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可以行使以下权利:一是调查权。《工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已经开始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尤其去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职工群体性事件,表明了劳资冲突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2011年全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是131.5万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案件中,大多数劳动争议当事人均放弃仲裁前的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3.
廖雯栅 《求实》2016,(6):72-77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提高,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显著减少,社保覆盖率不断扩大,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大为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劳动关系总体上趋向和谐。然而,由于《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刚性约束力不足,导致仍有部分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手段恶意规避法律、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应紧密结合《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举措,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积极发挥工会作用,打出"组合拳",逐步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纷纷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由于利益驱动和司法腐败,劳动争议仲裁诉讼中出现了乱收费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中存在大量劳动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之后不敢投诉、举报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之出现,与企业工会组建困难、已经组建的工会不能有效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受各种因素制约不能及时主动维权等原因分不开。在我国现实政治、经济条件制约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实行工会委派制度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纳入了依法规范、依法调整的法制轨道,同时,也为工会依法维权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增多,而这些问题的发生又都是与劳动合同制度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劳动争议案件连年递增,广大劳动者对法律援助的呼声日疾.中华全国总工会于8月11日正式印发了<工会法律援助办法>,明确规定:"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这一办法的出台将给劳动者带来哪些益处?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劳动法专家石先广律师,请他对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了相关解答.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存在分歧而发生的争议。随着我市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往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及其处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和企业化等特点,其结果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经常发生,并且争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探讨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化解劳动纠纷,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工会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工会依法参加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相似文献   

11.
工会组织是干什么的?答案人所共知: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但如何做好维权工作,要寻找到答案,各级工会却要下一番功夫。 据来自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信息,近年来该市劳动仲裁案件数量年年攀升,其中,拖欠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险争议案件占了总争议案件的半数以上,而此类劳动争议案件相当大的部分来自新建企业。显然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已突出地摆在了各级工会组织特别是新企工会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当我国进入到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关键发展阶段,因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深化,企业劳动争议日益增多,劳动关系矛盾日渐突出,社会发展也随之进入到一个各种矛盾集中、复杂的“多事之秋”。其中表现突出的是为数众多的劳动纠纷和劳务纠纷案件得不到及时解决,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则直接关系到工会组织自身的社会认同度,因此,社会的发展对工会有效表达和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更加突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保护劳动者,是各国劳动法的主要宗旨。中国入世后,劳动立法在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将会偏重于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也就是向保护劳动者倾斜,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位。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施工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筑施工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 (一)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深入人心。尤其近几年来所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职工胜诉大大多于企业胜诉的事实极大地鼓舞了众多的劳动者。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职工和民工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集体争议增多,涉及劳动者人数增加更快。如1997年兵团建工师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受理争议案件总数6起,涉及劳动者人数20人;2000年受理案件总数上升到37起,集体争议9起,涉及劳动者人数295人,全部为职工和民工申诉企业侵权案。  相似文献   

15.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者作了相应的保护性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延长。现行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请时效是《劳动法》规定的,立法时的目的是希望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权益得到尽快的维护。所以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月内要提出仲裁申请,超过这一时效当事人即被视作放弃权利。而在劳动法实施后,不少用人单位想方设法拖延劳动者在发生争议后提出仲裁申请的时  相似文献   

16.
<正>农二师三十团工会积极发挥工会在劳动争议调处中的作用,采取四项措施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全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全团各基层连队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3个,劳动争议调解员达100余人,为开展好劳动调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为了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需要。由于立法、执法和劳动者自身素质等原因,造成目前我国劳动合同争议的大量存在,影响我国的经济和法制建设,本文就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概念、法律特征、当前劳动合同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以及争议的解决途径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对工会女职工组织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作为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必须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认真发挥好"娘家人"作用,保证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引领女职工建功立业,实现女职工的自我劳动价值。一、工会女职工组织扮演着维权者的角色,发挥着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不受侵犯的作用女性在职场上因为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会产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全新的变革,非公有制经济大量涌现,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劳资矛盾日渐明朗化,迫切需要各级工会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为协调关系和调处劳资矛盾发挥更大作用,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会构筑参与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应突出抓好“源头参与”“执行监督”和“争议处理”三方面工作,从而实现在劳动关系协调的“起始”“过程”“终端”  相似文献   

20.
广大职工翘盼已久的《劳动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并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包括兵团百万职工在内全国亿万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劳动法》是建国45年来我国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它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也是它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劳动法的分布实施,将有力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将协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将有助于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