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西北近海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强大的海啸。这次海啸是几十年来地球上所发生的最大一起自然灾害,使印度洋周边国家遭受巨大损失,人员伤亡达30多万,经济损失难以估量,而海啸带给人们的精神伤害更是很难在短期内痊愈。此次灾难再一次表明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性。但它也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各国必须走和谐发展之路。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事物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  相似文献   

2.
1998年的水灾既是天灾又是人祸酿成的。天灾难以完全避免,人祸却加深加重了天灾,而其要害是未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要减少灾害变害为利,就需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中的南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中的南北关系钱箭星南北关系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框架下,人与人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只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人与自然的冲突通过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表现...  相似文献   

4.
最近 ,一种急性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肆虐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和深深忧虑。非典型肺炎跨国界的蔓延 ,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频繁的时代 ,不可避免地给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带来难以忽视的影响。一、“非典”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非典型肺炎 ,学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 ,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简称“非典”。“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病 ,它的爆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 ,“非典”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 ,…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与合作共赢的外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规范,是以“平等、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为基础的. “平等、民主、自由”观念的普及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这并不是人类最高层次的价值观,也不是不可超越的价值观.中国古代的“仁、义、礼”近似于现代的“公平、正义和文明”,这三者分别是高于“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崛起大国,中国应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华,在国际社会倡导“公平、正义和文明”的价值观,并以此指导建设新型国际规范.  相似文献   

6.
海水流到哪里,华人就漂到哪里,几乎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华人的身影。而“唐人街”作为华人海外发展的起点,异地生活的最初依托,同时也作为华人寄托乡愁的理由,无疑在每一位海外华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如今,随着各国各地区交流的日益频繁,炎黄子孙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唐人街”这一地标性风景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于世界的许多地方,同时又因为彼此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形成了各地“唐人街”独特的风格。透过美、欧、亚、澳、非等洲诸多城市里各具特色的“唐人街”,透过那些熙来攘往的繁华街道,那些浓郁的东方特色,会领略到世界各地“唐人街”一脉相承的中华风情。  相似文献   

7.
一场“非典”风暴猝不及防地降临于世,而人们为了捍卫人类生命的尊严,与神秘的SARS病毒开始一场艰难的角斗。在此期间,解放军302医院医学专家、曾患鼻咽癌的74岁的教授姜素椿在参加救治北京第一例“非典”患者时,不幸染上“非典”,治疗中他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开始了一个大胆的试验:采集“非典”康复者的血清注入自己的体内……幸运的是,已准备为此死亡的他在这个赌命的试验中很快赌赢:X光下肺部的阴影渐渐缩小,并很快痊愈出院。这个悲壮的试验立即引起医学界关注,更振奋了各地患者战胜“非典”的信心。2003年4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  相似文献   

8.
联邦制是美国的基本国家制度,核心是联邦和州之间的平行关系,是在一个国家内部 法律上的相互基本独立,互不隶属,但联邦的法律高于州及地方法律,尽管联邦政府地位不高于州 和地方。两百多年来,这一基本国家制度没有改变,但联邦制度内联邦与地方的关系则随着国家经 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观念一直在调整和演变。联邦制度的核心是联邦与州的法律关系,同时 也包含组成联邦之间的州与州的关系,州与地方的关系,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美国联 邦制度的建立和维护基于美国宪法的规定,同时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 说,美国联邦制的建立和保持,既是宪法“写”出来的,也是最高法院“判”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王东 《亚非纵横》2003,(3):20-23
2003年新年伊始,当世界各国把注意力聚集在伊拉克危机以及伊拉克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同时,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非典型肺炎”正悄悄向人类侵袭而来。到4月伊拉克战争硝烟还未散尽,“非典”这一人类遇到的新的病魔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10.
印度外交调整与中印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以来,印度外交连连上演精彩戏目,其中最引人的除了印巴关系的戏剧性变化外,便当数中印关系的迅速升温。继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中国“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访华后,印总理瓦杰帕伊于6月下旬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与此同时,印与美、俄、日、欧及其它国家或组织的关系也不断演化。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印度外交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印度“大国战略”进程也开始步上新的阶段。然而,印外交的调整和变化在印国内也引起了激烈争论,特别是在发展对华关系上,印政府受到了不少攻击和压力。而在我国同样也有一些对发展对印外交的不同看法。因此,本期我们邀请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六位学者进行对谈,就印度外交的特点及走向、当前印度推进“大国战略”的现状及趋势,以及中印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或许一些看法还不成熟,但我们期望通过不同的交锋能引起您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动摇了在伊朗乡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伊朗的发展。伊朗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因白色革命的成功推进而发生了激烈变革。经济现代化的长足进步客观上要求政治领域进行相应变革。巴列维无视这些变化 ,继续强化君主专制 ,推行独裁统治 ,致使新兴的社会阶层无权分享政治权力 ,传统的社会力量被摧毁。巴列维国王的独裁统治引起伊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推翻巴列维王朝成为伊朗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战斗目标。因此 ,白色革命后伊朗经济现代化进步趋向与政治领域滞后状态之间的矛盾构成巴列维王朝覆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俄罗斯经济迅速反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 ,俄罗斯经济走势一改经济转轨以来连续下滑的颓势 ,出现触底反弹并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增长主要的仍是经济严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 ,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的存在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从俄罗斯转轨以来的经济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持续好转的原因及经济增长前景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9.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在跨境贸易结算等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充分发挥预期中的功能,这也引发了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模式的进一步讨论。原则上,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离岸市场有助于克服人民币自由流动受限这一障碍。历史经验也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离岸市场能够有效地推进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遵循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资本输出、跨国企业四者并举的"中国模式",其中未来的离岸市场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和配套准备才能真正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