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风建设》2002,(12):22-22
继2001年连续两次加薪之后,我国公务员是否应该再加薪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应,也再次引发人们对“高薪养廉”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新任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在北京表示,中国司法部门将考虑制定和实行司法官待遇高于一般公务员的政策,以确保司法官道德品行端正,维护司法公正。同时。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表示:国家准备从今年起给全国公务员连续加薪3年,以使公务员的薪水在3年后翻一番。在腐败案件居高不下,治理腐败已成为社会舆论一个重要热点的情况下,上述消息引发了新一轮对“高薪养廉”提法的争论。笔者现将有关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供读者研究参考。 一、赞成“高薪养廉” 赞成“高薪养廉”者的理由比较简  相似文献   

3.
论点选萃     
“高薪养廉”能否抑制腐败? ——人大代表谈不同观点 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对实行“高薪养廉”政策来抑制腐败,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柳传志:薪水必须和责任相匹配 著名企业家、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柳传志对高薪养廉持赞成态度,他说,高薪养廉已不仅是司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而且上升成为其必要条件了。他总结自己的企业实践经验表示, “我们联想讲企业文化,但如果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是根本不行的。” 柳传志说,如果一个企业在上市之后,投资人发现企业老总工资过低,肯定就不敢投资了。老总承担这么大责任,拿这么点的薪水,可能很轻易就离任了。因此,薪资水平必须和责任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文萃苑     
《先锋队》2000,(2)
全国公务员将连续三年加薪最近 ,国务院总理朱基在对数千名干部作经济形势分析时表示 ,国家准备从今年起给全国公务员连续加薪三年 ,让公务员的薪水三年后翻一番 ,增加一倍。据了解 ,加薪的目的除了持续改善公务员的待遇 ,主要还是着眼于刺激内需。朱总理表示 ,虽然中国暂时还无法“高薪养廉” ,但应该做到“以薪养廉”。不过 ,朱基表示 ,公务员要加薪需有一个先决条件 :国有企业能实现在今年内“脱困”的目标 ,也就是能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他乐观地告诉全体听讲干部 ,在他1998年初就任总理时宣布的三年实现大中型国有…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0,(10):62-62
<正>刘植荣在8月2日的《羊城晚报》上介绍:一些人对新加坡公务员的工资津津乐道,并为新加坡总结出"高薪养廉"的治国理念。对此新加坡人反驳说:"廉洁是每个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不需要用高薪去养。"  相似文献   

6.
高薪养的“猫”捉“鼠”吗?袁敏杰一个时期来,一些人津津乐道“高薪养廉”,似乎“薪水多多给”,便会“廉风大大生”,根除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蝇营狗苟之类腐败丑陋现象了。持此论者还往往以新加坡为佐证:人家新加坡公职人员薪水丰厚,也便少有腐败现象了...  相似文献   

7.
石渝 《廉政瞭望》2005,(5):50-51
高薪养廉,曾被一些人士奉为圭臬。似乎“高薪”之下,“养廉”便是水到渠成。然而肯尼亚的现实却告诉人们:没有公平的社会伦理基础,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高薪养廉”脆弱得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8.
近日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某部门将把工资提高到足以养廉的水平,心中不禁生疑:多高的薪水才足以养廉呢?电视上没说,笔者只好作一些猜测。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不妨先看看历史。历史上的封建官吏,薪水不能说不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中可能有夸张,“十万”也许包括“灰色收入”,但白居易公元806年在陕西做县尉时,所写应是真实可信的:“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观刈麦》)陕西是个穷地方,官吏有这么高的“薪水”该足以养廉了吧?可那时的社会,贪官污吏还不是比比皆是?明朝的严嵩,位居宰相,总不见…  相似文献   

9.
近日,俄罗斯通过了一份旨在尝试推广高薪养廉措施的文件,部分官员将可拥有更多收入,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接受国家更严格的监督。另外,从下个月开始,俄罗斯公务员的工资有望再次提高15%,政府还将为公务员提供丰厚的住房和交通补贴。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政府在治理腐败上卓有成效,因而被外电评为世界上腐败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在治理腐败上,有几点措施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①界定腐败行为的低标准。新加坡法律在界定公务员行为是否腐败的标准是极低的,以“有”、“无”为唯一标准,即是以“性”为标准,不考虑“量”的因素。也就是说公务员收受一根香烟与接受一幢别墅两者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在法律上都被认定为腐败。这种低标准犹如高压线时刻约束着公务员的行为,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起到了很好的防渐杜微作用。②高薪养廉。新加坡公务员的薪金很高,政府每年都要对社…  相似文献   

