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吉 《瞭望》1986,(33)
管理信息化 维纳在其名著《控制论》中指出:“信息量的概念非常自然地从属于统计力学的一个古典概念——熵。”熵原是表达物质系统热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物理量,现在已推广到一切系统的运动过程了。熵是系统的无序状态的度量,即系统的不确定性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恰恰相反,它是一个系统的有序化转变的标志,是系统组织性的度量。所以,信息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是负熵。维纳写道:“正如一个系统中的信息量是它的组织化程度的度量,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这一个正好是那一个  相似文献   

2.
刘吉 《瞭望》1986,(31)
信息化经济是大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当然,信息自古就客观存在着,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是自古有之,当两个原始人进行物物交换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传递着经济信息。但是,人类真正认识信息的本质和意义,还是很晚的事。据《新辞源》考证,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就曾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空长路倚楼台”的诗句。它恐伯是“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但是这里的信息不过是音信和消息的缩写而已,并不是现代信息概念。 信息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个体信息阶段。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感受着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控制论     
经济控制论是把控制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过程中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活动中寻求自动调节、协调和最优控制的途径,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控制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系统理论和国民经济控制论。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原材料、资金、能源等物质要素,也包括智力、文件等信息要素。这两个方面的要素在经济活动中互相影响和作用,构成了经济系统理论研究的内容,即一方面要研究经济系统本身的结构、功能等,另一方面要对不同经济系统的功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国民经济控制理论主要有两个部  相似文献   

4.
经济管理二重性是经济管理原理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复阐述了这一理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时指出:“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性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8—369页)。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职能时说:“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  相似文献   

5.
经济信息化     
董书慧 《求知》2000,(11):42-43
1.什么是经济信息化?经济信息化,主要是指信息正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要素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中,信息业正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经济的信息化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模式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现代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投入,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对有效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和科学化的管理等集约性因素的密集程度及其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它对整个“九五”计划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来自权威部门的预测信息表明,1996年中国国民经济宏观环境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经济的总体趋势将继续在平稳发展中略见活跃,如果不出现大的失误,实现国民经济的“软着陆”可望基本取得成功。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座谈会的信息说,1996年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含义主要是:继续把抑制通  相似文献   

7.
经济管理的组织主要包括: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三个方面。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1、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各种模式的评价。所谓经济管理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制度来管理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它是国家在组织领导国民经济中确定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上级与下级之间权限、职责范围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跨越国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一个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际社会一股强劲的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作为世界性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外化于物质技术的层面,在主权国家仍然构成国际社会最基本行为主体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必然会投射到文化、价值和伦理等层面,外化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战略意图。因此,经济全球化并不止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的历史过程”,它的背后永远蕴含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动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  相似文献   

9.
索非亚专电 自1987年元旦起,保加利亚的经济组织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实行自治。这是保加利亚现阶段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我们在新年前夕访问了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社会管理研究所所长奥·帕诺夫,请他谈谈保加利亚现阶段改革的情况。他的研究所被认为是保加利亚经济改革智囊团之一。 帕诺夫介绍说,建立“自治经济组织”是1985年2月保共中央全会决议决定的,它是拥有经济、生产经营和法律独立性的社会主义组织。保共中央总书记托·日夫科夫称它为“经济活动的发动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有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发展阶段,或曰三次浪潮。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时代的相继更替和变革,这种划分,有许多可取之处,尤其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如果以这种划分,代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社会形态的相继更替和变革,则是理论上一大失误。它忽视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时代与社会形态交织发展的复杂特点,混淆了经济时代的更替与社会形态变革之间的不同标志。  相似文献   

11.
信息、能源、材料,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为什么说“信息”特别是与经济有关的信息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为“经济信息”是无形的财富,它面广、量大、资源丰厚,但人们对之却很容易视而不见。它隐藏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之中;善用之,则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甚至使企业起死回生,使一国经济起飞,不善用之,以至弃之,则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不知根由。日本是个资源穷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对经济信息需求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日本官方和民间企业不惜巨资建立现代化灵敏的经济信息系统。日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柯享在谈到文化的定义时曾指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之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之因素。”纵观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就会感到经济的发展是和人类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文化,尤其是作为文化基本核心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都深深作用于经济活动。本文旨在考察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思想文化因素,通过反思,认识当前经济变革中传统文化方面的阻力。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它的积极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也由于它的消极因素的限制,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特别是近代社会)发展异常缓慢。  相似文献   

13.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人们一切自觉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现代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信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行政管理,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它实际上就是通过接收、加工、存储和传递各方面的信息,以计划、任务、指标、命令等形式传递给决策执行者,用以推动执行者进行行动,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过程。从广义上讲,整个行政管理活动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行政组织和政府官员之间  相似文献   

14.
所谓经济管理效果的评价,就是对经济管理的直接和最终的成果进行考察、比较和分析。它贯穿于经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螺旋形上升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总结经济管理的经验教训,探索更合理的管理活动途径,保证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目标健康地发展。一、经济管理效果评价的依据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管理所取得的成果会有多种表现形式。从直接方面来说,有经济管理体制的改善,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人才的开发,各种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等等;从最终结果来说,是经济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5.
何伟 《理论视野》2000,(5):49-52
一、非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对非公有经济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提高。从过去“有益的补充”到党的十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基本制度”,它所扮演的角色和起的作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讲,“补充”是“在主要事物之外追加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走势如何?是持续 衰退,缓慢复苏,还是加速 反弹,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02年全球经济能否“马到成功”尚难定论,但美国经济年初开局顺利,已经给全球传递出“马年吉祥”的信息。在美国经济复苏在即的鼓舞下,世界经济已基本摆脱“9·11”恐怖袭击造成的恐慌心理,乌云正在散去,复苏步伐有望加快,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渐渐宽松。  相似文献   

17.
一、重管理的“主动轮”观念营理与技术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轮子”。这是因为现代经济是一个社会化的大系统,它的运行,受着多种复杂因素与条件的制约。管理就是对经济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组合与协调。阿波罗登月计划总负责人韦伯博士曾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  相似文献   

18.
关于“虚拟经济”的问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淮 《理论视野》2000,(4):49-51
●什么是虚拟“经济”? 简单说,虚拟经济就是资本与实物经济相脱离、以价值形态独立运动的经济。首先,虚拟经济是和资本运动相联系的经济。用于获取收益的那部分财富是资本。资本的本性是要获取价值增殖。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才能获取价值增殖。虚拟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资本是其运动的主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这一要求,其中贯穿着大量的区域经济管理活动。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特别是把握区域经济管理的特征、战略选择以及它同国民经济管理的关系,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干部培训教育正规化讨论中,人们很少涉及正规化教育的职能结构及其内容与作用,有关经济职能的认识与实践,还没有完全达到科学的程度.正规化教育的两个基本职能.在干部教育正规化职能总体中,有两个基本职能:一是政治职能,一是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的功能作用,在于强化党性原则观念,它是属于指向性、定位性职能.所谓指向,是指政治方向;所谓定位,是指立场、观点和世界观的问题.经济职能的功能作用,在于增强现代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方法和能力.它是属于运行性和控制性职能,即指导、推动和控制经济运动与发展方向.两种职能密切联系、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