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入世”后,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指控。为求得在反倾销调查中的公平待遇,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提上桌面。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严苛的反倾销国内法和“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我们必须理性地对待。在政府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国内的生产和出口企业更应反求诸己,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作机制,学会运用国际游戏规则应对反倾销,打造出经得起国际市场风浪考验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是一项国家间的战略对抗,政府理当承担起保护本国企业和行业合法利益的角色。当前我国的经济外交策略在应对反倾销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应当在推动国际谈判、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优化策略安排等方面继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出口企业。美欧在反倾销中实施的替代国制度,具有明显的歧视性和不合理性。本文从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非市场地位的产生和演变出发,结合相关案例,对美欧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进行了一定评介,并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朱丁普 《中外法学》2012,(5):1082-1099
市场经济"地位"与市场经济"待遇"是欧盟反倾销法上非市场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概念。目前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混淆已经造成了对欧盟这一重要制度本质认识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欧盟反倾销二级立法中缺乏明确的市场经济或者非市场经济地位认定标准,其反倾销机构实际执行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隐性规则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和歧视性。"反倾销基本条例"关于市场经济待遇与单独待遇的现行立法和执法亦相当武断、不合理。在当前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特别是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盟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制度日益暴露出其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目的与天然属性。  相似文献   

5.
张驰 《法人》2006,(11):34-38
刚刚过去的10月,中国的制鞋企业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欧盟宣布,从10月7日起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为期两年。实际上,深受反倾销之苦的不仅仅是制鞋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约定,中国自入世之日起15年内其他缔约方可以不视之为市场经济体。因此,只要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获承认,中国企业就可能随时掉进反倾销的陷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现在,依靠国家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来应对反倾销调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基本共识。这确实是应对反倾销的一个正确和必要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单个企业就不能在反倾销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实际上,中国已经有68个企业获得了欧盟认可的市场经济地位。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如果中国有更多的企业能像这68家企业一样,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取得市场经济地位,那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不是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WTO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歧视性待遇,成为反倾销中制裁的权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市场地位问题”判断标准已经超出了经济意义的范畴,具有发达国家的内国政策性的倾向,和发达国家的内国利益相联系。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可能再次成为在世界贸易组织环境下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引起众多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恶性循环和中国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合法”化的国际环境,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保障措施”的限制。因此,在WTO环境下充分运用WTO成员国的权利,积极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承认。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但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频遭反倾销诉讼,目前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之一。面对这一严峻考验,中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反倾销,如建立预警机制,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规范企业行为等。  相似文献   

8.
陶景洲 《法人》2004,(7):30-32
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就反倾销调查而言,许多中国企业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进入WTO,为众多的中国企业迅速拓展了国际市场,同时也招致外国企业频频对我国企业发起反倾销指控,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正常发展。中国企业应敢于利用WTO来据理力争,赢得市场经济地位;同时,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企业,规范企业行为,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温树斌 《河北法学》2002,20(3):14-17
为了在欧盟反倾销诉讼中获得胜诉的裁决 ,中国企业应当加强同欧委会的合作 ,与欧盟成员国建立联系 ,寻求用户和消费者集团的支持 ;还应当依照欧盟反倾销诉讼的法律和实践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和分别待遇 ;争取以价格承诺的方式结案 ;对于己不利的裁决提请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其中殴美等发达国家占对华反倾销的一半。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指控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发展国际贸易、进而和平崛起的巨大障碍。本文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反倾销中的法律依据问题简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金陵法律评论》2004,(1):45-50,69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经济深受外国反倾销指控之害.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与倾销的双重考验与挑战.中国应该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建立正确的价格战略和反倾销预警机制,制定完备的反倾销应诉法规,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被动地位,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权,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学》2016,(5):141-148
随着《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d项"自动终止条款"所规定的终止日期(2016年12月11日)即将届至,有关该条款的法律效应,特别是中国是否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和"替代国法"适用等问题的争论,已经从学术讨论上升为相关WTO成员的官方表态。全面解读WTO相关反倾销规则可知,"自动终止条款"之终止效力及于第15条a项(ii)目适用于中国的"特殊替代国法"。但与此同时,第15条a项(i)目并不当然终止,中国生产者可在中国未被整体承认为市场经济体的情况下通过证明具体产业或者产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使"中国价格或成本"可比价格在反倾销中得以适用;该条款并非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毕业条款";WTO涵盖协定中针对非市场经济体的"一般替代国法"仍有适用于中国的可能。201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应当根据反倾销可比价格规则的适用变化作出必要应对。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是欧盟的一项重要贸易救济措施,其中关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判断至关重要。目前欧盟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态度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具体到出口商,仍需在个案中证明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营。欧盟关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判断标准与美国和GATT的政策有一定关联性,并从企业的运营、会计制度、生产(融资)成本、企业法制环境和货币汇率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市场经济条件判断标准。2004年欧盟委员会只认可中国在一项上达标。为早日扫清中欧贸易障碍,为我国出口商争取平等的竞争地位,我国一方面需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需要与主要贸易伙伴加强了解与互动。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下,我国应抓住当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重要的机遇期,调整和完善现行税制,发挥其在促进我国居民企业"走出去",绕过国际反倾销,增加外向型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立韬 《河北法学》2007,25(10):197-200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反补贴调查情况剧增和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我国现存的某些产业补贴措施的影响,正在由潜在危胁转化为现实危害.进口国具备了同时使用"反倾销"与"反补贴"两种手段和其他的保障措施,来限制中国的产品出口的条件,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反补贴已经成为将WTO协议及相关规则融入我国法律体系和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新娟 《法学家》2003,(6):145-153
1998年<欧盟对华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修正案>生效后,我国企业仍然很难在欧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此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多是以欧盟的法律为原则讨论如何满足其市场经济待遇标准.中国入世后,我们可以根据WTO有关规则,研究怎样帮助我国企业摆脱欧盟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困扰.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以探究非市场经济的内涵为基础,评析欧盟非市场经济规则及其变化,以WTO有关规则和中国入世议定书为根据,提出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美国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涉案企业一百多家,涉案金额约十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的100多起反倾销案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为在本案应诉中争取全局性的胜利,受中国家具协会和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委托,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与美国律师联袂向美国商务部提起了市场导向行业(MOI)测试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承认中国木制卧室家具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民 《法人》2004,(8):106-108
美国和欧盟先后否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对中国日益严峻的反倾销形势意味着什么?中国将如何选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 ,我国屡遭反倾销调查 ,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中存在低价倾销行为 ,出口企业对反倾销案应诉不力 ,以及有关方面对反倾销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 ,现实条件下我国面对国际反倾销的对策 ,从宏观上讲必须以GATT和 WTO反倾销守则为指导 ,以规范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为核心 ;从微观上看必须以实现出口企业的依法竞争和依法应诉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