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叶及其他     
一叶 一片叶子何其渺小?然而,汉语的“一叶”,却幻化出许多的哲理和诗情。“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一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又一句。 “一叶障目”,是怎样的一片叶子?桑榆抑或杨柳,枫树的叶子还是榕树的叶子?不,都不是。绿色的叶子布满园林,金黄的落叶飘洒大地,从没一片会遮住你的眼睛的。 挡住视线的“一叶”,拂之不去,揭之不落的“一叶”,遮掩着,覆盖着,封闭着一些人的双目,隔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亲密联系的“一叶”,在当下,便是那金黄色灿然生辉的“贝”,的“币”,那枯燥无光、木然无情的一张张“沙沙”作响的“纸”了。其实“纸”也是一种象征,乃是“物化”了的一种“精神”。“一叶障目”,岂但泰山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了。无论理想、信念,无论爱情、友谊,统统看不见了。 人们,你可要警惕啊! 片瓦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深夜,著名的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教授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看见一个研究生仍勤奋地在实验台前工作。卢瑟福关心地问道:“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研究生答:“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做什么了?”“我也在工作。”  相似文献   

3.
假若花开是一种抒情,绿竹掩映丹崖红壤是一种意境,那么,再加以三两鸟啼陪伴独木飞舟,配上四五飞瀑叙说恐龙历史……这样的地方该到哪儿去找?我说,到赤水。赤水,因中国工农红军的“四渡”而闻名中外;赤水,又因是地球神秘的北纬28°线上唯一的“绿色飘带”而让科学家蜂拥而至。赤水有多美?我曾在一首诗中赞曰:“一竖耳便是一片蛙声/一抬脚便是一卷白云/一伸手便是一抱山水/一昂头便是一抹竹荫……”赤水之美,离不开竹。竹在赤水,可谓“有山皆有竹,无竹不成山”。史载,300年前,赤水便有种竹的历史了。如今,赤水究竟有多少竹山?仅楠竹面积就达43…  相似文献   

4.
自从出现农民讨薪难的问题以来,各地都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进行反思和讨论。弱势者之所以弱,皆因缺少钱又缺少权。钱谁都不愿给,但给权大家都很大方。于是不少部门都出台了些规定和文件,郑重地给弱势者“授权”:如“建筑单位不按月支付民工工资,民工有权停建”,“学校乱收费,学生家长有权拒缴”,“井下安全状况不好,矿工有权拒绝下井”,“公路上发生乱收费,司机有权拒缴”等等。大家都来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这很好,但给弱势群体的这些虚权有用吗?试想,建筑企业不按时支付工资,民工若停工,那工资更是上哪去讨?学校乱收费家长是敢怒不敢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猛,各个地区都在设法吸引资金,吸引资金成了地区经济发展快慢的重要问题之一。就近些年情况来看,吸引资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与外商做生意,那就是买卖、租赁、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件组装等;二是中外合资办企业、中外合作办企业,以及合作勘探开发资源、外商独资办企业等。 吸引投资,对于投资人来说,所关心的除了生意上的事以外,最关心的莫过于投资环境。投资环境一般也包括两种,一种是能够把投资引来的环境,一种是能够把投资稳住的环境。这两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幸福?一位作家曾说过: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生活中的幸福也许就是那么一个个短暂的瞬间。你与恋人会心一笑的那一瞬间,孩子听话乖巧的那一瞬间,你得到周围的人肯定的那一瞬间,无助时别人伸手的那一瞬间……事实上谁都有过这样的瞬间,因而谁都有过这样的幸福。幸福是很简单的。没钱的人会说有钱幸福,没爱情的人会说有爱幸福,久病的人说有了好身体就是幸福。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帖子,一个网名“叫一头幸福的猪”的人自称非常非常地幸福。有人问他幸福的缘由,他说,每天到吃饭的时候,我有饭可吃,到睡觉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漫画幽默     
一位县领导上任不久,突然决定微服私访,去了解一个乡的领导班子。他询问一个老农: “请问,你们乡长抓精神文明怎么样啊?” “那要看是白天还是晚上了。” “白天和晚上有什么区别吗?”  相似文献   

8.
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品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哀,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你一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那人山人海座无虛席的乡村球场。一场村子里的篮球比赛,能吸引多少观众?贵州台盘村给出的.答案是2万人。一个乡村足球赛一天能有多少人围观?贵州榕江县又给出了答案,5万人。大大小小的足球、篮球比赛,可以说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为什么贵州的“村BA”和“村超”能够冲出小山村,火到全国?  相似文献   

