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加速进行,改造回迁所形成的安置社区在城市遍地开花,其不仅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性和转制的不完全性,安置社区仍保留农村社区的性质,致使城市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难以在此全面实现。因此,创新回迁安置社区管理模式,推动居民市民化和社区转型的平稳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针对安置社区农村向城市转换中的复杂形态,在社会管理上应充分体现城市社区成长渐进性与农村融入都市动态性的统一。管理体制既不能实行传统的乡村管理模式,也不能实行完全的城市管理模式,而必须结合安置社区的实际情况,实行有利于乡村向城市平稳过渡的动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徐旻 《人民公安》2014,(6):44-44
<正>社区工作不怕有问题,只怕找不到问题。聚新家园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经济开发区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面积8.18平方公里,人口1.3万余人,小区共有147幢房屋、5290户居民。单看数据,其日常防范管理的难度就可想而知!5年内,4个村委的村民陆续入住,有3600名多外来人员租住其中。小区人员构成复杂,这可给社区民警张云鹏出了难题。  相似文献   

3.
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天云 《思想战线》2003,29(4):85-88
社区文化不仅仅是社区建设的"环境"和"背景",更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社区文化的功能,重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才能有效地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警务——社区稳定的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警务战略是新时期警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改革和社区稳定的客观要求。社区警务机制的构建是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前提 ,而社区警务职能的展开是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社会以社区为载体,拥有悠久的社区自治传统,社区会议在实现社区自治,听取社区意见,化解社区矛盾方面发挥过重要功能。但是作为传统社会基层自治手段的社区会议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遇到了新的挑战,无法再适应新的基层社会治理需求。现代社区治理亟需我们在继承发扬我国传统社区自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社区自治与社区听证的法律制度,提高社区参与,实现社区自我管理,建设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6.
也论社区警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警务不等于警务社区。二者相互区别而又有密切联系 ,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当前我国开展的社区警务存在种种误区。主要是把社区警务当成警务社区 ,把全局性的工作当作局部事物。社区警务是指组成社区的组织和家庭在社区管理组织的组织下 ,履行自我防范和约束的义务 ,依托警察权力 ,共同开展社区治安和安全防范、管理 ,预防、发现、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 ,确保社区安宁 ,维护社区各组织和家庭合法权益的系统活动  相似文献   

7.
乔建 《公安教育》2006,(1):33-37
社区警务,又称社区导向警务,是指社区公众在社区民警的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措施方式,以社区问题为导向,以社区民众为导向,社区民警和社区成员共同充分研究和解决社区各种问题,大力开发运用社区资源,相继改造社区环境,强化社区自卫互助,结合社区需求,以预防犯罪、维护社区安宁为目的的警务工作模式,是全面系统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思想和活动方式的总和,是确立现代社区警务机制理念,构建现代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的前提条件。社区警务与传统型警务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社区警务具有新型的理念,社区警务作为一种警务哲学构成了社区…  相似文献   

8.
社区法制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法制建设中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提高居民法制观念 ,开展治安综合治理以维护社区安全稳定 ,开展社区法律服务为社区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社区性质与社区建设的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建设的取向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问题。由于没有把社区建设置于特殊的制度环境与社会转型的现实之中,人们往往就事论事谈社区建设,没有把社区建设与培育新的社会结构力量、构建现代性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致使缺乏对国家化与行政化的城市社区建设的反思。我国城市社区的既有性质就是国家性与行政性强,行政推动型的社区建设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强化了这一性质,从而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悖。本文据此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取向是居民和公民的自我组织和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10.
社区管理中的法律缺失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管理关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区管理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完善法律规则体系的保障。目前,我国社区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滞后于社区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不仅未能为社区管理的发展提供良性的法律指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碍了社区管理发展进步的脚步。应在明晰社区立法的原则、界定社区管理组织主体性质的基础之上,构建完善的社区管理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社区文化建设意义认识不足,社区文化在很长时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目前全国城市掀起一股社区建设高潮,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一部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提出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方面思考:首先,要切实地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其次,要明确以居民文化权利实现为宗旨和以落实社会公平正义为实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第三,要正确认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是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前,主要应防止在社区自治组织中复制党政不分的领导体制的倾向,全面认识和研究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和组织形式,同时,切实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作用,通过"议行分设"的管理体制实现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论社区研究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区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区研究尤其是社区理论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重新回顾了桑德斯在本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有关社区研究的三种模式,即社会体系的模式、社会冲突的模式、社会场域的模式,并对此作了比较分析,认为这三种研究社区的思路对于我们今天的社区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搞好沈阳市的社区工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全国一流社区是我市社区工作的目标。要明确加强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保证居民群众当家作主;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强化治安管理,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改善社区环境,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群众的美好家园;繁荣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建设全国一流社区,必须努力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一要咬定全国一流社区不动摇。二要兢兢业业做好社区工作。三要真正成为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5.
高青 《理论月刊》2007,(9):44-46
社区经营理念是从城市经营概念中发展而来的。它主要是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我发展机制,运作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社区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努力营造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环境,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社会后果之一是",社区"观念和"地理社区"成为基础性社会结构因素,国家与社区的关系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福利理论角度,运用文献回顾方法,首次系统划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区工作历史发展阶段,概括社区工作若干结构性特征,全面梳理城乡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主要政策法规,重点分析社区生活环境、社区问题、社区需要与国家-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状况;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区福利体系框架,界定社区福利体系框架的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简要总结中国社会国家-社区互动关系模式。在构建和谐社区环境下,笔者针对中国社区福利体系建设提出若干战略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经济催生了现实生活中以人为中心的泛社区化。由于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均有自己建设的侧重点,对于在社区与城市公共区域之间大量流动穿梭的人车、物来说,需要一种介于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基于物联网的管理方案,以提供艇位置信息的服务。为补充完善大型小区内部、社区周边与城市公共区域之间的管理连续性,提出了基于低功耗、低成本、小体积社区e卡的社区e网。实现物联网感知的社区e网,使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可以更好的协同工作,以提升一线民警的工作效率,更加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十余年全面铺开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中,面对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受制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及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需要,以及社区建设资源被非合理性占有和分配、社区建设阶段性规律等综合因素作用的影响,我国形成了独特的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此模式在实践中却消解了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目标的实现,导致社区治理困难,使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而失衡,引发了社区本质的流失。  相似文献   

19.
社区参与作为社会资本测量维度的理论依据,为研究社区参与和社区治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北京两个社区的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存在此高彼低的问题,在活动参与、社区组织参与及社区组织成员参与等社会性参与方面,两个社区的参与水平均较高,而在决策参与、表达意见建议等政治参与方面,两个社区的参与水平普遍较低。社区参与水平与社区治安之间显著相关:社区参与水平越高,社区治安状况越好;反之,社区参与水平越低,社区治安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在开发建设理念、社区管理体制、社区自治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四结合”的社区建设管理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实行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服务一条龙,建、管、育相结合,走社区建设市场化、公共管理企业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新路子,将“民营、民主、民享、民强”融为一体,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