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辜负每一份辛苦,这是全体加入打卡行苏师青年的心声。当规律饮食、适量取餐成为一种习惯,当餐餐光盘、不铺张浪费成为内心选择,当厉行节约的观念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这种务实态度也会影响到文明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苏师青年最闪"光",引领节约新"食"尚,"光盘"不仅是一句厉行节约的口号,更是一种精神,牢牢端好"中...  相似文献   

2.
吴彦 《理论建设》2013,(5):102-104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作为理论问题,首先就要对"社会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作为实践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依据"社会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培育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有基础,才有科学的预见性。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特征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江泽民同志早在2001年5月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这一要求,是一个关系到中国能否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问题。在这一要求的引导下,"学习型社  相似文献   

4.
<正>严惩暴力伤医、突出惩治"村霸"、继续亮剑电信网络诈骗、给基层干警更多保障……今年,"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要干的这六件事,与你息息相关。1.惩治校园暴力、伤医事件不含糊【最高检】严惩黑恶势力、涉枪涉爆、制贩毒品、拐卖妇女儿童、制假售假、校园暴力、暴力伤医等犯罪。近几年,校园暴力、伤医事件等频频见诸报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发生在校园里、医院里的暴力不仅仅是过去以为的"学生矛盾""医患纠纷"。在这些问题上,法律不能缺席。这次,最高检明确提出要严惩校园暴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双十一"等网络购物节达成的巨大交易额反映了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它表现为人们非理性的购物狂欢,"虚假需要"的出现及符号消费的盛行。消费异化出现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驱使,科学技术的推动以及当今社会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本文认为,应该从提倡理性消费、立足精神需要以及净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应对消费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迈入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楼高林阔,处处鸟语花香,花草香气中略带一丝甘甜,沁人心脾.漫步在这掩映在丛林中的宏伟的大学城,"十年树木,百年 树人"的感慨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工业社会确立起了"中心—边缘"的社会结构,社会以及社会治理的各方面都被分为中心和边缘,这是一种支配与依附的关系,是一个不平等的结构。在中心—边缘的结构之下,政策过程表现为一个单向度的流程,体现出一种线性思维。线性思维决定了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控制导向,无论所遵循的程序如何完善,所应用的技术如何先进,都无法避免政策过程中的排斥和霸权。在线性思维下,民主失落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结构显示出其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这也推动政策过程中的线性思维被一种合作思维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李月波 《党史博采》2006,3(4):31-32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政策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进行了长达20年的改革以后,大家不无遗憾地发现,"共同贫困"的局面虽已消失,但"共同富裕"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加速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呈现向高龄化、空巢化发展的新特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核心城区居住的老人中,"空巢率"已达70%。全国近两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50%。高校离退休职工中,"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突出。这是高校离退休管理工作碰到的新问题。为了让夕阳更红,社会更和谐,必须创新高校老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向西式民主化转型国家都出了问题,而且不是一时的难题,这就不能不追问究竟了。原因固然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因素、公民素质等等,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内一外,"外"是指外部传导的西式民主理论以及民主形式有问题,"内"则是指缺少西式民主政治的最根本条件即同质性这个"基因"。  相似文献   

11.
<正>"法治社会"原本是一个在内涵界定上颇有争论的概念。但自2012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和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等场合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崭新命题后,"法治社会"便成为涵义相对明晰的概念被鲜明表述。根据一系列文件精神,从结构角度分析,"法治社会"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期,"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精神缺失"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问题,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建设人之安身立命之本的精神家园。首先是挖掘时代的本质需求,构建一种足以协调物质力量的精神形态;其次是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时代精神为立足点,建设国家的精神文化;最后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规范人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论"共同治理"中的"社会回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攻 《探索》2004,(4):41-44
在市场化、民主化进程中,近几十年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社团革命",使共同治理模式的建构成为一种必然,并把建立"社会回应"机制这一与之关联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然要求凸显出来.然而,从公共管理视角看,社会回应是政府共同治理模式的一种外部机制;而从社会学审视,"社会回应"("social reply")是共同治理模式的内在机制,是指公众在特定场域中依据社会和自身双向价值准则对政府及公共政策诉求与期望的认同程度和应对过程,以及政府对公众诉求和愿望的认同与实化.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生活动态以数据形式变得平台化和透明化,这一背景下高校学生流动性问题和虚拟空间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潜在隐患。当下,相关立法的缺失和保安体系建设的不完善,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采取新思维来解决高校校园内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完善立法、创新安全保卫体系和培育教职工"互联网+"思维能力的方法,来构建良性循环的高校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强调,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过去,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资源消耗型的经济造成了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依托"互联网+"技术支撑的分享经济这一新兴的  相似文献   

16.
《探索》2017,(4)
"人本全球化"即以人为本的全球化,它是对全球化现象中人们的跨国界、跨文化、跨时空的社会联系与交往现象的概括。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全球互动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人本全球化"旨在从微观层面探讨人的全球连接及其跨国社会关系对其所处的本地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于人本身发展的意义,从而使全球化的研究回归到社会学范畴,并纠正全球化研究中太过宏观的偏向以及"目中无人"的盲点,以填补全球化研究文献中这一领域的空白。从研究层面而言,"人本全球化"是一种把视角放在个人层面上的涉及跨国界的行为、交往、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其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进而归纳出某种跨国界行为、交往、关系的一般模式和共同特征的全球化研究。从方法论角度而言,"人本全球化"是把个人放在全球系统中加以研究,强调和突出全球范围内人的活动以及人们的多层面、多样性的社会互动关系,这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正是社会学家在全球化研究中可能采用的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在"微时代"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探寻如何抓住"微时代"这一契机,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创造性地开展思政教育,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性、创造性。"微时代"的出现对思政教育内容、方法、队伍建设及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等提出挑战;在"微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体的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加强舆论监管。  相似文献   

18.
<正>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注重突出政治引领,培育校园精神,院党委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校园精神、打造核心价值体系紧密融合,"团结、进步、改革、奉献"的校园精神已深入人心,"求真、明德、至善、超越"的校训已成为学院师生的共同追求。一是抓好思想教育。建立了完善的思想教育机制,将爱党与爱校相结合,将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投身学院事业发展相结合,将党史教育与学院创业史教育相结合,将  相似文献   

19.
论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完全能解决的,它主要决定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制度,以及社会力量的制衡等.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难以保障社会公平的.科学的提法应是"底线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即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的公平权利的基础上,坚持效率优先.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分配方式:"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为官不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与此相联系,"担当"一词频繁出现在领导人的讲话和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之中。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官有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党组织要成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党员干部的坚强后盾,建立相关的机制和制度是关键。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是主流,"逍遥官""太平官""滑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