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50多名党员,发展到有64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走过了80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写下了彪炳千秋的史册。同其他政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尽管成就巨大,威望崇高,但并没有僵化保守,而是始终充满活力,满怀信心地领导中国人民阔步迈向新世纪,笑迎时代新挑战,这在世界政党史上堪称一个奇迹。奥妙何在?经验是什么?江泽民同志曾精辟地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2.
将政党执政的政治行为与民主的价值取向相链接,是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思想升华。在时代深刻变动和国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以加强民主执政来应对执政风险的考验,是中国共产党理智的选择。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民主建设超越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一般要求,而上升为国家权力结构上执政党建设的特殊要求,与时俱进地将执政纳入民主的轨道,是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表率,要求党必须以发扬民主来保障执政实践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党以民主执政来体现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组织属性。民主执政对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成为执政党并长期执政?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关键在于以下几个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党今后长期执政的根本,必须很好地坚持和发挥。一、能始终坚持执政的根本宗旨和理念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首先必须正确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宗旨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从规律层面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历史经验,对于新世纪党长期有效执政,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回顾党执政的历史和实践,执政的主要历史经验可以概括为六点。一、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主导的意识形态,是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政党的旗帜和灵魂。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其价值取向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执政理念即执政党在执政活动及自身建设中予以贯彻执行的指导思想、价值判断和执政宗旨的总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具体可划分为:邓小平时期党的执政理念;江泽民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三个时期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分别解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合法性价值意义、目的性价值意义和时代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天面临的时代课题。在三大规律的研究中,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尚较薄弱,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对政党执政规律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因此,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政党执政规律作出的理论贡献,我们可以看到,明确执政为民是政党执政的首要目标,构建了指导政党执政的科学理论体系,开辟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始终强调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创造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执政经验无疑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各个方面的推进,党执政的领域还会更加广泛,任务也会更加艰巨,因此我们要及时并善于总结党执政的经验,为今后长期执政提供借鉴,也为世界政党执政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简称党依法执政)不仅是一个制度与法律的规定,更是一种道德自觉。党依法执政始终在中国现实的社会道德环境中得以实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持。探寻党依法执政的伦理属性、道德原则与执政者的道德规约,无疑是道德支持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话题。本文研究不在于以我们的道德理想取代依法执政,而在于党依法执政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5,(7):1-1
84年光辉历程,56载执政实践,贯穿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力民的本质,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我们党2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质,在于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走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广大人民的前列,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同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被提升到最高位置,并形成和谐社会理念,昭示着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三个代表” 保持党的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8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能够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上深刻地揭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作出决定。这对于全面加强新世纪党的建设,使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党更好地成为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领导人民在新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始终保持强盛不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党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八十年来,党不仅领导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辉煌伟大的成就,而…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根据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党所处的环境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重大变化,在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规律进行新探索的结晶,它把我们党对执政使命、执政宗旨、执政方式、执政资格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记者: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直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自新中国成立,我们党转变为一个在全国范围执政的政党以来,“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成为一个重大现实课题。那么,我们党在这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有效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我们党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的理论自觉。10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在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格局中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以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以大国担当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自我革命锻造引领时代的伟大政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维度。领导改革开放的党自身也是改革开放的,表现在不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提升政党的合法性、拓展政党的包容性、保持政党的稳定性、强化政党治理的规范性、推动政党治理的互动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在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政党文明发展,促进了执政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建设良好的执政环境是政党建设的一个长期课题。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全党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实践中,始终关注党的执政命运和执政前途,高度重视党的执政环境建设,就优化党的执政环境作了大量深刻论述,形成了系统而又完整的优化执政环境思想。  相似文献   

17.
要点快递     
《先锋队》2002,(7)
曾庆红谈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组部部长曾庆红最近指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重要指示,首先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一个在12亿多人口大国执政的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否则,党就会失去先进性,失去领导和执政的资格。另一方面,我们党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执政环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党史文苑》2005,(9):47-49
建设良好的执政环境是政党建设的一个长期课题.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全党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实践中,始终关注党的执政命运和执政前途,高度重视党的执政环境建设,就优化党的执政环境作了大量深刻论述,形成了系统而又完整的优化执政环境思想.  相似文献   

19.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党的自身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理论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既在国内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还有着世界意义。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中国也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从而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建设现代化政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党的自我革命为引领是实现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与现实意义,二者在共同的时代境况面前形成理论和政治上的价值联结。自我革命引领政党现代化建设应该以党的思想理论、执政方式和结构功能的现代化为目标,在实践中以人民中心、法制建设、组织依托、党性引领为主线,不断完善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政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