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代风采》2011,(2):26-27
从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徘徊,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原本应该是农民工的时代——谁也不能忽视这个群体。但是,作为强大群体的一员,农民工却总是被社会边缘化,打入"弱势"。  相似文献   

2.
刘义明 《工友》2008,(7):39-39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农民工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现行城乡二元体制决定的,农民工权益受侵害也与此有密切关系。要切实保护好农民工权益,必须不断改革体  相似文献   

3.
《时代风采》2011,(3):26-27
从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徘徊,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原本应该是农民工的时代——谁也不能忽视这个群体。但是,作为强大群体的一员,农民工却总是被社会边缘化,打入“弱势”。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据农业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例如:在深圳市,700万人口中就有500万人是农民工,他们对于产业构成以制造业为主的深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相反,农民工在求职、福利、劳动保护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却受到极不平等的待遇,常常被另类处置。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境地十分尴尬。因此,尽快提高农民工的地位,落实农民工的“市民待遇”,保障农民工合法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5.
方贺 《工友》2012,(3):5-5
有句话,近年来听得耳朵都快磨出趼子了。这句话就是:善待农民工。可是,农民工得到善待了吗?来看看农民工是如何被"善待"的吧。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30年,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从冲破城乡阻隔进城务工到追求个人发展;从进城务工遭受就业歧视到强烈要求同工同酬;从"仅仅在经济上被接纳"到"在政治上受到尊重";而且,农民工权利意识的代际差异十分明显.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演进,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挑战,需要劳动关系三方和全社会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胡睐 《工友》2007,(8):68-68
经用人单位推荐,评审会认真评审,老牛被评为H市"最识相农民工"。日前,市报记者对老牛进行了专访。记者:你获悉自己被评为"最识相农民工"时,有什么感想?  相似文献   

8.
大视野     
《时代风采》2012,(7):10-11
农民工讨薪,跪拜范公让谁蒙羞?近日,一些农民工代表为讨回在洛阳市洛宁县打工的工钱,特意到洛阳市伊川县范仲淹墓前跪拜,祈求范公显灵,帮他们要回血汗钱。(6月14日《中国网》)点评:为讨薪,有农民工跳楼;为讨薪,有农民工明码标价卖器官;为讨薪,有农民工祭拜供奉河神。据说这些到范  相似文献   

9.
《农村青年》2006,(3):50-51
2005年对众多打工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颇多的一年。全国开展大规模“清欠”工作,许多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防止企业拖欠工资的办法,使得老板恶意欠薪的难度加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有了更多保障;蔓延全国的“民工荒”宣告廉价劳动力取之不竭的时代已经结束,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身价”提升了,在选择职业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事情比以前好找了;全社会对于农民工的巨大贡献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农民工的歧视少了,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措施多了。农民进城务工的三个基本要求:找到事,挣到钱,不受气。在这三方面,2005年都有了很大改观。在新的一年,农民工当然希望在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好势头能够继续下去,同时,在农民工最终完成城市化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有新的要求提出来。这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农民工要能在城市稳得住,不是临时性的打短工,而是相对稳定地在一个岗位上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10.
肖金成 《工友》2014,(3):10-1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农民脱离农业,离开农村,进入工厂,来到城市,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时至今日,虽然在统计数据上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城市常住人口,但身份问题没有解决,家属没有进城,未能享受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目前,中国农民工已进入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转换的后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父兄最大的不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石首市大垸镇工会联合会在全省率先组建村级联合工会和农民工维权服务站,并在21个大、中城市分别建立工会小组、设立农民工维权服务分站,建立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较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建在村一级,维权维到打工地”上的做法,被石首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大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来凤县百福司镇邮政分局营业大厅里,来自四川省邛崃县的农民工王家平拿着刚领到的被拖欠了几月的工资连数了3遍,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有工会、劳保部门帮我们维权,我们农民工再也不怕领不到工资了啊。”当日共有41名四川籍农民工领到了被拖欠的工资。今年1月,四川邛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中国的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在整个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时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保,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种选择。但当前不少农民工在这两张“社保网”面前,却总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迁,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就业群体已逐渐登上就业舞台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接受过一定的职业素质教育,他们较之于老一辈农民工有更加现代的观念和人生定位,对于自身就业和未就业预期有更多的权衡和判断。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探讨如何深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质教育以促进这一群体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6,(8):24-25
中国长航青山船厂是湖北省出口船舶制造的重点企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造船业的逐步东移,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由两年前的3亿元,迅速增加到近20亿元。在船厂生产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那就是人数几乎是本厂职工一倍的农民工。可以说,没有农民工的辛勤工作,就不可能有青山船厂今天的发展。那么,青山船厂到底是怎样关心那些来自外乡的农民工的呢?让我们走进青山船厂。政治上一样平等据厂人力资源处的负责人介绍,厂里的农民工有两种,一种是以工程队的形式与厂里签的合同,称之为协力工,目前约有4200人;另一种是厂里自己招聘…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居民长期隔阂的背景下,由于制度设置和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转化具有不彻底性.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应高度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为农民工转变为工人阶级和城市居民开通道路,最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理州总工会积极为农民工搭好“两个平台”、构筑“三个机制”、抓实“四个一样”,把“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工作落到实处的经验。1.搭建“两个平台”,为农民工做好服务。一是营造关心农民工工作生活平台。各级工会组织深入企业吸纳农民工入会,努力做到政治上相信依靠、工作上一视同仁、生活上热情关心、活动上丰富多彩。二是提供农民工施展聪明才智平台。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文体活动来增强农民工的志气、朝气和士气,使农民工的靓丽风采得到充分展示。2.构筑“三个机制”,为农民工做好维权。一是建立源头参与机制;二是建立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三是健全困难农民工帮扶救助机制。3.抓实“四个一样”,为农民工做好帮扶。一是政治上一样平等;二是在权利上一样维护;三是生活上一样关心;四是技能上一样帮带。大理州总工会把关爱农民工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尽力为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有效地保护、调动和发挥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促进大理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金城 《中国工运》2006,(11):39-40
近年来,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无法忽视的重要生力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问题日益深化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已经摆上了重要日程。一、充分认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中国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农民工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大军,对我国工业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培训复杂而艰巨,是农民工向市民转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培训的质量不仅关涉农民工个体的生存命运和生活状态,同时对国家和谐稳定大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全中国的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在整个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时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保,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种选择。但当前不少农民工在这两张"社保网"面前,却总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