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7,(24):33-38
第一条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5日劳动保障部令第28号公布根据2014年12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劳动者求职与就业,用人单位招用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09,(5):33-33,39
城乡统筹就业,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就是要把城乡统筹就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之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一体化地考虑就业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资政策、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等的关系,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第二个层次,就是要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并且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是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将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措施之一。就业援助服务是政府履行就业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之一。《就业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因此,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服务制度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福建省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保障》2014,(8):35-35
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南平市公务员局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建立实名制登记,开展就业跟踪服务。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就业培训、求职补助及就业推荐等促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陈朝晖 《浙江人事》2008,(10):43-44
随着高校扩招和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专业设置、就业管理模式不尽合理,以及毕业生期望过高、诚信危机和困难群体等原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尝试就如何做好若干就业服务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郑岩 《政策瞭望》2014,(8):54-54
最近,广东省人民政府就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出以下意见: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要结合高校毕业生特点和求职需求,突出以网络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就业服务.开展更多的网络招聘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积极组织开展实名就业服务,并及时将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给教育部门,作为教育部门和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而基层残疾人就业,又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点。笔者作为乡镇残联工作者,虽屡次积极组织推广有关招聘活动,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推荐就业,但始终觉得收效甚微。下面就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基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省就业工作时刻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人群”,注重发展经济拉动就业、落实政策促进就业、优化服务助推就业“三个环节”,就业工作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注重扩大就业,向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的转变,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措施,将减少失业的防线提前到稳定就业岗位;二是由过去注重帮扶就业,向注重帮扶就业与促进创业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06,(8):F0002-F00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劳动保障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受传统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的影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同时,很难在正规部门就业;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下岗职工涌入社会,由于受自身素质的影响,也难在正规部门就业,而城镇对城市建设服务、家政服务和生活服务等有强烈的需求。因此,非正规部门就业应运而生。它符  相似文献   

12.
就业政策体系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建华 《时事报告》2009,(4):114-116
今年以来,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包括:到中西部基层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统筹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实施2009年“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计划,征召应届毕业生入伍,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城乡基层岗位开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业信息化部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  相似文献   

13.
简析了美国公共就业网络服务体系的架构;描述了该体系门户网站、数据库资源、地区资源和网络资源等4个模块的服务功能;从服务主题和服务对象两个角度解析了该体系的内容;结合劳动者就业过程,概述了美国公共就业网络在信息公开、求职招聘、失业保险申领等服务中的实现程度;评述了美国公共就业网络服务的4个特点,以及美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吴志雄 《湖湘论坛》2003,16(2):56-57
近几年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就业矛盾日渐凸观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此同时 ,社区就业作为一项新兴事业 ,以其独具的优势和活力 ,正方兴未艾 ,展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社区就业的主要特点社区就业 ,是指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依托社区阵地 ,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 ,向社区要岗位 ,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的活动。社区就业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门槛低。社区就业对年龄、文化和技能的限制相对较少 ,要求较低 ,绝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都能适应。有关抽样调查表明 ,在实现再就业的…  相似文献   

15.
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是扩大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最近,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就统筹城乡就业服务、推进农民转移就业有关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革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上海机关动态》2009,(12):17-17
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市总工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本市广大职工就业和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着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方百计促就业.齐心协力保稳定——就业援助服务行动”。就业援助服务行动以全市就业困难职工,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零就业”家庭人员及“双困”人员为重点对象,全力推进工会就业援助服务“12345”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7.
父母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难道父亲就业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以来,洋浦经济快速发展,给洋浦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金海浆纸和海南炼化两大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强力拉动洋浦经济发展,创造了大批新增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依托大项目建设,洋浦就业局紧抓机遇,以人为本加强服务,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就业技能、寻找和挖掘新增就业岗位两个主要环节,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促进居民就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是我们的潜在人才,是我们国家、老百姓、纳税人和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国务院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培养和就业的指导政策、公共公正服务政策、开发工作岗位等等,鼓励用人单位吸收毕业生,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政策显现了效果。实际上,国务院每年都强调大学生的就业是首要问题,因为他们是国家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对国外发达国家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进行了概括总结: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的信息网络环境、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与监测系统、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库、建立公开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等基本构件;各国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共性特征与优势,表现在注重服务自助性、注重资源整合、注重信息构建科学性、注重保障措施建设等方面;指出国外经验对我国发展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具有启示意义与借鉴作用,我国应从完善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发展网上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强化服务导向等方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