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尹海燕 《青年论坛》2007,(6):120-123
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确立文化市场主体地位,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法律法规,变革文化产业政策;二是调整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经营,依靠科学技术,树立文化品牌,注重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营销策略;三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四是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陆静 《理论月刊》2012,(9):172-178
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是文化产业的基本产物.文化产品的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决定了文化产品具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正是这些特殊的属性和功能使得文化产品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应充分利用文化产品的这种属性和功能,在文化产品中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9)
<正>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成世界共识。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更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美国GDP的近30%来自文化产业,其文化产品占世界市场43%的份额。日本的文化产品占到世界文化产品市场份额的10%,仅次于美国。韩国赚取外汇第二多的产业是文化产业,也称得上"世界文化产业强国"。欧盟是世界主要文化产品出口方,主要出口书籍、音乐、影视、  相似文献   

4.
袁明旭 《思想战线》2008,34(1):50-55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不仅取决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取决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政府有效履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职能的前提,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基本职能是加强战略规划、进行制度创新、强化政策执行力、主导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调整文化产品资源配置方向、提供纯公共文化产品以及开发和保护特色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更多文化企业能够获取融资,政府要制定文化产业税收减免政策、规范文化产业资产评估、提升文化产业保护力度;社会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发展争取更多资本;行业要创新文化产品众筹模式,提升金融资本流入文化产业的速度;文化企业要向外界证明自身潜力,争取更多融资机会。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提供包含符号、价值、意义与社会规范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行为的集合.将文化产业的经济分析置于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来进行是十分重要的.人类文化多元性存在使得文化产业只能以民族文化产业的形式获得理解.经济性、文化性以及民族性应成为研究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与其观念凝结;文化产业是经营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集合体;文化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两个基本属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文化范畴的外延从时间向度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逝去文化、延续文化、创新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强调保护逝去文化,推广延续文化,重点发展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之一,承载着经济转型发展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图书期刊出版发行,影视作品制作、发行、放映以及文化艺术品买卖等文化产品的交易,是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营改增"税收制度的全面实施,税收政策对于前述文化产品交易的活跃程度,具有显而易见的影响。现行文化产品交易税收政策主要存在四点不足:一  相似文献   

9.
李英 《人民论坛》2013,(12):231-233
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应将现代传媒引入,建构现代文化产业媒介品牌体系,从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的系统创新、媒介品牌锻造体系创新等方面入手,借助河南省现有文化产业媒介品牌栏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行文化产品品牌系统创新,是实现河南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德 《思想战线》2006,32(4):79-87
文化产业中创意性生产和普通性生产的裂化、生产过程中的阶段性间歇与文化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特征,赋予同一或不同文化产品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并通过固定成本的投入为其奠定生存基础,特定文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勾勒出其生存空间;同类或替代产品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塑造了他们生存关系的要素关联性,建构了文化产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存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只承认单一的组织载体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与形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德 《思想战线》2007,33(5):21-34
社会建构了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并且通过文化产业生产运营的具体形式,在特定的社会安排中产生出文化产品的交换价值或市场价值。这就使文化产品处于商品、社会和文化三重结构的制约与限制中,文化产品从这些结构属性中获得了存在的性质。文化产品以其创意性获得了社会、艺术或娱乐等多种使用价值的重叠,并依凭于这些价值的重叠而获得转化为市场交换价值的潜能;那么,文化产业作为联系这些具体生产行为和获得产出的组织载体或纽带,其关键核心就是以商业化的运作,来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转换。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桂海论丛》2003,19(6):85-87
由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也面临许多问题 :观念滞后 ;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低 ;文化产业发展未形成有规模的文化产业企业 ;缺乏一大批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因此 ,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改革文化体制 ,制定民族文化政策法规 ;大力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市场 ;实施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人才工程 ;发挥民族地区优势 ,促进民族文化产业交流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13.
苏进祥 《桂海论丛》2007,23(6):46-48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广西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符合广西的客观现实,是实现广西工业化的基础,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广西对接东盟市场的需要。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广西的优势资源,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推进广西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双重价值取向:文化产业运行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元 《桂海论丛》2006,22(6):91-94
文化产业是以市场机制为载体运行的文化,它的有效运行是产业的一般特征与文化自身特殊性的有机结合,是市场价值取向和社会人文价值取向的互动。文化产业运行机制的创新,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是市场价值规律。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创新的指导思想与核心价值,民族个性和文化安全是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创新的重要社会人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创意产业是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文化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原创性和创新性是文化产品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卖点,只有让创造力和创新力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并将"先"和"新"这两种元素真正体现到文化产品中,才能有效推动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忠友  张勇 《桂海论丛》2007,23(5):58-60
了解文化产品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逻辑前提。文章在分析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对文化产品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无形性和价值特殊性等特殊性质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文化产品是一种同时具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种属性的特殊物品。  相似文献   

17.
吴毅 《桂海论丛》2002,18(4):70-73
广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进行合理而科学地开发 ,使之转化为精神产品和文化产业 ,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进步 ,而且还有利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加大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试论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3,19(1):92-94
广西具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要使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必须在充分认识广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大力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快速崛起,发展势头迅猛。政府的政策支持、特色鲜明且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基础都是山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山东文化创意产业要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发挥行业协会职能,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引领市场需求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