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向东 《工会论坛》2005,11(4):74-74
实施以德治企,必须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相结合,重点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冬梅  白萍 《工会论坛》2010,16(2):66-67
加强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企是当前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企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内容、关系、方式上认真加以研究和分析,努力探索以德治企的有效途径。在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倡导以德冶企的思想,探索以德治企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工中出现了思想贫困、思想混乱等不良倾向。只有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为目标,以规范“官德”、榜样示范、推优激励为途径,以深入开展重点教育、群众性文体活动为手段,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法治"经济又是"德治"经济,企业在推进"德治"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方略为高校师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本文就“以德治师”是以德治校的首要任务:高校“以德治师”的基本方法;注重实践,在道德实践中强化“以德治师”的实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对"德治"进行了明确的表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德治思想的源头。孔子的"德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上。当前我们在依法治国基础上倡导以德治国必须对孔子的"德治"思想进行扬弃,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德治"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德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儒学传统中有丰富的"德治"思想.我们今天讲"以德治国"没有必要讳言儒家"德治"传统,而应从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得失的把握中,认清当今的"以德治国"与儒家"德治"的本质区别,充分认识我们今天提出"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正确性,以坚定地实行"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8.
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关键是抓好干部道德建设,这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结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遏止腐败的锐利武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建设现代化党政机关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村”是在村民自治基础上先由村民自发探索,后经政府主动介入整合的一种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制度创新。它以道德评议制度为核心,通过灵活多样的道德评价方式和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村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德治村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会忠 《工会论坛》2006,12(4):51-52
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在新形势下对企业员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企业员工必须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中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1.
法律需要道德支柱,缺少道德防线的法律将直接面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冲击,但道德更需要法治的强制力来保障,所以应坚持二者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是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客观要求。实施“以德治教”,要以德正本,以德立范,以德行政,实施“以德治教”,必须推进教育创新,必须把师德建设作为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从传统德治思想中对道德重要性的论述,传统"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实践的作用,"德治"传统中有关"德治"与"法治"、道德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这三方面论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德治国"仍需吸收传统德治思想中积极方面.  相似文献   

14.
狱政管理运用德治思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狱政管理中运用德治思想 ,既是监狱历史经验和工作实践的总结 ,也是监狱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狱政管理中运用德治思想 ,必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体系 ,把广大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点 ,还要处理好“依法治监”和“以德治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实施“以德治市” ,塑造民族精神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本文较深入地分析了“以德治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最基本最通用的治国方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本文从理论上考察二者的兼容,通过分析德治和法治各自的含义、优势及二者结合的必要性,提出法治与德治,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作为社会调控、国家治理的两种资源,法治强制人的外部行为,德治规范人的内心世界。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因而唯有法德兼治,方能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不是一般的道德建设,而是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提出的治国主张。从政治层面上说,“以德治国”就是要在加强执政党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从文化层面上说,“以德治国”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站在代表先进文化的高度,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从经济层面上说,“以德治国”就是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大力推进经济领域的思想道德建设,整治社会主义的市场运行环境,发展以“规则、规范和诚信”为核心的“德治经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德治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注重道德教化观点,以民为本思想,德主刑辅、德刑并用方法,为官立身惟正等传统对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深刻;总结历史上德治传统经验,我们今天坚持以德治国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提高党政干部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提出的治国理论,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化的产物。“德治”思想重视君主和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注重对人民的道德教化;主张以德选官、实施仁政。批判地继承传统“德治”思想,挖掘其现代伦理价值,对我们落实“十六大”报告精神,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治与道德或法律与伦理 ,都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元素 ,他们共同构成社会和国家生存与生长的规范基础和理想目标。作为社会政治治理的基本规范 ,法治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 ,具有作为社会国家治理方式的基础地位 ,而德治是政治的合道德性或伦理合理性 ,这是民主法制基础上的道德正当性诉求。德治与法治的内在价值关系应当是相互配应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资源互补关系。这种政治伦理理念应当成为现代民主社会条件下的以德治国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