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0,(3):6-6
“我多么希望您能答应我的请求,能亲自尝一尝我养的放心猪肉。” ——日前,向总理说实话的重庆云阳农妇熊德明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报喜说她养的第一批两百多头生猪年前就已上市。当她得知总理收到信后,难掩激动之情,连夜灌香肠想送到北京请总理尝尝放心肉。  相似文献   

2.
辞别执教10年的大学讲坛,投身于正值改制之初的律师行列,屈指已10年有余。  相似文献   

3.
金芳翠  徐娜 《检察风云》2012,(18):62-64
“教学科研带学生,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经历。平时也就喜欢安静的环境,读书教书适合我的性格。”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教授,您能谈谈您的求学经历么?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家“生命共享”网站,也是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器官移植者提供信息交换平台的专业网站。“用我的肝换你的肾!只要您或您的亲人在能捐的器官中捐出一个来,您同时就能得到别人为您捐献的器官。来吧,拯救别人就是拯救自己!”这是“生命共享”网站的爱之箴言。 截至2006年6月,点击率已达到67589人次。网站的创建人为何要创建这样一个网站?是完全的公益行为吗?器官捐献有没有法律法规限制?通过网络能不能实现生命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尽管知识产权之民事权利属性得到了一致公认,然而对知识产权之纳入民法典,反对意见显然占了上风,其理由不外乎知识产权受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新技术革命以及国际关系影响较大,稳定性不强,具有开放性与创新性;知识产权法中有大量的管理规范,内容庞杂,且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实质意义不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华盛顿大会与会专家达成知识产权不纳入民法典的共识,等等。1这些理由实难谓切中了知识产权法纳入民法典的真正障碍。以稳定性为例,知识产权法变动速度的确可能快于传统民法,但却并不能成为其法典化之…  相似文献   

6.
陈兴良教授在给我社总编写的信里大致表述了他在这篇讲稿中的理念。我在看完这洋洋洒洒万余言后,有字字珠玑之感,对法律的了解与认识也已过半。文章从浅处着手,深处着眼,引经据典,一气贯通,是不可多得的法学好文章。作为一个编辑,我是这样看的,不知作为读者的您阅完此文后,以为如何呢 ?  相似文献   

7.
著名史学家余时英先生在美国耶鲁大学执教时,有学生对其学问之深厚非常钦佩,毕业之际专门向他讨教:“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想请教您,就是您那么博学,有什么秘诀吗?” 余时英笑着说。“有啊!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以前,都要问自己,今天又过去了,我今天有没有学到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李庆丰 《中国监察》2009,(19):61-61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祖国是母亲,我们都是她的赤子,母子情深,相依相偎。祖国啊,我怎样诉说对您的热爱之情呢?  相似文献   

9.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这首《黄河大合唱》豪迈的旋律响起,我就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您就像歌词中说的那样澎湃汹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您的气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是您的雄浑;“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是您的险要……想到这些,我的心禁不住和您一样澎湃激荡。黄河的阳刚与柔美,黄河的浩荡与宁静,黄河的历史与沧桑,都融合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相似文献   

10.
在那个特别的节日,我的朋友又风光地维权了一把,让贾私者的眼睛向上翻了两翻。红红火火,商海起腾,时不我待,朋友每每尽展自己在那个节日叱咤风云之风采时,我除了让掌声在肚里轻轻响过之后,面部表情是一种沮丧。再深一点,是充满一种无以言表的复杂。  相似文献   

11.
我设置的代表博客至今已经三年多了!如今,我贴在代表博客上的文章已达400多篇,设置栏目40多个,总字数近200万字,总点击率已突破200万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全国各地的近两万网民在我的代表博客上附贴留言!可以这样说吧,我的代表博客已成为自己三年多来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好帮手!如果您要问我的代表博客是怎样产生的?帮了我什么?  相似文献   

