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笔记》一书己经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一个多月了。书名叫《和谐社会笔记》 ,有人问我读了哪些书 ?说实在的 ,精读加粗读 ,真不知读了多少百本书。记得单是一家出版社的书我就读了十好几本。可是 ,这笔记与其说是读出来的 ,不如说是跑出来的 ,哭出来的。为了认识社会 ,为了提高一点社会的和谐度 ,我到过很多地方调查 :到过十年不下滴雨的沙漠里调查牧民 ;在雨季 ,越激流 ,走“猴子路” ,过铁索桥 ,到蚂蝗上树的哀牢山调查山里人 ;在冬天 ,我脚踏滑雪队员的雪橇 ,手扶滑雪队员的双肩 ,在雪山上调查少数民族。实践是写作的源泉 ,调查是…  相似文献   

2.
【多读“无用之书”】李浴洋:陈老师,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高兴可以就“读书”这个话题和您做一次访谈。关于“读书”,您先后写过《书里书外》《书生意气》《漫卷诗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与《读书是件好玩的事》等。我注意到,从199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您都会应邀撰文或发表演说来谈“读书”。  相似文献   

3.
今天读书已蔚然成为一种风尚。大家不仅谈书论书,而且也都在做着相关的读书节目。我属于好读书的那种人,但却常常“不求甚解”。读书读到“甚解”,我以为那是学问家研究者的事,以读书自娱,我觉得还是“浅尝辄止”的好,消遣的目的才能达到。不过我还是爱看“读书节目”,爱浏览“读书指南”之类,它可以帮我在最短时间里了解书的市场和书界的行情。人的一生不可能读尽所有的书,也不可能全知道世上都出了些什么样的书,以有限的时间而读所要读的书,惟有通过“读书节目”和“读书指南”,才不失为想读书而又有好书读的终南捷径。一般来说,读书人被…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人不能尝百药而医一疾,但可读百书而求一解.除一疾必须对症下药,求一解必要博览群书.最近一本国内政治学界的前沿性专著正在走入我们的视野,它便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王惠岩先生的力著&;lt;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gt;.书中每章每节里对中外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阐述,都让人耳目一新;书中每一个专题都十分贴近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活.本书虽说是理论专著,但既没有经院哲学一类的陈词,又不乏“道不远人“的魅力.   ……  相似文献   

5.
1998年末 ,各大新闻媒体热炒一本名为《学习的革命》的书 ,号称此书是“每一个人迈向21世纪的护照” ,“读这本书 ,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一年多过去了 ,据说这本“护照”在中国卖了几百万册 ,但是 ,买者是否真的依靠它进入了21世纪 ,无从查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学习的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发生———否则 ,教育部就用不着在2000年的1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减轻学生负担。一本关于学习的书打动了千百万家长的心 ,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青少年的学习问题非同寻常。在很多家庭中 ,孩子的学习被当作头等大事 ,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良…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央部署,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将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三讲”首先是“讲学习”,这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和条件。学习有三条途径:一是向实践学;二是向社会学;三是向书本学。这里只就向书本学习谈一点粗浅的认识。读书好书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读书。宋人尤袤说过读书的妙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袤;孤寂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不仅如此,书是药,“善读可以治愚”;书是船,“带着我们从  相似文献   

7.
要开阔视野,启迪思想,增长知识,多读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鲁迅一生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很讲究读书的方法: 一曰多翻法:所谓“多翻”就是多读。鲁迅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读一遍前言,或者读上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读书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同时,还  相似文献   

8.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9.
<正>前段时间里读到一本有趣的书——《无聊的哲学》,作者是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这是我第一次读挪威哲学家的著作。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状  相似文献   

