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情况一样,东南亚国家可供分配的财富和生产资料在国民之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的。在迄今为止的一个长时期里,整个东南亚社会的财富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普遍贫困与少数人拥有巨大财富并存。根据《第二次亚洲农业调查》(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农村:挑战和机遇》,1977年版,第3页)的材料,农村贫困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年(1968—1978)间相当恶化,并且为日益扩大的收入不均所加剧。在绝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三十多个民族,其中马来族、华族、印度族三大族占有总人口的90%以上。马来族(土著民Bumiputra,马来语为“土地的儿子”)、华族和印度族的人口比例约为5.5比3.5比1。华族在总人口中占有将近34%的比重,这在东南亚国家当中仅次于新加坡,而居于第二位。马来西亚的民族多样性除了民族的多样、华族占有很大的比重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1)各个种族在经济活动领域有明显的差异。华族除了从事锡矿采掘、制造工业和小部分务农外,多半为经商;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的阶级斗争和种族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简要地考察马来西亚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种族、阶级和权力,以及它们在马来西亚联邦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这三个可变因素中,种族与权力又是大多数分析马来西亚政治和社会的老框框中的两个经常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命题。这些研究的论点大都集中于种族的划分和各民族集团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各不相同的组织形式,以作为文章论述的原则;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独立50多年来,种族政治贯穿马来西亚历史发展始终,并常常在关键时刻左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表现在马来人的政治特权、经济特权与文化特权。本文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探析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及其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5.
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构成马来西亚人口的主要族群。从西马人口普查来看,1947年马来族占西马人口的49.5%,华族占38.4%,印度族占10.8%,其他种族占1.3%,到1980年,上述种族人口比例发生变化,马来人口比例上升,占56%,华人占33%,印度人占10.1%,其他种族下降到0.7%。(战后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都发生很大变化,华人和印度人从认同母国转向认同当地,他们绝大部分成为马来西亚公民,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各种族就业模式和职业构成都发生一定变化,但由于各种族所处的政治背…  相似文献   

6.
当代马来西亚的种族对立与收入分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有关发展中国家问题的研究从六十年代后半期以后便越来越关心于收入分配问题.其背景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有所增长,(可以说正是由经济增长所引起的)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化却不断有所进展,贫困问题更加深刻化。人们已经对过去那种强调只要有持续的经济增长便能够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开发战略发生了严重的怀疑。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和目标。正如迈耶(Gerald M.Meier)所说的,目前最为人们所接受的经济发展的定义并不是单是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是在“不增加绝对贫困线”下的人口数字和收入分配不更加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继2003年和2004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之后,马来西亚2005年和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会低于上两年的速度.2003年马来西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2004年估计增长7.4%.2004年对马来西亚来说的确是个好年景.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在2005年和2006年将会以稍低但可以接受的稳健势头增长.但总的来说,其国内外积极因素超过消极因素,这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在未来的两年内仍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8.
9.
马来西亚的大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迅速回升,加上世界市场对所有产品(包括工业制品)的需要普遍增长,这将保证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1976年的头两个月,马来西亚的出口额比1975年同期增长了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西亚取得国家独立后的40多年期间,该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工业化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了多个短、中、长期发展计划.使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收入跃居东南亚国家的前列。但是.被快速增长掩盖了的弱点与隐患,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暴露出来,该国在1998年出现经济大衰退.同时政局也发生某些动荡。目前,该国经济正从谷底回升,显示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过去,预计1999年将能取得1%的实际增长率。经济形势的好转有助于政局的稳定。马来西亚政府呼吁全国人民全力配合,加速经济复苏。综观40多年来马来西亚经…  相似文献   

11.
1973年预算财政部长陈修信于1972年12月6日向国会提出1973年的预算报告,支出总额四十六亿四千二百一十万马元,比1972年修正预算额四十一亿八千一百三十万马元增加了四亿六千零八十万马元。在预算总额中,管理费用三十一亿五千四百六十万马元,其余十四亿八千七百五十万马元为发展费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七十年代以来,马来西亚的工业结构在新经济政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下已逐渐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对跨国公司的制约相对较少,这些主要以出口为导向的跨国公司在过去一直发展迅速,近期在该国又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因此,本文将剖析马来西亚的工业发展、新经济政策和国际分工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社会上公认的“保持平等的增长”原则,新经济政策试图在各种族之间重新分配财富。因而采取了建立一大批国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近四分之一。积极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马双边经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198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8.2%,在整个亚洲仅次于中国;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1830美元增至1993年的3280美元,是泰国的2倍和印尼的5倍左右。世界经济论坛和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已将马来西亚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在其中的竞争力排名已超过韩国而跃居第四,在国际企业界信心排行榜上已超过台湾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后的马来西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受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原因马来西亚经济自1985~1986年的经济衰退之后 ,从1987年起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趋势 ,特别是1993年以后一直持续地取得了8%以上的高经济增长率 ,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但1996年由于国际市场对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疲软 ,马来西亚的出口萎缩 ,商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率从1995年的26.3%下降到1996年的6.9% ;1997年商品出口贸易又进一步萎缩 ,加上当年下半年受到泰国货币、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增长率从1996年的10%下降到7.3% ,经济衰退已见征兆。进入1998年 ,经济衰退趋向表面化 ,第一季度便出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年底,泰国1南部再次发生暴力事件,并在2004年进一步升级。泰国的邻国马来西亚是受此影响最大的外部国家。几十年来,马来西亚都把泰国南部的发展作为其国家安全的考虑,并试图通过加强与泰国的合作来实现泰南的发展。但是,由于泰国境内的马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绝大部分有关马来西亚种族关系的研究均采取了人种学的研究方法或多元论的研究方法(参看参考文献目录47、15、42、14、57、38、32)。马来人和非马来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被认为是种族之间的关系,研究的重点放在各种族在文化、宗教和语言方面的差别。有时也研究各种族在经济上的差异,然而很不系统。或者说未被作为问题的中心来研究。个别论著则例外,如查姆在1975年出版的论著(文献目录10)多少运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赫希曼在1975年出版的论著(文献目录,23)则采取了种族分层同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的种族关系和阶级关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演变在经济方面发生了上述各种进展的同时,一在政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隔离不同种族集团的围墙正在倒塌。有一件事可在此提出,华族和印度族移民开始走向低潮,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萧条,部分原因却是由于马来社会施加压力阻止其它种族移民流入。到1931年,华族占马来半岛人口的39%,马来人则占44.7%(洛弗在1974年发表的论著,第208页,参考文献目录44)。1933年开始实施外侨法令;到了1938年,移民活动中止了。我们看到永久定居在当地的移民开始要求在马来亚这个国家内享受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19.
[概述]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1980年为1,344万人,1982年中增至约1,415万人,年平均增长2.6%,其中有82%分布在西马。在全国总人口中,城、乡人口分别占35%和65%。从1979年以来至1982年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它们通过“奖出限入”,扩大价格“剪刀差”等手法,把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经济危机冲击下,马来西亚也深受其  相似文献   

20.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建设取得引入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考察马来西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问题,对了解马来西亚今后的经济发展将不无裨益。马来西亚经济属于农业型经济,耕地主要种植供出口的经济作物。1960年西马耕地面积约2,259.4千公顷,橡胶种植面积占三分之二强,当年产橡胶70万吨,占世界橡胶产量40%左右,从事橡胶生产的人达30万以上;其次是椰子,占总耕地面积的9.2%,而主要食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