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49年至1956年,是我国历史的伟大转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可是,有的同志却认为,在中国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消灭资本主义的步子迈得太早了,应当让它再发展一个时期。有的同志甚至主张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十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去补补发展资本主义这一课。除去少数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以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认识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甚了解或不曾认真思考过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看来对近百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给予回顾并加以分析,也许会有助于解决这个认识问题。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衰败的历史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从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建立,揭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序幕,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经历了整整八十年的历史。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全球化的经济表现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超出了国家范围。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世界性的扩张过程中会带来殖民制度,并且随之而来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残酷的商业战争并以血腥的暴力为基础。同时,随着货币和商品流通而形成的世界货币执行支付和购买手段,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相联系的是信用制度、金融制度、保护关税制度等。马克思认定全球化这一不可抗拒的历史行程将有利于人类的最终解放。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 ,军阀连年混战 ,民不聊生 ,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根本得不到落实。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后 ,国外工业品更是疯狂地在中国市场倾销 ,农村经济日益破产 ,民族工商业难以为继。1935年4月 ,蒋介石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欲通过政府倡导 ,民间实行的方式来挽救濒临破产的国民经济 ,这一运动马上成为知识界关注的热点 ,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工业化战略问题的争论———重农与重工的争论。就工业化思想本身的发展逻辑而言 ,当工业化的方向在“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争论中逐渐明确 ,中国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雷新荣 《桂海论丛》2005,(Z1):43-44
19世纪上半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的高速发展使资本家感到了市场的压力.为了积累巨额资本,开辟新的商品市场,掠夺劳动力和廉价的原料,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就成了他们的掠取对象之一.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就是这种全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入侵的开始.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被瓦解,我国社会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和商品的大量涌入,也为我国的商品生产提供了推动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工商业与远洋资本之间相互争夺市场的竞争,刺激了广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总理:现在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提请政务院审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议改造,是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由于几年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经验,特别由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教育,人民愈来愈认识到: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总理:现在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提请政务院审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由于几年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经验,特别由于过波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教育,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杜俊华 《求索》2010,(12):243-244,130
1953年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改造具有制度的深刻变动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它在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彻底改造为社会主义的"质变"的同时,又通过在经济上照顾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一些利益,在政治上对工商业者作出合理安排,广大工商业者满腔热忱地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河清 《求索》2007,(2):82-84
洪江古商城发端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之际,繁荣于清末,鼎盛于抗日战争时期,最后衰落于解放战争时期。洪江古商城是中国历史上西南省际边境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堪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洪江古商城的发展繁荣与逐步衰落,是其区位条件、时代背景、商业盛衰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已经在昨天闭幕。这次会议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关怀和指导之下,着重地讨论了进一步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这个讨论是适时的。我国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行了将近三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每年都有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显著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我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变革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不但是理有固然,也是势所必至了。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国办函[2007]45号江苏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命名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请示》(苏政发[2006]9号)收悉。经研究并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函复如下:你省无锡市在建的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名称可定为"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之一。它对于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满足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阳启明 《人民论坛》2011,(12):186-187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新法令的实施更是从根本上刺激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辛亥革命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它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3.
清朝晚期中国国内经济思想的演变,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对于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对发展对外贸易的认识;重商、重工思想发展民族工商业,实现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晚晴时期国内的经济思想之所以能够不断转变,既是中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工商业获得较快发展的结果,也和知识分子不断吸收西方经济思想和外部威胁逐渐增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全新法令的实施更是从根本上刺激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辛亥革命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它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5.
徐斌 《观察与思考》2013,(11):75-79
在马寅初(1882-1982年)先生百年的辉煌人生中,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独限于计划生育方面。他曾任中国经济学社社长多年,是中国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他积极参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战略,被誉为"中国民族工商业最优秀的代言人";他持续十多年主持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法规拟定,使之与世界初步接轨;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更在不同历史时期守望独立思考、言论自由价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并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6.
郑元 《人民论坛》2014,(10):188-190
清朝晚期中国国内经济思想的演变,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对于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对发展对外贸易的认识;重商、重工思想发展民族工商业,实现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晚晴时期国内的经济思想之所以能够不断转变,既是中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工商业获得较快发展的结果,也和知识分子不断吸收西方经济思想和外部威胁逐渐增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09,(9):F0003-F0003
无锡是近代经济中心城市。19世纪中期无锡已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20世纪初,无锡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工商业巨子,率先起步中国的民族工商业;70年代后,乡镇企业又在无锡异军突起。改革开放绽放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锡经济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8.
解放以前的民族地区形成了中国经济的著名传统——以农为本,重本抑末,重农轻商。工商业的利润被封建官僚地主所掠夺,经封建上层建筑而流入土地,不重新投入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之中。当然,这种经济传统不只是表现为当时的政策和措施,它同时也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不论是汉族地区的官僚,还是民族地区的头人历来都轻视工商业,更轻视服务业,这在史籍中不乏其证;在民众中也是如此,认为弃农经商、做生意是极不体面的。就是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对个体户、“二贩子”、小本经商者、各种服务员看不起的古代遗风。这是过去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然而,它的两面性,即毛泽东早就论述过的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和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究竟孰主孰次?笔者认为,革命性是其主要方面。一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伊始,它便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舞台上活动,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近代工业,试图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民族工商业。接着,由向西方学习经济制度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求有一套政治法律制度来保证它的发展而发动了维新运动。二十世纪初,它领导了抵制美货,收回路矿权的斗争,提出要自筹资本、开拓和源、勿让利权授与外人的要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湖北,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湖北省委、省政府正确贯彻中央对民族工商业的利用与限制政策,进行了两次工商业调整,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要调动四面八方的积极性建设湖北,主要依靠计划控制和市场调节的经济手段来利用和限制民族工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