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江 《法制博览》2022,(2):54-56
深入研究"《民法典》时代"下,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能够为司法实践提供更多依据.基于此,本文从"《民法典》时代"环境侵权责任确立目的 展开论述,从概念角度、过程角度、具体条文角度、多元归责角度、侵权因果关系角度、生态环境修复角度这几个角度,研究了"《民法典》时代"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希望能够为"《民法典》时代"下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2.
王伟 《法制博览》2022,(13):43-45
2021年1月1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共7编84章1260条,每一条都与人民群众的民事权益息息相关,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修订、新增及废止的法律规定涉及范围广泛,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只有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些新修订的法律条文,才能确保《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精神为突破口,探讨《民法典》精神的内涵,《民法典》精神的核心在"民",《民法典》精神的本质在"法".《民法典》精神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做到"五个讲清".《民法典》与专业课程结合路径.  相似文献   

4.
黄楠 《法制博览》2022,(14):30-32
法治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手段.为提高法治水平,应当将法治思维贯穿在法律法规建设中.在编纂《民法典》时,就运用了法治思维,有助于完善国家法治治理体系,强化法治治理效果.本文研究了《民法典》中法治思维的具体运用,以期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5.
符俏瑜 《法制博览》2022,(6):103-10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多层次住房政策,我国施行的《民法典》增设"居住权"制度,为我国现实的养老和住房矛盾问题给予了制度支撑.本文将从"居住权"的定义和制度设立背景入手,阐明居住权的设立方式及需要关注的实务要点,并逐步深入剖析居住权制度在实务层面给社会及审判活动带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邢发齐  李静芹 《法制博览》2023,(23):160-162
《民法典》规定,丧偶儿媳、女婿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可以成为公婆、岳父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律对“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含义缺乏明确界定,一般理解局限于向被继承人提供了主要经济支持,但是“长期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也应当视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此外,不管是提供了主要经济支持,还是长期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当要求当事人为被继承人提供精神慰藉。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阐发,而且通过社会调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陈寅雪 《法制博览》2022,(12):90-92
我国《民法典》在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中首次确认了自甘冒险制度,该条规定将此规则限定于"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排除活动参加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形,并规定活动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文体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针对个案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一定风险"不可随意做扩张或限缩解释.其次...  相似文献   

8.
马雅晶 《法制博览》2022,(10):86-88
担保制度的独立成编,应成为我国《民法典》深度渗透现代生活和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要真正了解《民法典》分则中担保制度的核心作用及当代诉求,根据担保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能够更加理性和全面地分析《民法典》分则中担保制度独立成编的证成.  相似文献   

9.
陶小冬  郑健 《法制博览》2023,(30):148-150
2021年1月1日起,我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其对医务人员的说明义务作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本文从近期的一例热门事件中涉及的医务人员说明义务的争议出发,重点分析了《民法典》对医务人员说明对象的要求,以及说明方式中“具体说明”以及“明确同意”的要求,并结合该热门事件,提出了对特殊患者应按照最有利于其方式说明以及实施多方见证制度进行说明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民事权利是制定《民法典》的根本,民事法律的核心保护对象是民事权利.发展至今,《民法典》不仅要将民事权利作为保护对象,还要对《民法典》的保护对象进行扩展.当前我国《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逐渐突破局限,并逐渐扩展.本文主要以《民法典》为基础,对《民法典》立法价值、民事法律私权保护对象进行分析,并分别对《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向...  相似文献   

