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眸赤水     
从赤水回来,坐的还是长途汽车,因车胎先后爆了5次,这不到500公里的路便坐了快24个小时。当然,深刻的印象不只是坐车,林林总总的竹笋,两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珍稀孑遗植物桫椤、新型环保产品竹地板,还有四洞沟的幽谷。竹工艺品……所有这些,让我总想要说点什么,尽管在赤水不过短短几日,许多地方仍未亲历,这种感觉也还是那样固执。见识赤水是从公路开始的,到了那里才知道四川、重庆来的游客早已传开了“赤水风景美死人,赤水公路摔死人”这样的戏言。本来于我是见怪不怪的一桩小事,由此一来变成了一件大事──要打旅游这张牌,公…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的赤水,群众依竹而农、依竹而工、依竹而富,全市逐步构建起竹产业循环发展体系,竹子已成为实现生态美、生活富的有力支撑。初冬的赤水河畔,依旧绿意盎然,一片片竹林在微风吹动下秀美异常。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村民曾富强大清早出门砍竹。他家的600多亩竹林一年产竹20余吨,靠卖竹笋和竹原料就可收入8万余元。在竹子之乡赤水,生态因竹而美,百姓也因竹而富。依托130万余亩竹林,赤水市竹  相似文献   

3.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44):26-27
<正>赤水竹海的秋天较别的地方来得晚些,但仲秋时节至此,仍然令人赞叹:四季轮转使群山换颜,却存此青绿岁岁年年。“一根竹”串起一、二、三产业,竹产业是赤水市竹农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利器,让31.8万赤水人民过上富“竹”生活。  相似文献   

4.
竹子是赤水的化身,号称中国10大竹乡之一的赤水,全市竹业产值约5亿元人民币,到2002年将达到12亿人民币。竹子也是赤水的缩影,竹子兴则赤水兴。这几年赤水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竹子在其中也算一个重要角色,让竹子成为重要角色的重要人物之一,就是第一个吃螃蟹——吃了河蟹又吃海蟹的李文勋了。在贵州新宇竹业有限公司的简介材料中,有两句话特别抢眼:“以竹代木,保护森林,保护长江!以竹胜木,保护生态,造福人类!”乍一看,这两句好像是环境专家提出的倡仪,又有点像是竹子专家信手写下的提纲。粗略听李总经理说企业的由来、创业…  相似文献   

5.
赤水市宣传思想工作围绕赤水竹业强市、旅游兴市、建设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和贵州省经济强市的发展战略目标,突出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在三个方面破了题:一是争取到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落户赤水,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贵州率先进入小康奠定了项目基础;二是以“四在农家”为载体,以理清农民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贵州西北部的赤水,有一条奔腾不息、神秘而美丽的河流——赤水河。赤水,因赤水河而得名,也因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出奇制胜而名扬天下。丹青赤水,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世间美丽的天堂。  相似文献   

7.
张弘弢 《当代贵州》2023,(29):26-27
<正>新风尚、新产品、新业态……今天的贵州,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边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另一边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着力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6月,走进赤水竹文化博物馆,记者看到用竹子衍生出的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小到竹浆做的生活用纸、竹基纤维压制而成的一块块新型建筑材料“竹钢”;大到竹子制成的乐器、桌椅家具;还有常见的竹笋加工食品和做工精致的竹工艺品。  相似文献   

8.
柯岩 《求是》2005,(24)
去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几个同志来看我,问能不能帮他们搞一台诗歌朗诵会?这是我没想到的。我问他们,怎么想起来要搞朗诵会呢?他们说:原来有多少好诗啊!现在怎么都听不到了呢?到书店也找不到……比如《枪,给我吧!》,《向困难进军》,《柴达木小唱》,再比如“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说着说着竟背诵起来:“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枪!”“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我的/每一个故乡……”一霎时,刚解放时初升的太阳,共和国的黎明曙光,上甘岭的焦土、血衣,…  相似文献   

9.
黎理泰与赤水竹海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贵州 凡是去赤水市的人,大多都要去竹海森林公园领略一下竹海风光。我也不例外。 当车子离开赤水河谷,盘山而上,经50公里驶近竹海国家级公园时,那丛丛翠竹的婀娜身姿会令你眼前一亮。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你心旷神怡。在蔽空遮日的竹荫下沿小径拾级而上,顿感喧嚣远去,宛如身在仙境。登临观海楼顶层极目四望,那浩浩淼淼的竹海,摇曳的竹梢,随风吹来轻轻的竹涛声,立即会将你镇住。你真想尽抒胸臆大喝一声:多美啊,竹海! 在赤水,你可能会听到当地一个寓意颇深的传说:清初年间,一个年轻的闽商来到赤水,看上了当地一个姑娘,就入赘为…  相似文献   

