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政府行为逐渐成为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政府干预一度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主要政策。70年代以后,随着滞胀现象的出现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政府能否干预、怎样干预经济活动以及政府政策是否有效,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此。我们可以把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相并列的市场行为主体,对政府管制的收益成本进行比较,从微观的角度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市场绩效为主线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政府管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世纪后半期以来政府信任危机在多个国家相继出现,大量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政府公信力问题,并由此导致了对政府诚信等问题的广泛研究。本文通过概述政府诚信研究的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和经济学视角及其理论基础,辨析政府诚信的内涵,论述了政府诚信与政府伦理、政府工作人员个体诚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政府诚信之于政府公信力、执政力的互动影响关系,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政府参与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分为政府无为型创新、政府强制型创新和政府诱导型创新三种,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指出不同制度创新方式各自的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4.
邹力行 《红旗文稿》2012,(23):12-15
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市场需要政府,政府需要市场"。因此,探索建立"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相互转换机制就更加有意义。一、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严肃的问题。17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许许多多的经济学人致力于研究现代经济发展的内部联系以及运行规律,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要不要发  相似文献   

5.
政府成本是行政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目前大部分关于政府成本的研究多从公共行政学、公共财政学甚至行政法学角度展开的,本文在对政府成本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从我国目前政府成本过高的现状出发,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制度内部来探讨政府成本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政府存在诚信缺失问题,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政府诚信问题进行分析,探寻这一问题产生的理论渊源,提出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导致微观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公共产品缺失”和“公平缺失现象”的国际化,使政府规制的定位、方案的选择和实施路径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对政府规制失灵的补救和政府规制权力的有效控制方式也具有了新特点。作者以法学理念作为价值尺度,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作为论证工具,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转型政府的政府规制模式定位和控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是近年来学术界与实践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借助于经济学领域关于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的概念体系,而没有形成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的概念体系,由此导致关于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出现某些偏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说,我们认为,政府规模就是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活动范围以及政府行为对个体或组织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政府规模结构是指政府规模的组织构成、内容构成以及组织-内容匹配性构成.因此,政府规模与结构应该从政府活动、行为及其社会影响三个维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陈建先 《探索》2003,(4):132-134
本文试图从公共选择、公共物品、博奕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公共管理理论 ,寻找西部地方政府投资的行为规范、范畴界定、博奕均衡和政策定位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弊端,将制度引入市场,确立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这并未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反而出现了“诺斯悖论”这样一个至今仍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命题。“诺斯悖论”聚焦于政府功能的双重性质,与马克思关于政府二重性理论有耦合之处,以马克思主义视阈定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角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