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思维方式正经历着急速的变化,人类已经进入微观文化交流和信息微循环的新时代。微文化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融合性、人文性、生活性和感染性,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各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满足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时效性和价值,逐渐成为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课题。因此,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以及其重要作用,并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与思考进行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传播为基础、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从不同层面、多角度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不断创新途径拓展阵地,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教育网络平台,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教育社会学兴起于19世纪末期,进入20世纪之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路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传承得到了较好的交叉融合,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本文在厘清教育社会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嬗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并提出了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方法,大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日渐成为广大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校园内外交流的主要工具。进入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定政治方向,适应新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育社会学兴起于19世纪末期,进入20世纪之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路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传承得到了较好的交叉融合,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本文在厘清教育社会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嬗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并提出了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方法,大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提出了开辟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是将数据视为核心要素的时代,人类的思想行为在其中是高度数据化的。大数据技术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深刻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全新契机和发展机遇。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开启了以量化和实证性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新领域,使其在世界观、认识论和实践论层面上都展现出新的突破,为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上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在实践范式上着重从数据平台建设、精准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策略等层面提出网络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立足互联网时代之潮头,贯通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之变化,凝聚立德树人之合力,一要整体设计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格局,解决好历时与共时、统合与分殊、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二要统筹考虑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范式,处理好同一性与差异性、优势与劣势、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关系。三要有机衔接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变量,把握好网民发展与非网民发展、网上空间与网下空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立足互联网时代之潮头,贯通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之变化,凝聚立德树人之合力,一要整体设计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格局,解决好历时与共时、统合与分殊、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二要统筹考虑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范式,处理好同一性与差异性、优势与劣势、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关系。三要有机衔接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变量,把握好网民发展与非网民发展、网上空间与网下空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是在高校意识形态政治实践中潜隐政治权力运作展现出来的话语表达形式。互联网时代的现代性后果致使新媒体场域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存在着理论话语边缘化、学术话语内卷化、实践话语薄弱化的困境,因此,文章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转型的四维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代文化呈现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化形态。在视觉文化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传播方式图像化、价值传播隐蔽化、内容传播感性化等新特征。视觉文化传播虽然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性。为此,我们不仅要挖掘视觉图像的教育价值,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动性,而且要整合各方资源,净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同时还要借助视觉图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  相似文献   

12.
在人学范式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是理论基础转换、时代条件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为理论依据,用本质要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素进行剥离和分析。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和起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料确立为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精神生产实践,质量确立为满足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的一切精神生产实践活动,质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剥离呈现的程度,并最终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人学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为意识形态教化和交往的一切精神生产实践活动。这一本质的确立不意味着摒弃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论和阶级性。  相似文献   

13.
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引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种有效路径选择。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多元思想价值观并存的现实所带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式在应对高校学生新特点与新问题面临的困难。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以及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优势使社会工作路径的选择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工作路径的设定,要具有"全人教育"理念,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形成社区化、活动化与个别化三种范式的有机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和研究规范方面的整体性变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发生在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与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之间。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发展和外部环境变迁共同作用的逻辑进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以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面临多重危机,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渗透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威认同、话语暴力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动认同、话语虚拟干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认同等。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加强理论教育、遵循传播规律、关照大学生现实生活等,主动化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认同危机,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迈入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成长成才已经成为新的常态,高校应顺应时代要求,探索"互联网+"时代促进大学生思想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业态。本文从"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的新局面和提出的新要求入手,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实效性、针对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价值认同、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方面提出了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的出现等,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辟各类教育阵地,运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教育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与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思维方式。应对互联网生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学习、形成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引领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创新、传播创新和平台创新,建立符合互联网时代技术特征、传播规律、受众特点、组织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参与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从传统的学校"大一统"学生工作模式向院系主导的学生工作模式转换可谓必然。这种转换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的转换。院系主导的学生工作模式有利于形成"学校指导、院系主导、教职工引导"的统筹整合、互通互联的机制,让院系自主地发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形成合力格局和实现效力倍增。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弱化的困境。文章借力于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话语内容、话语表达方式等角度出发,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式微的主要原因,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