10.
古月 《研究与交流》2005,(6):24-24,28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写照。而当我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似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桃花源般一尘不染。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保安》2013,(11):3-3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能够启迪人的智慧,打开人的心扉,开阔人的视野。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淡话。”的确,一本好书带来的感悟,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麻油飘香     
我不是一个美食家,但我是一个喜欢美食的人。喜欢美食,书店里看到“食谱”一类的书,就不免拿起来翻翻,遇上文字、印刷、图片精美者,还要买它一本。看这种书,也是一种享受。有时来了兴致,还要照着食谱亲自下厨。鲍鱼龙虾做不了,普通的鸡鸭鱼虾还是可以的。在家族里,我的“干烤大虾”、“糖醋鱼块”、“蒜烧茼蒿”、“肉末鲜香菇”是出了名的,每逢过年过节或家族团聚,孩子们吵着闹着要吃我做的菜肴。  相似文献   

13.
第一本“双响炮”出书时,我26岁。现在这是第7本《双响炮》了,我步入40岁已经两年。 在我的漫画里,许多人最喜欢读《双响炮》,但从第六本《双响炮》到这一本再出书,中间隔了7年多。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世上有两种书我决不读,凑巧它们都叫做“谱”:乐谱和菜谱。据说只有指挥家式的音乐专家才会如痴如醉地读乐谱,甚至读交响乐总谱。至于食谱,除了饿鬼投胎的食中老饕会在茶余饭后借以大快朵颐,谁会捧一本《随园食单》借以消夜?北京方言有“摆谱”一说,不知和与“谱”...  相似文献   

15.
闲来翻字典比翻纸牌有意思。读一本书查某个字,辞书上会由此套出另一部书,甚至引出多部书来,真是“牵一葛而半山俱动”。比如查这个“养”字,在“养活”、“养生”之下就引出李贺和曹操的两句诗:“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而在“养气”、“养志”两词下边,又引出孟轲和清人魏  相似文献   

16.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13,(10):59-59
<正>"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这是李汉荣在他的《品茶》一文里由衷的赞叹。借来一用,是否可以说:书,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读书,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茶里有香味、甘味、涩味、苦味、意味,甚至禅味,书里不也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区别只在于,再好的茶也会越喝越淡.而好书,却可以越读越浓。沉沉的黑夜,一灯,一椅,一书,足矣。有一盏茶,便是奢侈,朴素而淡泊的奢侈。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护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读刘青松先生的《真话》(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引发了我对往事的一些联想。书里提到一件事,1983年6月1日,中央召开民主党派会议,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说出了“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两句话。散会后,前来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李尚志请示胡耀邦:“能不能把这个对联写进报道中?”“什么对联?”胡耀邦问。  相似文献   

19.
<正> 有些书,一抓在手上就觉得是一本好书,有意思的书,值得向朋友推荐的书。可惜,这样的书,并不太多,而且似乎越来越少了。但黄集伟的《请读我唇》倒象是这样的一本书。比我更早见到《请读我唇》的朋友对我说:此书很好。这样,《请读我唇》就落到我的掌心。读完后,我接  相似文献   

20.
編余絮語     
聋人嗜书者很多,寒窗苦读的趣闻轶事也不少,现发表四章,以飨读者。四章佳作,其趣各异。编余有感而发数语。聋人消息闭塞,较之盲人、肢残人相差甚远,唯有读书看报以补不足。刘家鸿同志的体会"读书能目明脑灵",确实如此。书读多了,懂事多了,脑瓜开窍,文化水平提高,可以读更深一层的书籍,如此良性循环,乃可成才,编者一些聋人朋友也是走这一条路过来的。愿更多的聋人朋友拿起书来,珍惜寸阴,多读书,读好书,坚持几年,必见成效。读书成癖,为此而节衣缩食者,恐怕大有人在。当前物价较贵,书价同样惊人。四五十元一套的书尚属"中档",对于收入有限的残疾职工已是一笔不小开支。如何做到既有书读又可"节支",就要动动脑筋想些办法,比如与聋友邻里互相借阅,有条件的地方可去图书馆、阅览室借书,遇到降价展销趁机选购……总之,要适当安排好生活,全面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