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有两大建树:一是创立唯物史观,二是发现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所不能容纳的、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出发点,设想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共产主义。他们所设想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对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预见李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时,有两个思想他们是非常坚持的,即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发生并实现社会主义;西欧几个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  相似文献   

3.
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时代条件,曾经有过一种设想:社会主义应当首先在一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无产阶级共同的行动,同时取得胜利。恩格斯还点了一些国家的名,说“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  相似文献   

4.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曾认为首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可能是英、法等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首先在俄国这个具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取得了胜利;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等资本主义不  相似文献   

5.
邢军 《前进论坛》2013,(3):18-20
正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参照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它体现的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典型代表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众所周知,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对自由资本主义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其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将在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取得胜利,因而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便自然而然地与发达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最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而革命成功以后将建立消灭剥削的全社会单一的公有制。我们在一九四九年取得革命胜利以后,没收了官僚资本,接管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建立了国营经济。接着,我们又进行了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改造,原计划从一九五三年起用十五年的时间解决,实际上到一九五七年就基本上完成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厉以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人不曾解决的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个是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的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把这两个内容并在一起。这个问题是过去马克思、恩格斯不曾解决的。当时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制度未建立之前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实践中,根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作出推论和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产物,它必然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前提。2.…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陷入马克思所设想的必然社会主义的理论误区。这样以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就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所谓必然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无产阶级占总人数中多数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阶级斗争的结果,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最后阶段的必然,因此叫必然社会主义,也叫科学社会主义。它高于资本主义,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必然社会主义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否定和肯定、抛弃和继承的统一。即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扬弃,所谓否定、抛弃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10.
张治龙  潘宗保 《新东方》2008,(11):13-15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个必然”及“两个决不会”规律,社会主义应该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必然归宿。但吊诡的是社会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设想的那样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反而在落后的中国等东方国家成为现实。现实与理想判断的反差,迫使我们去开辟一条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维功 《传承》2014,(7):72-73
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俄国以土地公有制为特征的农村村社制度,汲取资本主义的生产物质条件,在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互相补充的条件下,认为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20世纪,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相继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并不是马、恩这一设想的具体验证,而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14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对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状况的分析,在创立唯物史观和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的荒原中引入了科学的殿堂,揭开了人类思想文明史上的光辉一页。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然而,囿于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清除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途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提出及本来意义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许多结论都是通过对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基本矛盾进行分析后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他们曾经设想这一革命将首先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并陆续取得胜利。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这些国家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力进一…  相似文献   

14.
一 为历史比较确立的最基本原则 马克思撰《资本论》的鹄的,是要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小“细胞”商品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它必然灭亡的趋势。但同时也大量地论述了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什么要如此呢?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只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形式是不够的。对于发生在这些形式之前的或者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和这些形式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或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古老大国从根本上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和国内封建势力束缚、追求现代化的根本战略选择。本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制度应当首先诞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诞生在充分发展的资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改变的理论,也就是说,作为他们的国家理论主题的是阶级统治工具,而不是社会管理。但是,这不能说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不包含国家管理的思想。事实是,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同关于代替这一社会形态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认识和管理方式的构想,都包含着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初步思想。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是不是商品交换的讨论由来已久.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以前、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前的设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后,必须对全部生产资料和全部产品统一实行全社会共同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建立产品经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间实践,列宁和斯大林发现原来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称之为东方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杨平 《岭南学刊》2003,(2):69-72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的国家所有制企业,是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批判的基础上,由苏联第一次将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理论设想付诸于实践的探索性结果。本文结合我国入世这一大背景,从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探讨怎样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从生搬硬套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的实践将国家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论述的生搬硬套。因为当时新建立的苏联与瓦解前的苏联无论是生产力,还是文…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外资是对外经济交往的一个方面,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本文就利用外资的几个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以求教专家、学者。一、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利用外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现今世界上任何国家,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处在发展中的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国际经济关系之外去闭关自守地求得本国经济的发展,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