10.
他说,只要是充满希望与激情,就会于平凡乏味之中找出有意义、有文化、能够丰富生活的亮点。他正是用这样炽烈的情感与善于发掘美、表现美的积淀,全心全意投入到不息的创作之中。《记忆山城》、《重庆大轰炸》、《三峡大移民》、《和平·交流·发展》、《特园一中国民主党派历史号观纪念群雕》一他最惬意的便是,“游历了世界各国之后再回到这座生我育我的城市,能以青铜与白石,为这座城市塑造一座座历史的雕塑丰碑而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11.
1963年,从无锡轻工学院酿酒专业分配到茅台酒厂后,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茅台酒,我们十年之内没有发言权。”如今有了发言权,我又听到这样的质疑声:茅台酒离开茅台镇莫非就不能生存?对此我的解释是,胎儿倘若离开母体的滋养将不能存活,茅台酒与赤水河的关系如是。从微生物角度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08,(19):I0003-I0003
赤水— 一个传说中黄帝前往昆仑山途经赤水河,不小心把一颗最珍贵的宝珠丢失在河淀的地方;一个记载着白垩纪那远古岁月恐龙眼泪的地方;一个有着“四渡赤水”战争奇迹却从来受战火掠夺的城时;一块验证“北纬28°”神秘之说的“南亚飞地”……当历史更迭的清风拂去尘埃,这颗璀璨的珍宝不停地向世界放射着它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宋霖 《当代贵州》2006,(4):27-28
赤水,因赤水河得名,因红军“四渡赤水”扬名天下。顺应红色旅游开发热潮,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旅游品牌,对促进赤水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赤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赤水河,发端下云南省镇雄县,处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接壤地,延绵流淌523.5公里。据当地人介绍,赤水河一年分两色,10月到来年5月,河水消澈透底,其他时间则因河流含沙墩高、水呈赤黄色丽得名“赤水”。  相似文献   

15.
偶尔同一位编辑同仁谈起文章选题的事,他断言:“现在正儿八经的话题没人感兴趣了。”于是我便请教:什么话题才是人们感兴趣的呢?答曰:最好来点“软化”的。何谓“软化”?按照时下的解释,烟、酒、茶;松、梅、竹;老夫少妻、婚外言情,阿猫阿狗、镜花水月……均在“软化”之列,都  相似文献   

16.
自古,泰山便是一座闻名天下的名山,因它的巍峨,因它“五岳独尊”的显赫头衔,也因它帝王将相膜拜、文人骚客颂赞而被赋予的神圣地位……而今,泰山脚下的泰安城又出了个闻名遐迩的“名人”——金兰英,因她治穷治愚、将昔日的“贫民窟”、“乱子窝”变为“泰安第一街”的本领,因她倾心爱民为民、被群众称作“我们市场街的顶梁柱”的作为,因她公而忘私、人而忘己、“共产党人就要为人民奋斗一辈子”的情操,也因她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一顶顶光灿灿的“桂冠”……  相似文献   

17.
人生如琴     
说起琴,略通音乐的人一下子就能说上十来个名称,就是以鄙人之愚,也能想到六七种。众所周知,除了近现代出现的钢琴、风琴、电子琴等之外,凡琴多有弦,且因弦之数量不同而音色各异。年届不惑,笔者忽有所悟:我们每个不同的人不正如一具具不同的琴么?我们因出身、经历、天份、机遇等多种差别,使自己的一生发出各种音调的“自鸣”,同时,这丰富多样的“自鸣”汇到一起,就有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那便是人类的“共鸣”,便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协奏曲。在这里,笔者要多扯几句的是,正像一具琴一样,一个人的一生要演奏得有始有终,悦…  相似文献   

18.
一个川军师长每日早起第一件事便是“备轿”出城,去干什么?……欧阳平先生的龙门阵,不仅有趣闻,更多的是能使您了解到真实而非假造的民俗知识——有些影视演员正是缺乏这些常识而闹出“狗钻洞”的笑话。  相似文献   

19.
身高体阔的毛泽东,自报的粮食 定量是每月26斤/定量压缩了。饥饿 感和营养不良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地 膨胀了/孩子们都跟随吃大灶的叔叔、 阿姨们。“享受”到了特殊时期的新鲜 食品 1960年到1962年,在共和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对于这一时期的情形,史书曾有如下记载: “1960年粮食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棉花也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油料跌落到建国时的水平。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许多地区因营养不足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人口死亡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思。某天,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可是蝎子不会游泳,就向青蛙求助,请青蛙将自己背过河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你蜇我一下,我不就没命了吗?”蝎子说:“是啊,那我自己不也没命了吗?”青蛙一想有道理,蝎子他再狠毒,还不至于狠毒到害人又害己的地步吧,他也总得要命吧。就这样,青蛙背着蝎子向对岸游去,就在游到河中间的时候,青蛙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青蛙问蝎子:“你怎么……”蝎子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无独有偶,猩猩也有个“忍不住”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