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2.
他百余次出入枪林弹雨,可谓百余次与死神交臂,然而死神对他无可奈何,胜利对他却格外垂青  他,高大的身材,瘦长的面庞,突出的前额和浓密的蚕眉透露出威严,而晶莹含笑的明眸却洋溢着慈善。   他 16岁就迎着日寇大“扫荡”的枪声和火光投笔从戎。一拿起枪投身到胶东反“扫荡”的行列里,就再也没有了少年的稚嫩,有的倒象成年人的干练和勇猛。他先后在反顽战役、平度战役、济胶路战斗中纵横拚杀,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走;接着又在胶东保卫战、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漳厦金战役中大显身手。新…  相似文献   

3.
“歪鼻子将军”段祺瑞 段棋瑞有个绰号叫“歪鼻子将军”。这是因为他在大怒之下鼻子会向左歪,然后要经过按摩才能慢慢地正过来。据传,段祺瑞有4次被气歪鼻子:一次是袁世凯坚决不同意他推荐的心腹任国务院秘书:  相似文献   

4.
宋凤英 《党史纵横》2013,(12):23-26
著名革命老区河南新县是一片“红色之土”,这里孕育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共和国将军和5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在新县籍贯的老将军中,不能不提到具有传奇色彩的郑维山。他为人果敢耿直,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文革”中,由于他没听江青一伙的话,曾被康生斥之为“郑维山太狂妄”。而毛泽东则对郑维山的果敢耿直给予高度评价,称“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两位都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份绵绵30余年的人间真情。“文革”中,一名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使其虎口余生。他退伍回乡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他生动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罗瑞卿大将的一生中,曾经历过数不清的危难。其中有三次都是直接危及他的生命。但幸运的是他都逃脱了死神的魔爪,转危为安。这些都使将军的一生更加充满传奇色彩。 一 罗瑞卿出生于一个衰落的地主家庭。母亲的早亡,父亲的堕落,加之对旧式婚姻的不满,20岁时他  相似文献   

7.
贺炳炎、余秋里都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贺龙元帅戏称他们为“一把手”,冀中老百姓则称他们为“共戴一双手套”的将军。在两人的人生旅途中,他们曾先后三次搭档,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  相似文献   

8.
《红岩春秋》2009,(2):79-79
“蒋家院子”位于“军统白公馆集中营”旧址的山背后、一个小地名叫红炉厂的荒僻山坳里。叶挺将军前后两次在此被秘密囚禁。第一次是1942年1月3日,从桂林直接押解到此;第二次是1945年9月14日,从湖北恩施将他解押来重庆,仍关押在这里,直至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叶将军两次在此共囚禁达一年半之久。  相似文献   

9.
孙毅将军原名孙俊明,绰号“孙胡子”。革命战争时期,凡是见过孙毅的人,都会对他的“高尔基式胡须”印象深刻。孙毅的胡须是在21岁蓄起的。那时他在西北军当兵,一次作战负伤后,卧床两个多月,胡须也长了两个多月。伤好后孙毅就留起了胡子。  相似文献   

10.
信仰的力量     
开国将军方子翼总结自己的人生时,写下“仰不愧天,俯不怍人”8个字。老将军经历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川陕苏区粉碎田敬尧“三路围攻”和刘湘“六路围攻”、四过雪山草地、河西走廊鏖战“马家军”等无数场险恶战斗,三次战地负伤,三次险些丧命。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奉命组建“第4歼击师”并首任师长,成为第一位率部入朝参战的空战指挥员。他率领的“空4师”第一个击落侵朝的美军飞机,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由衷地称赞说:“他在中国人民空军的发展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1.
弹片的记忆     
15岁,他被抓“壮丁”去打仗,家人都以为他死了。然而,他不仅活着,而且成了一名新四军的战斗模范。不过,他的确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前不久,在他头部太阳穴附近发现半个世纪前战争岁月中留下的一片弹片。最近,这位名叫魏金华的耄耋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那壮怀激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袁丹武 《湘潮》2014,(11):21-22
裴周玉将军现年102岁。刚进入百龄的裴周玉依然思路清晰,看报纸不用戴眼镜,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皮肤光洁。有一次,三。一医院高于病房中医科郝主任给他号脉后说:“像您这么大年纪的我见过,但您是我见过的体质最好的。”还有的中医给他号脉后说他是50多岁的心脏,28岁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4.
王建丰 《世纪风采》2011,(11):20-23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有10位独臂将军。毛泽东曾感慨道:“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在这10位身残志坚的将军中,有一位童炎生将军,如果他还健在,今年应该是老人的百岁寿辰。  相似文献   

15.
刘屹 《党史纵横》2008,(8):46-48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队列中,曾有一位特殊的将军,他既是唯一一位经历了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全过程,并直接致力于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外国人,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唯一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集两个国家将军军衔于一身的“双料”将军。这位特殊的将军就是越南人——洪水少将。  相似文献   

16.
微笑的警徽     
郭润祥 《新湘评论》2004,(10):48-49
警徽下是一双和善的、荡漾着笑意的眼睛,甚至带着几许儿童的率真,清澈见底。你很难把眼前的李克良与“铁血刑警”之类的称呼联系起来。然而.他的确是一位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民警。从警20年.无数次刀光剑影,一番番虎穴擒敌。与死神“亲密”接触后的李克良,依然笑容灿烂。他的笑带着自信.带着自豪。从一名最普通的基层民警,成长为一名功勋卓著的警界精英,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常说:“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这个“罗长子”就是罗瑞卿。他曾长期任公安部长,经常在毛泽东身边负贵安全保卫工作,因此毛泽东对他十分信任,也才说出那样风趣的话。这位戎马倥偬、身。经百战的将军一生经历过数不清的危难,甚至几次危及生命,但每次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人称“不死将军”。  相似文献   

18.
1996年3月,一纸病情诊断——鼻咽癌,让时年刚刚43岁的山西铝厂水电分厂水源车间工人刘水生陡然间意识到:死神已向他发出可怕的邀请……当他住进挂着让人胆战心寒的“肿瘤科”牌子的病房时,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以泪洗面的“难友”,他确实有些悲观了。 他托人捎钱给单位党组织,并说:“这也可能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了……”话语中不无凄凉之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然而刘水生“死”不甘心!  相似文献   

19.
“玻璃娃娃”刘大铭因患世界性罕见的成骨不全症,体重只有20多公斤,身材如六七岁的儿童。20年来,他经历了11次大型手术,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如今躯干仍装载着各式螺钉。凭借着对生命与知识的渴望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刘大铭被誉为“甘肃的霍金”。日前,刘大铭入围2013感动中国正式候选人,成为我省唯一入围者。  相似文献   

20.
今年夏天,在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水中,27万多解放军官兵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成为我军“三大战役”以来在国内最多的一次集中用兵。其中有112名将军率兵战斗在险象环生的堤坝上,战胜了一次又一次重大险情,顶住了一次又一次特大洪峰。灾区党政领导和人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