10.
恋爱是人生之花。你品尝过爱情的滋味吗? 爱,基础于纯洁的情。个性的接近,相互的了解,思想的融合,人生观的一致,共同的“学”和“业”,共同的“行”和“言”,铸成永久的心灵火花。恋爱是美丽的花,爱情是甜蜜的果。你想品尝个中滋味吗?请看周恩来与邓颖超当年的相爱,请看周恩来与邓颖超相随相伴的一生。让每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每对有情人都能做到:互爱、互敬、互勉、互让、互谅、互助、互学。红花绿叶,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样子     
最近网上有一个广告很吸引我.它讲的是一个成功的画商被“年轻时的自我”所困扰。他听到一个来自过去的破碎的声音.他遇到他当年追逐梦想时的身影.他所住的豪宅是他目前心灵的写照.冰冷、幽暗却闪亮.其中有一个房间是他从未进入的.那里面放着一个笔记本.  相似文献   

12.
在那浩瀚无垠的大洋深处,到底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那深不见尽头的海底,是怎样一片神奇的世界?尽管一个又一个充满诱惑的“?”,吸引着无数代人的眼球,但人们更多的是放飞想像的翅膀,远远地望洋兴叹。而今, 这一个个“?”将要被逐个拉直。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在“上天”、“入地”之后,又开始“下海”——深海探测,将打开那个神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由于父母离异,我班有17%以上的学生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他们失去母爱或父爱,在家庭中受到冷遇、歧视甚至虐待……以致心灵被扭曲,人格不健全,性格孤僻,行为不羁,学习特差。对待这些“特生”,我给予了“特爱”,施与了“特教”。具体表现为—— 知心 父母离异和家庭破裂,孩子生活在焦虑、恐惧、躁动之中,心理失去平衡。对这些缺少母爱或父爱的孩子,我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但,仅有“爱”是不够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怎样才能了解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什么样的教育才能  相似文献   

14.
张百发副市长因某楼房质量太差而发布“罪己诏”,自扣一个月工资,世人闻之拍手叫好。好在何处?窃以为其中之一便是其敢于自打板子。自打板于是领导干那在工作失职时的一种自责。谁娜知道,职、权、责是领导干邵实施行政摘导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有职扰要有权,有权就要负责.其中,责任同权力  相似文献   

15.
与下属及群众沟通思想,是领导工作的重要一环。难怪有人说:“现代管理就是意见沟通的世界。”实现思想沟通,主要是通过以心换心,用情感打动对方的心灵,唤起他们的积极性。那么,怎样进行沟通呢? 一、满腔热情,赤诚相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领导者首先要放下架子,动以真情。一般说来,下属与领导者之间在思想上总有一定距离,但同时双方又渴望被理解,相互得到关心和支  相似文献   

16.
“爱情之树常青,爱情之歌长存。”这古老格言的前半句是说:爱情能抵御住狂风暴雨的摧残,能经受住冰天雪地的考验,永远和青春、活力、生命冲动相连;后半句是说:“动之于中而形之于外”的心灵恋歌,因其情感的真挚、纯洁,体味的透彻、深沉,所以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使无数颗年青的心灵为之颤抖。多少人物多少世事,随着历史长河的漂泊而无影无踪,唯有那些心灵深处涌出的情歌,不仅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淹没,反而在历史长河中淘洗得闪闪发亮。可以说,爱情的吟唱,无论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必将伴随人类的历史步伐行进,一切外在的或人为的风景,都无法使爱情之树衰竭、使爱情之歌停息。 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爱情诗,大都属于那些长存不灭的情诗恋歌系列。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诗歌创作的进程中,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时事测试     
今年3月11日,美国空军试验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这种武器的首字母缩写为MOAB,这刚好可以拼出一个有意思的名字: “炸弹之母”。MOAB真的是为在那之后发生的伊拉克战争量身制作的吗?它到底如何使用?对付何种目标?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18.
刘瑛 《前线》1985,(12)
玫瑰,花中之娇子,不管是在动人的诗歌中,还是在抒情的散文里,玫瑰都常常被比作炽热纯真的爱情。那“迟开的玫瑰”,在这里,自然是指晚来的爱情。我们知道,交友、恋爱、结婚、组织家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谁不向往真诚的友谊,谁不追求甜蜜的爱情,谁不希塑有美满的婚姻,谁不想建立幸福的家庭?可是恋爱、结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有一个是否得法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感情的融洽,心灵的相通,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不然的话,我们费尽了心血,想绝了办法,到头来也只会赢得同学们慷慨的称誉:“假、大、空”。那么,当今的大学生与思想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距离在哪里?那就是教者所授,并非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怕”的内涵说行很清楚,告诫人们不仅要“畏天、畏地”,而且要“畏天命、畏大人”。怕人知,怕被抓住,怕报应,怕的东西越多就越平安;如果胆大妄为、无法无天,那结果便是耻辱和悔恨。优秀共产党员、原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生前有个“最害怕”,那就是害怕“完成一个工程,倒下一批干部”。正是这个“最怕”,使他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赵家富的“怕”启发我们,党员干部理应有所怕。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很重要的是从对党和人民的敬畏中来。权力从来就有两面性,它既能用来干好事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