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汉正街在武汉乃至华中地区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武汉商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汉正街市场是武汉“拿得出、叫得响”的商业品牌,为武汉商业改革发展发挥了品牌效应;是武汉商业的重要增长极之一,为武汉商业新一轮增长起到了“生力军”作用;是满足多层次需求,提高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区域性流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是武汉商业学习市场经济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是一个国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对促进武汉市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武汉市在国企改革上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市一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明年,武汉市大型重点国企的改革改制将  相似文献   

3.
汉正街商贸旅游区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是城市的依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有着五百年商埠历史的汉正街,蕴含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汉正街市场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四片旧城风貌区之一,也是武汉市滨江开发改造的重要区域。开发建设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彰显文化特色,将汉正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繁荣的现代商贸相结合,搞好汉正街商贸旅游区的文化定位。一、汉正街的历史文化特征汉正街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南岸,因古汉口之正街而得名。历史上的汉正街曾经是中国内陆的中心市场,对促进16世纪以来本地区乃至中国中南部商品经…  相似文献   

4.
张岱梨 《长江论坛》2000,(4):43-45,51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汉正街产生的“经济现象”、“文化现象”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汉正街市场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是武汉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目前,汉正街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更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危机。口区领导带领有关部门,深入汉正街市场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要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汉正街品牌优势,加快实现汉正街二次创业的思路和对策。 一、汉正街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现状和优势   汉正街市场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1979年至 1985年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年来,武汉市汉正街发挥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商贸流通优势,坚持城乡交流和公平竞争,形成了开放统一的市场,赢得了“天下第一街”和“中国改革开放风向标”的美誉。面对“入世”的新形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硚口区针对制约汉正街市场发展的难点问题,提出并着  相似文献   

6.
金邦和 《世纪行》2008,(12):8-10
我们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30年来,在我国逐步地建立起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以下简称汉正街市场)的恢复开放,则是在这个改革大潮中最初的尝试,成功的范例,是武汉改革开放一大亮点,为武汉市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时,我作为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亲历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必要作个历史回顾,纪念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7.
加强市场道德建设营造市场文明氛围──“汉正街币场伦理道德与文明建设”研讨会综述1996年7月12日,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研口区委和江汉大学联合召开的“汉正街市场伦理道德与文明建设”研讨会在汉正街举行。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魏英教教授、副会长许启贤...  相似文献   

8.
汉正街商贸旅游区的发展必须以武汉市经济和城市发展为依托,遵循“整体规划、整体建设、整体推进、整体发展、整体营销”的原则,全面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在2010年左右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我国中西部最大的城市商贸旅游区。  相似文献   

9.
汉正街,位于武汉市硚口地区,座落于长江与汉水交汇的水口旁。因得汉江之灵,明末清初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称。古老的汉正街再次焕发青春与活力,得力于改革开放。短短十多年,昔日一度沉寂、萧条的汉正街,一举变成了今日规模宏大、繁荣兴旺、名扬遐迩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湖北、武汉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容着一切  相似文献   

10.
汉正街复兴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正街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商业名街,500年前这里就呈现“十里帆墙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景观;汉正街又是一条引领开放风气之先的改革名街,1979年汉正街人冲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恢复开放市场,赢得了“天下第一街”的美誉。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受新型流通业态和区域性地方市场不断兴起的影响,再加上自身的经营模式跟不上时代需求,汉正街陷入了停止不前的困境之中,位居全国市场十强之后。复兴汉正街成为汉正街人的梦想。而今,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给武汉带来前所未有重大机遇的同时,也为武汉的名片——汉正街提供了复兴的最好时机。在不久前召开的“中部崛起背景下的汉正街复兴论坛”上,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开发汉正街的知名地产商纷纷进言,共谋汉正街发展大计。相信,汉正街复兴之梦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1.
《党建研究》2005,(10):57-58
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市场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小商品市场,年交易额近180亿元,外来 务工经商人员达10万余人。针对市场个体私 营经济占主导成分且流动党员比重较大的特 点,汉正街党工委坚持以“诚信、守法、慈善” 为重点,严抓教育管理,大力实施党员“安家 工程”,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措 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宣传部、汉正街市场管理委员会、硚口区工商局、硚口区个协与江汉大学于近期联合组织召开了“汉正街市场伦理道德与文明建设研讨会”。现将到会的北京及武汉地区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登于此。  相似文献   

13.
汉正街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商业名街,500年前这里就呈现“十里帆墙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景观;汉正街又是一条引领开放风气之先的改革名街.1979年汉正街人冲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恢复开放市场,赢得了“天下第一街”的美誉。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受新型流通业态和区域性地方市场不断兴起的影响,再加上自身的经营模式跟不上时代需求,汉正街陷入了停止不前的困境之中,位居全国市场十强之后。复兴汉正街成为汉正街人的梦想。而今,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给武汉带来前所未有重大机遇的同时.也为武汉的名片——汉正街提供了复兴的最好时机。在不久前召开的“中部崛起背景下的汉正街复兴论坛”上,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开发汉正街的知名地产商纷纷进言,共谋汉正街发展大计。相信,汉正街复兴之梦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4.
当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26个年头之后,回过头来看汉正街的勃起和发展,应当给它一个正确的历史评价。汉正街市场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杰出的成就和重要的见证,对中国市场体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史中留下了值得纪念的“汉正街现象”。它是一笔巨大的、重要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位于西汉正街的武汉市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大型市场)坚持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抓住当前改革发展机遇,积极推行两个根本转变。他们一方面积极拓展多元经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男一方面加强市场建设,加速市场开发,优化资产营运,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在前两年经济效益保持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头九个月商品销售达15170万元,同比增长234%;综合效益实现118.96万元,同比增长117.81%,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只求所在,不求所有”是湖北交通改革发展思路创新的大胆探索,是促进湖北省交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面临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促进各类生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与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入世”将加剧国内外企业和新兴业态同台竞争的新形势下,内地中心城市的市场结构如何变化,对其市场建设将有何影响 ?汉正街市场建设发展的未来目标如何定位 ?本文试从剖析汉正街市场的由来、特色和生命力切入命题,提出一些似乎保守,但求务实的看法。    一、汉正街市场的由来和发展 十五世纪中叶汉江改道经龟山北麓汇入长江以后,以两江交汇和两湖平原为依托的汉口镇一直是我国中部地区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集散中心,汉正街则是这座商业重镇的中心市场和水陆码头。 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近代…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已经进行了八年。八年的理论探索和努力实践,使得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已经从“农村包围城市”转向“城市带动农村”;改革正在从较浅的层次向较深的层次发展;局部的单项的改革正在向整体的综合配套的改革发展;简单的放权让利正在向全面  相似文献   

19.
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十个方面和两个“突破”十个方面:推动政府转型,探索公共服务型政府体制和机制;加快发展各类要素市场,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加快社会领域改革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率先消除城乡二元制度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形成与国际惯例靠拢的市场运行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提高经济活动的社会组织化程度;探索建立人力资本优化积累机制,创造人才强国的制度环境;建立科学的调节机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社…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是湖北省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刺之年,武汉市探索推出三项制度,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一.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制度。为培育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武汉市将开展经常性的“孝老敬老”主题实践活动,评选“江城十大孝子”。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研究建立惩戒不孝道者的相关制度。同时,把“孝”列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一票否决。编制并公布“厅堂家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