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关系的不断变化,劳动争议纠纷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处理好劳动争议纠纷,不仅是平衡与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鉴于此,尽量适用调解化解劳动争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信息7则     
《人民调解》2023,(9):60-61
<正>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2023年7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出15项措施,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主解决争议,最大限度把争议预防在萌芽、化解在源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现状的描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立法可以在对劳动争议进行个别争议和集体争议区分的基础上,分别规定不同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对集体争议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制,对个别争议采取嘲解自愿,只审不裁”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并提出具体操作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全区调解工作“一盘棋”理念,通过着力织密调解组织网络,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做强多元化解工作格局,织密了调解工作“一张网”,构建起了“源头预防、非诉在前、多元化解、属地分流”的调解工作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调解,是我国传统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和为贵”式的调解深深渗透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心理中,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保障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就必须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是决定某一争议案件能否得到及时、公正、依法有效处理地关键。我国目前实行以一调、一裁、两审为核心内容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其设计初衷是以仲裁为中心、诉讼为辅助并将调解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辅助程序,将绝大多数劳动争议在调解和仲裁阶段予以解决。作为动态的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葛填田 《法制与社会》2013,(11):116-117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风险诱因多种多样,其中劳动争议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避免具体劳动争议发展为群体性事件或引发社会普遍的不满,多元化的解纷方式具有客观需求性。本文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角出发,具体阐述了劳动争议成为风险主要存在形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风险社会中风险解决的多样化需求相应地也决定了劳动争议化解方式的多元化需要。在劳动争议解决的现有方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的均衡、协调发展的观点,并具体阐述了相应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的客观需求,“对话式”纠纷化解机制应运而生.该机制在理念与体制上有创新,突出当事人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对接对话调解与诉讼效力,结合法律权威与市民社会.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司法权、行政权与基层民主自治权的关系,正确处理化解纠纷与保持社会平衡的关系,正确处理“对话式”纠纷化解机制与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处理好劳动争议纠纷,不仅是平衡与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那么,如何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烟台市莱山区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纠纷解决方式的视角考察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从纠纷解决方式的视角考察从立法上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以《劳动法》第10章的规定为核心,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有关部门的其它规定为补充的一套体系,其不足之处如下。(一)劳动争议解决的“三方机制”有名无实,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体现的是“三方机制”,共同解决劳动纠纷。所谓“三方机制”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代表和中立方代表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过程,共同协调劳动争议当事人利益的机制。劳动者的代表是工会,用人单位的代表是雇主协会,中立方代表通常由政…  相似文献   

12.
本刊 《人民调解》2020,(2):14-15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司法部相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深入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和实施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答:《意见》的出台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要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对新时代进一步开展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价格争议纠纷是较为常见的纠纷类型,其他矛盾纠纷也会通过价格争议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具有维护劳动关系稳定、迅速快捷高效地解决劳动争议以及终局解决劳动争议的功能,但我国现有的制度设计存在众多缺陷,导致功能缺失,应当从调解规则、调解组织机构、调解适用范围以及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保证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在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发生矛盾纠纷以后,纠纷当事人都愿意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平等协商、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然而,笔者从近几年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发现,由于文化程度、法律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局限,一些纠纷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环境调解、环境诉讼分别代表了“预防性、协调性、强制性”这三种环境纠纷化解机制,其中环境教育是环境纠纷化解的根本方法,环境调解是环境纠纷化解的重要方式,环境公益诉讼和综合审判制度是环境纠纷化解的必要手段。为此要建立“环境教育、环境调解和环境诉讼‘三位一体’之环境纠纷化解机制以应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6.
在对行政调解工作一般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合肥市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制度的原则、组织体系、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重要职能,切实将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争议和纠纷的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2023,(5):19-20
<正>近年来,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以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式流转、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走出了一条民和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重庆市开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化解医患纠纷新机制,形成了“司法牵头、中心调解、部门联动”的医患纠纷预防、调解和处置模式,取得了成效,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截至目前,开县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共受理医患纠纷91件,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调解是平息劳权纠纷、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契约法和社会法理论出发,对劳动争议调解的性质和范畴进行法理解析;结合新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比较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昕 《中国司法》2006,(4):65-69
调解是最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它指在中立第三方的调停下,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由于中国“和为贵”、“无讼”的传统法律文化,调解在中国的纠纷解决中自古以来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调解的优势显而易见,诸如,有利于和平、彻底、一次性地解决纠纷,降低纠纷解决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纠纷解决理念以及自愿性、自治性、群众性、民主性、简易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征,有助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特别是在公力救济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调解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