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是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一体化协同为研究视域,探讨了主渠道主阵地育人目标一致性、教育内容互补性,并结合哈尔滨师范大学实际,对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对新形势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分别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描述,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复杂性。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复杂环境,实现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在规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教育目标、管理目标的引领下,充分利用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在育人功能上的互补性,理顺教管关系、完善规章制度、分析客体特征、准确把握合作要义、统一考核标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探索新思路、构建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效果如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主渠道和主阵地二者各有其职责,各守一段渠,不能相互替代,但它们守的是同一条渠,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高校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稳定机制、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新格局、提升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协同育人的效果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够起到提供学科支撑、学理支撑、人才支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协同育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能与可行等问题,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整体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增强德育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素质,重视对大学生的做人教育,在教学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课堂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德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增强德育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素质,重视对大学生的做人教育,在教学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课堂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7.
肖翠祥 《学习月刊》2012,(2):121-12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是贯彻党的思想领导、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科学的管理体制是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地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表现出了相对滞后的状态,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协同育人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系统论、满足青年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主要包括育人目标协同、育人内容协同、育人方式协同、管理评价协同、学科发展协同。实现协同育人,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研究支撑,打造兼具教学、科研、实践、管理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强协同育人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坚持系统论、满足青年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主要包括育人目标协同、育人内容协同、育人方式协同、管理评价协同、学科发展协同。实现协同育人,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研究支撑,打造兼具教学、科研、实践、管理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9月27-29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机制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成都大学主办,《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协办。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运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之中,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说什么"和"怎么说"的统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相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在生活根基、管理聚焦和文化实践中展开,以有效表达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路径,除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外,还要搭建平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同时高度重视网络媒介教育平台,挖掘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7年9月27-29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机制专题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成都大学主办,《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协办。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水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二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期待;三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完善高校课堂建设机制,实现协同育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7年9月27-29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机制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成都大学主办,《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协办.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一线思政工作者参会.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高低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必须坚持育人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知行合一的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9月27-29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机制专题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成都大学主办,《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协办。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一线思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我们就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否则思想政治课教学将失去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曹开华 《党史文苑》2007,7(9):61-63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