12.
记者:吴副检察长,您好!您从1979年苏州市检察院恢复重建就被调入,至今已二十八年了。从最初的书记员到现在的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历经风雨。请问您的执法信念是什么?您在检察工作中是如何践行的?吴汝信:检察官肩负国家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一直倍受人们的尊崇和社会的关注。我热爱这份职业,也十分珍视检察官职业给予我的荣誉与尊严。从事检察工作近三十年,我始终秉承着唯法是尊的信念,坚持对法律负责,以最朴素的方式理解与实践法律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双重职责,追求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对法律负责,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3.
佘跃云 《中国监察》2008,(23):62-63
徐书记,我又想您了。还想起大伙背地里总喜欢叫您“徐大爷”的情景。 “徐大爷!” 今天,就让我这么叫您吧。这样称呼您,不是因为您如今已是近80岁的老人了,20年前您在刚恢复组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监察厅任党组书记时,我们在私下就这样称呼您。这个称呼似乎有点儿戏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来自心底的敬重。  相似文献   

14.
正"我曾读过《爱的教育》,但当时的我理解不深,什么是真正的‘爱’并不懂。现在,我真切体会到了:‘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东西,我一定会珍藏着您的振奋‘爱’。现在,我要送您一个光荣的称号:‘太阳叔叔’。我不知道这样称呼您好不好,但我觉得只有这样称呼,才能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感谢您,给我带来了温暖,给我带来了希望……"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写给律师叔叔的感谢信。在  相似文献   

15.
卢然  秦贝贝 《检察风云》2011,(17):76-78
“一方面,我荚注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栽阅读社会现实,我习惯于从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的交汇点上去寻找中国法的精神。” 记:能谈谈您参加高考选择专业,选择法律以及选择西北政法学院时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德治与法治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治国之策。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口号.后来,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从而使我国的治国之策走上了标本兼治的轨道。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孔子早就阐述得淋漓尽致。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上论述,虽如蜻蜒点水,但论述得鞭劈入理,深刻地阐明了德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局长太太:您好! 请允许我以这样的称谓称呼您,并给您写这封至关重要的信。我曾认真查过,太太这个名词从古至今就是对一个高贵女人的尊称。无疑,您是一位高贵的人,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人,尤其令我无比尊敬。  相似文献   

18.
时下要想出名,可真不费吹灰之力,只要你有钱,想捞个什么华贵的称号,如什么著名书法家、画家、艺术家等等,都可如愿以偿。当一个具有知名度的律师也居然身如反掌!你不相信吗?摆在我案头的一张“中国当汽律师大辞典”入选通知,初看时直叫我喜上眉梢:“×××,十分高兴地通知您,鉴于您工作的实绩和社会知名度,《中国当代律师大辞典》已决定将您列入辞条。”自己的工作实绩被人家看上了,你不希望出名也有让你出名的希望。这能不令人高兴吗?但继而一想,却纳问起来;我的工作实绩,他们怎么会知道?既没有人向他们汇报过,自己又极…  相似文献   

19.
据史记载,有一次魏文候邀请国师田子方一起听韵,当别人皆沉醉于优美的旋律时,魏文候大有举座皆醉他独醒之感,发现伴奏的钟声音律不齐,当即说到:“钟声不比乎,右高。”田子方听后,窃然一笑,未置一词,魏文候十分惊诧,问道:“奚笑?”田子方答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宫,不明则乐音。今君恐之聋于官也。”此话大意是: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乐于全身心地投入治政理国之大事,不贤明的君主则沉醉迷恋于音韵之中而乐此不披,而今,您精于声韵,辨于音律,长此以往,我真担心您主次颠倒,不拿国家大事当事,迟早会变成治理国事的聋子啊!时…  相似文献   

20.
家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林凡这户一向被人称道的”五好家庭“今天也迸出了火药味儿……“什么?你好大的本事!一个人不声不响地竟调到税务局去了。本事不小啊……明天,明天你把调动手续给我退了,回厂上班去!”“凭什么让我退回去?又不是您给办的。您当了四五年局长,我和妈沾您什么光了?到现在我还是个抹油的工人,妈还是个站柜台的营业员。看人家小莉她爸,才当局长几天,就把老婆孩子都调到好单位去了,谁象您那么死心眼。知道人家怎么说您吗?没不事,无能!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照顾不了……”“你……“我怎么啦,一没让您给我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