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以来,美日印等国家掀起新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出现,在浅层次上,即战术层面上,主要是为了满足美国等国家内部相关群体和部门的利益。在中层次上,即战略层面上,主要是为了打压、围堵中国,挽救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下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深层次上,即心理层面上,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担忧以及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信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余龙  田文杰 《前沿》2013,(16):22-24
《中国军力报告》的出台反映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军力发展的看法,对中美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批评性话语分析有效地揭示语篇、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分类、及物性、情态和转换四个方面的批评性分析,证实《报告》传递“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威胁是美国对中国由来已久的一种偏见意象,它的生成是知识、制度和利益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频频推出中国威胁论,目的在于抑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威望,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全面维护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丁刚 《时事报告》2006,(1):10-10
新闻事实:近来,“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沉渣泛起,美国政府不但极力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售,还极力阻挠以色列 和乌克兰等向中国出售武器。几起几伏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源自冷战结束后。大的背景是苏联威胁消失了,而中国逐步走向富强。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威胁论”泛滥于1992年~1993年间。  相似文献   

5.
《人大建设》2005,(12):25-27
本期介绍的《中国贫困原因探悉》是李昌平的新作。五年前,李昌平以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身份上书朱总理.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2002年.他的专著《我向总理说实话》在光明日报社出版.受到国内媒体广泛关注和推荐。他的这篇文章以《贫困源于不合理的体制因素》为题首发于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接着便被人民网等许多传媒转载.有人说这是他“又一篇敢向中央说实话的文章”.本刊摘转此文.仅在引起读者对此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06,(2):31-38
今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中国威胁论”几度起伏,其存在的背景是什么?美国为何如此关注中国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威胁论”该如何看待并沉着应对?认清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起我们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美关系因大事接连不断而被人们分为不同的时间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事件可能不断出现,旧的事件将逐渐被淡化。但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仍长期困扰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拂之不去。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一成立,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就不绝于耳。中国三代领导集体都对之进行了坚决还击,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三代领导集体应对“中国威胁论”的思想和实践,既有基本思路的继承,也有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大论坛》2007,(2):34-35
新农村建设一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这个新课题中,新的问题也随之而出。诸多问题,源于基层领导对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深刻认识。最近,《瞭望》杂志发文指出,新农村建设实践面临九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中央已部署将隆重热烈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相似文献   

11.
何标 《台声》2014,(1):41-41
在京台北学者陈君与访问大陆学者林君,常相切磋论道,一日,谈及“中国威胁论”,对话如下:奥巴马口吐真言 陈君:西方报刊上“中国威胁论”屡见不鲜。其实中国大陆一向韬光养晦,埋头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徐焰 《同舟共进》2012,(8):21-24
当今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瞩目,美国一面实施打压,一面竭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201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澳大利亚,签汀了美军在澳驻军的协定,同时准备以军事力量重返菲律宾,以加强亚太地区对华军事部署。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国内也滋长了某种偏激的民族情绪,认为应彻底改变邓小平时代确定的“韬光养晦”的方针而对美采取强硬对抗,并以为已有了相应实力。  相似文献   

13.
14.
15.
60年一甲子。对于以向世界说明中国为己任的《今日中国》杂志(原名《中国建设》),60年的风雨历程,从诞生到开花结果,不断羽翼丰满、走向成熟,60岁是焕发出第二个青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月9日《广西日报》刊登王涛的文章,过节也有学问,学问在一个“节”字。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时间是无形无迹的、是虚无缥缈的;她来无影,去无踪,所以无法抓住它。我则说,时间是有“形”的,也是有“迹”的,因而,时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时间也是抓得住的。  相似文献   

18.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著名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陈光炎最近撰文指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与贡献。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再到今天的“中国贡献论”,中国的定位一直就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勿庸置疑,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而且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国际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7月25日,北京大学33号宿舍楼,一名心理学系本科男生从5楼宿舍的阳台坠楼身亡。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北京大学发生的第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今年上半年。北京高校中已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去年北京自杀死亡的学生为19人。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的中国,"官二代"现象主要表现为公共领域的"子承父业"型、经济领域的"以权谋私"型、社会领域的"花花公子"型等三种类型。"官二代"现象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它在当下的中国之所以会演化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流动的空间受到挤压和官僚系统自我封闭性的趋势日益严重。要治理"官二代"现象,除了疏通社会流动的渠道,以有效的官员选拔制度来保障对平民精英的有效吸纳外,还要整顿吏治,防止公共权力的私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