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策划导言35年前,在山高路远、贫穷落后的福建宁德,“四下基层”应运而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工作制度。35年间,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四下基层”的内涵不断深化、载体不断丰富、制度日益完善,已上升成为典型经验,从宁德走向全国——前不久,  相似文献   

2.
<正>“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总结概括并大力倡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2023年12月20日,落实“四下基层”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四下基层”是对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运用和创新发展,我们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切实把“四下基层”过程变成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詹志华 《理论导报》2023,(12):47-50
<正>“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经过35年的传承接力,“四下基层”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在八闽大地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四下基层”兴于福建,又反哺于福建,对于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是重要抓手。经部领导批准,近日,调研组赴福建宁德开展专题调研,在古田、周宁、寿宁、福安、霞浦、福鼎和蕉城7个县(市、区)实地走访,入乡村、到街道、进企业,重走总书记走过的路,  相似文献   

5.
“四下基层”是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倡导并推动的一项工作制度。经宁德历任领导班子25年来的坚持和秉承,新一届市委将“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进一步拓展延伸为“信访接待下基层,解矛盾促和谐;现场办公下基层,  相似文献   

6.
<正>6月13日,福建省宁德市,阳光若隐若现。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党刊全媒体深度融合、形成宣传合力,“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站在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门前,《摆脱贫困》的主题雕像显得格外厚重。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房山区坚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动员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让党的声音聚民意、群众工作惠民生、一线解题暖民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展开,各级党组织都参与进来,争相推出了各种下基层活动。但是,要真正在党员干部心中树立群众观点,不仅要“下基层”,更要“在基层”。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的提高,二要努力扭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三要实行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从党组织自身的能力提高和作风转变着手,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作为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党赢得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这是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江志才 《党建》2013,(6):40-40
时下,为了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不少地方都开展“下基层”活动。当然,真正的“下基层”,走到百姓中间,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群众是翘首欢迎的。可有的“下基层”却变成了“吓基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仲祖文 《党建》2012,(6):30-30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不能“只让基层抓基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下基层、抓基层、联系基层。  相似文献   

12.
正"四下基层"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1988年在福建任职时对改进干部作风提出的要求。"四下基层"是新时期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和运用,生动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在当前全国深入开展群众路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扎实开展。按照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要求,各地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经验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为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将“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本刊编辑部围绕这一话题集纳了多方观点,以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把握“四下基层”的践行路径,进而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把第二批主题教育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岱岳区认真贯彻中组部提出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要求,以联系基层为基本点、服务基层为出发点、基层满意为落脚点,着力推动组工干部下基层、转作风、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应该如何推进和实现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各地的机关党员干部都在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转变作风下基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然而,少数地方的干部群众却害怕上级干部下基层,因为这些干部“吓”基层:一是阵势吓人。这类干部下基层,前有警车开道,后有记者相随,左右有官员相伴,当地干部群众要到边界接送,路口实行交通管制,群众让路行“注目礼”。二是言语吓人。  相似文献   

17.
时下,常听有的基层同志抱怨:“上级干部下来的多,但有时帮不上忙反而添烦。”为什么下基层反而不受欢迎?这往往与部分干部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有关。  相似文献   

18.
《福建理论学习》2012,(11):44-47
基层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奠基石”,下基层,听民声,向来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全国一样,闽北一批又一批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解民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邢善萍 《党建》2022,(11):38-4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要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特别害怕上面的人下基层。什么原因呢?因为个别干部的“下基层”成了“吓基层”,基层的同志对此难以承受。一是阵势吓人。这类干部往往是有点级别的,但级别又不算太高,当官不大,派头不小。每每他们下基层,左右有基层干部相陪,前呼后拥,如众星捧月。二是言语吓人。这类干部往往是惟上、惟书、不惟实,下基层根本不是诚心诚意听民情、解民忧,而是按照上级的好恶或按照书本上的理论,在办公室里早已得出一个结论,形成了一个观点,来到基层找事例。所以他们最欢迎“报喜不报忧”,若是哪个基层的同志不知趣,把困难一一摆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