11.
钱与欲     
叶灵 《前线》2014,(5):118-118
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期官员的俸禄很高,实行的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高薪养廉”政策。根据高薪养廉拥趸者的逻辑,在高薪的保障下,宋朝应该是最清廉的朝代。可历史却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宋朝恰恰是最腐败的朝代之一。宋代李新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说:“廉吏十一,贪吏十九”,可见当时贪官之多。  相似文献   

12.
人文荟萃     
□“削权养廉”才是治本之策旅美学者傅红春为中国反腐败开出的药方是:削权养廉。“高薪”难以“养廉”。中国官员的腐败,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正常收入低下。而且,“高薪”的标准如何确定?以中国媒体公开报道的官员腐败案例,金额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再高的“高薪”也填不满他们的贪欲。“严刑”也难以“养廉”。任何投资者,如果有高回报诱惑,那么再高的风险,他也会铤而一试。对中国官员来说,腐败是立竿见影、实实在在的收益,严刑却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逃脱的。中国官员的腐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权力太大。所谓“削权…  相似文献   

13.
赵立波 《党课》2014,(22):113-114
纵观历史,宋代公务员工资水平可以说空前绝后。有人做过粗略统计,宋代的公务员“工资”其宰相和枢密使一级的执政大臣的年俸是3600贯钱、1200石粟米、40匹绫、60匹绢、100两冬绵、14400束薪、1600秤炭、7石盐再加上70个仆人的衣粮。这个工资水平是汉代的6倍、清代的10倍。宋朝大小官员锦衣玉食,生活奢华。“高薪养廉”在宋朝就率先“试水”,时间不可谓不早,但宋朝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  相似文献   

14.
正反腐败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方面,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的反腐败工作做得较出色,其反腐模式一直以来被世人所称道。如何正确解读新加坡的反腐模式,部分学者往往把它简单归结为"高薪养廉",并呼吁借鉴效仿。其实,这种"刻板印象"是对新加坡反腐模式的一种误读,认为新加坡的廉洁是用高薪买来的。实际上,高薪只是新加坡部长以上官员(即政务官)才享有的待遇,总数不过数十人而已,而大部分公务员(事务官)的薪水不过  相似文献   

15.
考验智慧     
近日,人们已得知,北京市再也顶不住来自东南一些省市的压力,决定从下半年开始大幅提高本市公务员的薪金。听说是翻一番还多。粤、沪、浙等地公务员“高薪化”已是旧闻,据说那里科长的工资与中西部的省长、军队正军级干部的工资差不多。这个强劲的南风已让中西部的领导人承受很大压力,而今起于京城的北风又猛袭过来。大自然中的南北风交汇是要出现大面积降水的,这是中西部干涸的土地很需要的。但这个南北夹击,却是有风没雨,它除了可以大量蒸发中西部的人才等宝贵资源之外,就是烤人的灼热。其实关于东南部分省市大幅提高公务员薪水的情况,中共…  相似文献   

16.
“高薪养廉”何时出笼,不记得了,只记得人们提起此说时的态度。官场上的人说,每月就那些死工资,当干部的太清贫了,所以才会贪。老百姓却说,不贫的,和老百姓拿一样多的钱,过一样的紧日子,甚至苦日子;贪的,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还是照样贪。就像老鼠,吃得再饱,还是  相似文献   

17.
“高薪养廉”,是一个时期以来较为广泛地流行于国内外的一种说法。如果作为一个学术命题,自然可以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要是把“薪”之高低变成廉洁与否的前提条件,恐怕是不可取的。 所谓“高薪养廉”,并不是哪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创造,也不是经济学家或别的学者的新发明。在中国封建时代,早就有人  相似文献   

18.
官员薪酬制度和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属于两项基础性的政府制度,对于政府管理质量和廉政建设结果均有重要影响。从全世界来看,新加坡的官员薪酬制度独具特色,也一直存有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关于高薪养廉,赞成方认为新加坡是高薪养廉的典型,而反对方则认为这纯属“误读”,甚至是“弥天大谎”。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距离产生美,在国内的时候,经常听人们传说、被媒体灌输:美国公务员数量少、素质高,高薪养廉,很少腐败。到美国一年多后才发现,美国公务员不仅数量不少,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相比也是高了一大块,而且收入稳定、福利高、各种隐性好处也不少——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与国内传闻  相似文献   

20.
杨波 《党建文汇》2001,(4):28-28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薪养廉”这一热门话题更加关注,议论纷纷。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无论是赞成的也好,反对的也好,当然都有各自的理由。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能不能实行高薪养廉?为此,本刊特编发了这组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