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阐明档案文化是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档案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功能.提出,应重视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文化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历史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项基本方针。90年代我国进入文化建设的新时代,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造,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哲学思想。传统中医文化在海内外颇具影响。传统中医文化在文化统战中具有引导作用、凝聚作用、认同作用和联络作用。因此,应多形式多途径以中医文化为纽带,大力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安全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文化安全的视阈下重新省思民族传统文化,厘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民族精神和国家软实力的视角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以期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安全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我们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维度如何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文化统战是一个重要方面,发挥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而统战文化本身即源于统战工作的实践,体现着统一战线工作的精神和成果,并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的深入和完善。两者虽有区别又密不可分。如果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文化统战的内容根源于传统文化,而统战文化的形成亦是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历程。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文化统战与统战文化间的互动更加明显,彼此相互作用,推动着统一战线的不断巩固壮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从1840年起到现在一直在领悟和实践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个主题随着中国人文化批判的深化逐渐清晰起来,其实质就是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向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的转变,即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文化转型和现代文化建构虽然也遭遇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或者批判现代理性主义文化的观照和干扰,但是这一过程的主要障碍还是来自于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文化转型的动力来自于本民族文化中自为文化与自在文化的张力,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自身早熟所引发的血缘和家族本位的超稳定结构,恰好缺乏这种张力。因此中国现代文化建构必然需要以西方现代文化为参照,对传统农业社会进行深刻的重组,对个体进行全方位的现代启蒙,以形成自为文化和自在文化的张力,推进社会文化模式的演进。  相似文献   

8.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云南的传播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多形式、多渠道发挥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声称,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资本理性和科技理性已经走向末路;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前孔子”中去寻找出路。然而,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化民族主义要想达到民族文化自觉,必须在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文化民族主义自觉发展,避免保守、自由和激进,使其与民族文化自觉方向一致,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应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加强公民道德文化建设为目标,提高公民道德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使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以保证社会生活与现代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但网络毕竟是新生事物,网络文化在表层颠覆了传统文化,而在深层却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认为,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资本理性和科技理性已经走向末路。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出路。然而,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化民族主义要想达到民族文化自觉,必须在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文化民族主义自觉发展,避免保守、自由和激进,使其与民族文化自觉方向一致,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运用其思想观点和创新方法,结合本地实际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贵阳当前应大力弘扬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化阳明文化的当代研究,以"一圈一廊一文化区"为核心传播阳明文化,打造贵州贵阳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历了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战略变迁。文化强省建设必须确立起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不是仅仅依靠文化产业的市场操作来达到文化形式的某种壮大。文化自觉是一种理性自觉,通过反省传统达到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觉,通过认知现实在比较中实现对他者文化的自觉,并且注重日常文化与公共文化的融通以及文化批判与理论创新,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创造更加符合新时代下广东人民需求的世俗生活文化。  相似文献   

15.
刍议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道彩 《工会论坛》2004,10(4):49-49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道德、人际关系准则、社会责任感和革新进取精神 ,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因而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还是佛家文化,虽然其主张不尽相同,但对"孝"的理解和认同却是一致的。孝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对于加强个人修养,维系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是一种觉悟,是在对自身文化自知的基础上求得自明,进而转变为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创新。中国传统军事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自觉,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瑰宝。先进军事文化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是忠于使命、勇于献身的战斗文化,是广泛传播、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在建设先进军事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是现实中极具争议的问题。非西方文化在发展框架中两难处境的实质 ,在于文化观念上存在误区。文化观念学术史表明 ,当前把文化视为严密整合的系统 ,强调文化之间差异的文化观念 ,乃是 1 8世纪法国文化与德国文化的对抗在思想上留下的后遗症。这种固化文化只表现了文化的一个方面。文化的实践观包含了既有文化对发展的影响力 ,也包含了人创造文化的能动性 ,从而真正体现了文化的本质。以实践文化取代固化的文化 ,才能解决文化与发展之间的困境 ,而传统文化则是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是近百年来国人关注的焦点话题,各种观点至今未取得一致。欲使传统文化的深入下去,必须认真辨析传统、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几个相关概念,明确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在内涵上的区别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余年来,围绕传统文化发生了几次争论,但当今公众对传统文化仍有较高的认知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具有强烈的影响,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激励与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文化底蕴与古老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既有其自身的文化发展序列,又有着厚重的儒学文化底蕴。孝道、仁德、和谐等儒学文化的核心内涵,构成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基调与人文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