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实党员主体权力促进党内团结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拥有7,300多万党员,普通党员的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普通党员的主体权力如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论述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党员主体权利受到忽视的原因,提出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举措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郭少华 《学理论》2009,(4):163-164
明确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党的民主建设,将进一步激发党员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的向前发展。对此,本文围绕着如何夯实党员主体地位的问题,提出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的要求,探索和拓展夯实党员主体地位的方式方法,激活党内创新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晓清 《理论探索》2008,14(3):53-55
党员主体地位表现为: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是党的建设的主体,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揭示了党内民主的本质含义,即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以党员主体地位思想为指导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孙明奇 《求知》2010,(1):11-13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着力点。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兰丽影  郭为桂 《学理论》2010,(1):125-126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主要阐述党员平等的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本质要求;党员主体问题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首要问题;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7.
唐秀玲 《理论探讨》2001,16(6):69-71
党员权利是以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形式确认的党员在党内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保障党员权利的真正落实有利于教育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限制党内权力、防止权力扩张、矫正和惩处滥用权力行为等.当前,需要在提高党员权利意识、健全党员民主权利制度和党员权利保护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切实保障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内权力制约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党内权力运行方面的最大弊端,就是实际存在的各级党委过于集中的权力长期得不到对等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其原因在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配置不合理、不均衡,所导致的决策机关虚化,执行机关权力扩张,监督机关权力萎缩,党员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对于党内权力制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调整党内权力架构和配置,推行党委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三分".二是以党员权利制约党内权力.三是以道德制约党内权力.以德行政,发挥道德在权力运行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对于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而言,这三种制约机制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取向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期,中国人的道德传统和道德面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观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一个政权的兴衰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行为对全社会起着示范作用,影响着全社会的道德风尚,而且社会的道德风尚与权力行使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拖动.所以,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价值取向对一个社会、一个政权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加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建设,才能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在党的建设中的运用和体现,有利于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促进党员管理方式的变革。实现党员主体地位要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党员的主体地位意识。  相似文献   

1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与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党员自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增强党的整体活力,有助于党员权利的具体落实。当前党员主体地位弱化的原因是: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没有充分体现党员的基础地位,党内事务的运作没有充分体现党员的主体意志,党内各项活动没能以党员为中心来展开,党员的主体意识不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有效的党内事务运作机制,切实体现党员的主体意志;建立党员关怀机制,奠定以党员为主体开展党的各项活动的基础;转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思想观念,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中权力主体的权力结构状态为:权力单位最大的组织是"国家";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大小不同的权力单位。这种状态是权力主体从自然主体发展为结构主体的结果,最初,氏族、家庭是权力的自然主体;后来,人类自己产生了社会组织及国家,就出现了权力的结构主体,而当个人权力让渡给国家以后,国家就成为个人权利规定的主体。权力的结构主体是以其中的一些自然主体转化成不平等权力结构的被动服从的权力客体为标志的。权力生态学设计的未来人类社会是权力结构主体消失,个人权力被还原,没有外在的约束,只有内在的自觉性控制,权力主体将以自觉主体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历来重视反腐败,积极维护执政党权力的纯洁性,进入21世纪更加把反腐败放在国家政治生活的突出位置。然而我们党经历如此多的努力,中国社会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当然这里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民主发展不充分,权力过集中,党内权力制约监督不够完善。因此,本文试图尝试从党内民主与遏制权力腐败关系;弘扬党内民主,遏制权力腐败等几个方面,探讨弘扬党内民主对遏制腐败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公共权力监督体系中主体要素的宪法建构问题,既有理论上的分歧,也有实践中的困惑,需要我们从法治理念、宪法规范、宪政实践等多重视角对执政党监督、人民政协监督、人大监督、司法审查、检察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等形态进行全面考量和科学把握,既要符合宪政发展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中国特色,既要正视现实的不足,又要展望未来应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树春 《理论探讨》2007,2(2):114-116
党内权力的科学配置必须以权力授予与权力制约相统一、民主性与有效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为指导,积极推进现行党内权力配置体制的改革,其路径选择主要是:以党代会为核心重新配置党内权力,并着力理顺党代会、党委会、常委会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党代会、党委会、纪委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而实现党内权力配置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王秀琴 《学理论》2008,(5):28-2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认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并就党内民主建设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部署。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但同时也曝露出一些缺点,影响了党内权力的监督制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借鉴,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权力监督制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8)
党员主体地位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其本质内容是党员当家做主,其实现程度关系到党内民主建设,只有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才能为党内民主提供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动力源泉。本文以党员主体地位为视域,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提出实现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中党员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从而使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党内和谐是指党的团结统一和富有活力,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主面的和谐与活力。其实质是党内关系的和谐,包括党员与党员、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党员与党组织、上下级党组织之间的行为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它渗透于党的自身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要促进和实现党内和谐,必须发挥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把维护组织工作公平作为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是当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进行深入探讨的一项重大课题。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 为逻辑起点,以分权制衡为关键,以对"一把手"的监督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 密、制约有效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