次攻下了嘉应州城,他就发出了感叹:“七万里戎来集此,五千年史未闻诸。”他正是在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里接受着封建礼教的启蒙。他天资聪颖,思想敏捷过人, 4岁即入塾受学, 10岁就能写出“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的诗句去答应老师所出的“一路春鸠啼落花”的诗题,充分显示了一个黄毛少年的横溢才华。他人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