11.
汲广珍 《法制博览》2022,(12):69-71
我国按照计划在2021年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颁行任务,我国在编撰《民法典》的时候就明确规定了婚姻家庭相关法律法规属于《民法典》中独立的一编,但由于婚姻家庭编本身具有较强理论性特点,因此如何权衡其与《民法典》的关系,并通过《民法典》来不断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目前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曾敏 《法制博览》2013,(11):272
我国《保险法》明文规定了保险人应当履行说明义务,本文从说明义务的性质、履行范围及履行标准方面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保险法》中规定的说明义务实际上是我国法律为在保险合同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投保人提供的一种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3.
赵怀瑾 《法制博览》2022,(15):30-32
数据是流淌在数字经济躯体中的血液,个人数据是数据类型中最重要的一种,蕴含巨量的财产利益.发展《民法典》保障个人信息合理流通具有可行性,《民法典》保护路径强调民法的默示规则、格式条款和对条件的行为控制,以及建立强制许可制度促进个人数据流通.在实质性规则层面,应当完善许可使用制度,这是确定一方当事人能否实现个人信息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14.
张琳 《法制博览》2022,(2):57-59
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一直存在比较明显的争议,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当中并没有使用"个人信息权"的表述.依据《民法典》中的相关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可以明确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是作为民事权益的人格权益,其并不属于公法的权利.自然人个人的信息权益可以涵盖以及保护其所享有的人格利益以及经济利益,对于作...  相似文献   

15.
罗静 《法制博览》2022,(7):27-29
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调整婚姻家庭民事法律关系的是第五编.《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顺应婚姻家庭关系的现代发展变化,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担负着构建文明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的使命,其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权益的实现和贯彻...  相似文献   

16.
黄向 《法制博览》2023,(7):67-69
《民法典》第四百零四条的正常经营买受规则,系对原《物权法》的动产浮动抵押规则的扩大,其主要体现为适用范围的扩大,但是这种扩大导致其与其他相关规则的抵牾,对此有必要在法理上妥帖解释。正常经营买受规则和《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之间产生竞合,但是正常经营买受规则相比于《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而言为特殊规则,应当被优先适用。对于动产抵押权办理了登记的情况,《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的对抗第四百零四条的适用;而对于动产抵押权没有办理登记的情况,《民法典》第四百零四条将直接适用,并产生动产上抵押权归于消灭的对抗效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未成年人单位监护制度始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经《民法通则》等法律的完善,仍然未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其原因在于立法指导思想与实际的偏离,立法技术的落后致使立法目标无法实现以及成文法自身的滞后性。将未成年人单位监护问题置于民法典视域下,可以赋予其时代特征,利用民法典丰富内涵为制度创新打开新思路,以及利用成熟的立法技术实现立法的精细化。结合外国经验,单位监护立法应当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其功能重点应当是监护救济而非直接监护;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借鉴保险、信托等制度对单位监护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第六百一十九条新增了包装约定不明时的绿色包装义务,回应了民法绿色原则的要求,第六百一十九条及第八百二十七条将出卖人与托运人作为绿色包装义务主体,对生产、销售企业可能存在的“过度包装”行为进行规制。在《民法典》已对绿色包装提出原则性和兜底性条款基础上,为增强法条的适用性,有效规制绿色包装有关民事法律行为,应积极完善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明确法律责任,完善绿色包装义务履行保障机制,增强服务包装主体的绿色包装义务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绿色包装行为,助力绿色体系与绿色包装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以下简称《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二百五十条规定了第三人过错原因导致的动物致害责任,以侵权行为形态为标准可以归入第三人侵权行为,故其应当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相匹配.在该条规定中,可解读为导致该损害发生的危险源可全部归责于第三人过错行为.尽管在表面上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是直接责任人,但实...  相似文献   

20.
网络侵权通知规则由权利人通知规则、网络服务提供人转通知义务和网络用户反通知规则三部分构成。我国网络侵权通知规则立法,经历了从司法解释到《民法典》的轨迹。《民法典》网络侵权通知规则对权利人通知规则从合格通知的要件、转通知义务、必要措施考量因素、错误通知侵权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完善,并确立了网络用户反通知规则。网络侵权通知规则的性质为过错原则,可适用所有类型的网络侵权。对于网络服务提供人未尽到转通知义务不应一概认定构成侵权,需根据具体情节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