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祥武 《行政与法》2007,1(2):41-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级公务员拥有对上级“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有说“不”的权利。该法条相对于该法草案中的“不得对抗”上级命令来说,其法治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如果从当命令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公务员究竟执行命令还是执行法律的具体案例出发来解读《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那么,该法条的实施便有其现实的困局。因此,需要分析造成我国公务员在命令与法律冲突时对上级命令说“不”难的原因,制定保障公务员说“不”的权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权责一致角度解读《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是我国首部公务员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包含了许多新的内容,尤其是《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其从崭新的角度规定和明确了公务员在认为上级决定或命令有误时的处理方法及其权利和责任。既赋予了公务员在执行上级决定或命令过程中享有的抗辩权和拒绝执行权,也明确了其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体现了权责一致的行政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抵抗权除了在我国的部门法律中有零散的规定外,在《公务员法》第54条中也有集中体。现该法条相对于该法草案中的"不得对抗"上级命令来说,其法治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如果当命令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公务员究竟执行命令还是执行法律从具体案例出发来解读《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那么,该法条的实施便有其现实的困局。因此,本文指出需要分析造成我国公务员在命令与法律冲突时对上级命令说"不"难的原因,从而制定保障公务员说"不"的权利的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4.
沈昕  胡子敬 《政府法制》2005,(15):22-23
历经四年起草、十三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草案)》,在2004年12月2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正式进入立法程序。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就《公务员法(草案)》向会议作的说明中指出,公务员“不得对抗上级决定和命令”,否则,将被视为违反纪律的行为受到行政处分。《公务员法(草案)》的这一规定,在第一次审议中就引  相似文献   

5.
论公务员的抵制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勇先 《行政与法》2005,(12):47-49
《公务员法》第54条规定公务员在执行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时,可以提出意见或者不服从,确立了公务员的抵制权,并从而建立了执行异议制度和不服从制度。这对于保护公务员合法权益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其规定的这两种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一月回望     
【要闻】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务员法明年1月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4 月2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这部法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凸显五大亮点: 公务员的范围更加明确公务员对上级的错误决定可以  相似文献   

7.
《公务员法》第54条规定了公务员的抵抗权,从而赋予了公务员不执行上级明显违法的决定和命令的权利。公务员抵抗权具有法理依据,公务员抵抗权与相对人对无效行政行为拒绝和抵制权的补充又具有独立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法》第54条为公务员服从上级明显违法的决定指明了方向,对公务员执行违法命令造成后果的承担进行了划分。虽然该项规定较为概括,可行性不行,但这项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规定对于纠正上级错误或者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公务员法》第54条进行了解读和思考,针对现行立法反映出的问题做出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法》对我国公务员范围的界定,是对以往干部人事制度的调整,有利于管理和保持各级干部的整体一致性。交流与回避制度的精细化、申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聘任制的确立以及下级对上级说"不"的制度安排都是一种进步。但充分考虑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现状和法治建设的要求,同一模式管理不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且有影响司法独立之嫌,这一切都可以归咎于公务员范围的拓展与泛化。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法》的一大创新点便是第54条规定了公务员对违法决定和命令的抵抗权。但是上级决定和命令的范围,“明显违法”的标准,以及如何使公务员更好的行使抵抗权仍是要继续讨论和完善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小红 《法学杂志》2006,27(4):101-103
我国《公务员法》第54条对公务员服从明显违法的上级决定或者命令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做了明确规定。本文对《公务员法》第54条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法》讨论稿将法官、检察官纳入“公务员”系列管理 ,这将导致《公务员法》与《法官法》、《检察官法》以及公务员考试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冲突 ,最终还将影响中国的法律职业化发展和司法改革目标的实现。法官、检察官的职业特性决定其有别于国家公务员 ,建立适应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要求、符合法律职业特征的法官、检察官特殊管理机制是国家法治化的必然要求。如果 2 1世纪制定的《公务员法》还不能建立在干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 ,还不能打破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人事行政机关的高度垄断权 ,那么 ,就意味着《公务员法》的制定条件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3.
胡健 《中国法律》2005,(3):38-39,104-106
历经四年起草、十三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草案)》,在2004年12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正式进入立法程序。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就公务员法草案向会议作的说明中指出,公务员“不得对抗上级决定和命令”,否则.将被视为违反纪律的行为受到行政处分。公务员法草案的这一规定,在第一次审议中就引发了常委们激烈的争论,并受到有关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短短四个月之后,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条规定被认为赋予了"下级公务员对上级说不"的权利。笔者认为该条规定的理论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是保证行政组织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公务员法》第54条的规定使公务员对上级说"不"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成为一种义务。本文以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为视角,对于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做了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6.
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附:“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为全面加强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17.
宋儒亮 《法律科学》2006,24(4):88-96
《公务员法》第54条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制度创新,它从一个角度明确了上下级之间的职权职责关系,既体现了机关首长负责制的原则,又为下级向上级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由于上级的决定或命令给工作造成损失提供了渠道。第54条是由主体两种法律权利和两种法律义务构成的体系,即抗辩权与抵抗权,服从义务与不服从义务。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法》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就公务员队伍的管理进行的立法,该法进行了许多里程碑式的创新。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务员范围的界定、公务员的考试和录用、公务员的考核、公务员的救济、公务员对上级违法决定或命令的抵抗权等。为此,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公务员范围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洪涛 《河北法学》2007,25(1):73-75
我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导向性.其中,交流与回避制度的精细化、申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聘任制的确立以及下级对上级说"不"的制度安排,都成为人们赞许和圈点的理由.不过,<公务员法>调整范围的拓展,即公务员的泛化与非专业化,却有违分类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也必将引发理论上的无谓纷争和现实中的执法混乱.因此,针对该问题展开比较法、行政法、宪法以及立法目的意义上的学术反思,不但有利于公务员制度自身的完善与良性发展,而且必将会对我国时下的宪政改革和法治建设提供智识支持.  相似文献   

20.
博弈、良心与保障——关于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勇 《行政与法》2006,(10):35-36
公共精神是决定公务员精神的重要因素。公务员公共与私人的二重角色导致“为公”与“自利”的博弈。良心是道德存在系统的内核,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道德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行政公共精神诉求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之下,争做公共精神的实践者与弘扬者是每一位公务员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